作者
唐 李白
詩詞正文
餐霞臥舊壑,散發謝遠遊。山蟬號枯桑,始復知天秋。
朔雁別海裔,越燕辭江樓。颯颯風卷沙,茫茫霧縈洲。
黃雲結暮色,白水揚寒流。惻愴心自悲,潺湲淚難收。
蘅蘭方蕭瑟,長嘆令人愁。
注釋
⑴餐霞,吞食霞氣,仙家修煉之法。
⑵散發,不冠而發披亂也。張華詩:“散發重陰下。”
⑶謝靈運《撰征賦》:“眷轉蓬之辭根,悼朔雁之
⑷越燕,今之紫燕。《吳越春秋》:“胡馬望北風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誰不愛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西陽雜俎》:“紫胸輕小者,是越燕。”《爾雅翼》:“越燕,小而多聲,頷下紫,巢於門楣上,謂之紫燕,亦謂之漢燕。”
⑸《楚辭》:“橫流滋兮潺湲。”王逸註:“潺湲,流貌。”
⑹郭璞《爾雅注》:“杜蘅,似葵而香。”邢昺疏:“《本草唐本注》云:杜蘅,葉似葵,形如馬蹄,故俗雲馬蹄香。生山之陰水澤下濕地。根似細辛、白前等。”《山海經》雲“天帝山有草,其狀如葵,其臭如蘪蕪,名曰杜衡。可以走馬,食之已癭”,是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