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北藏(精品特藏本) 特色及評論
1,近六百年來,第一次大規模整理重刊明朝《永樂北藏》,尤其是作為完整的一部宮廷大藏經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其本身的價值無法估量;
收藏證書 | 收藏證盒 | 金制書籤 |
2,近年來佛教文化傳播甚快,佛徒眾多,全世界有六億之眾。其中富商皈依佛門亦不乏其例,捐款捐物於寺廟,重金請經,是一些居士最基本功德;
3,考慮其文物價值,收藏、典藏供奉價值,在出版、印刷、裝潢、選料上務求美倫美奐,不僅可以重現古代雕版印刷的獨特風格,亦開印刷風氣之先,使其成為當代一次大製作的文物藏本,第一套都是絕無僅有的極品,使之傳世;
4,《永樂北藏》線裝本這次重刊全球限量發行。總計印刷一百套,每套分裝成200函。
5,《永樂北藏》線裝本這次重刊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及各名剎的大德高僧分別題字、題辭。
6,《永樂北藏》內文每頁分上下兩欄,納原書四頁,每函近500筒子頁,全書為200函,為其存真,首函第一卷有御製龍碑圖,末函末卷為護法韋馱像;用特級宣紙單面印刷,線裝封面為錦綾,袈裟色錦函套:選配高檔實木手工收藏箱,附收藏指南一本。特製收藏證。
永樂北藏(精品特藏本) 內容簡介
古籍整理項目《永樂北藏》業已竣工,並付諸奇劂,應出版者線裝書局之邀,現綴數語,以明心志。
佛都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構成綿延不斷燦爛輝煌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佛教原生於印度,公元前五至六世紀由釋迦牟尼創立,在西漢末葉傳入我國,至兩晉後逐漸與我國的思想文化相融合,遂蔚然盛行,形成林林總總料業林派別,對我國傳統社會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但佛教的改造與發揚,繼承與傳播主要在我國。中世紀以後,印度的佛教漸漸萎縮調敝,現代的印度佛教便是從我國與斯里蘭卡引進的。佛教在中國的弘揚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一個成功範例。文化不是對,文明也並非是必然衝突,而中華文化更因與異域文化之融合,取精用宏,而博大久遠。
《大藏經》是佛家典籍的總匯,是佛家思想的淵藪,亦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最初的藏經分經、律、論三個部分。經即經典及佛的言論與故事,律是出家人的戒條,論是後學對佛教教義的闡述。由於佛教思想的傳播與發展,藏經的內容也逐步擴大,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漢文大藏經,內容除以上三個部分外,還涵蓋經文的解釋、宗師的著述、修持方法、人物傳記、山志寺志、僧人別集、佛學詞典等諸多內容,幾乎囊括了與佛教有關的一切佛教資料。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編印藏經的優良傳統。自宋初《開寶藏》至清末《頻伽藏》,千餘年來,各種官私版藏經, 僂指而計,約二十餘種,倘若這些藏經能儘早展現於世人的面前,想必當富麗堂皇,縹緗滿目,但是這些藏經大多佚亡,僅存者也多殘缺,所以整理大藏經,搶救國寶,是保存中華文化遺產的一項重要工作。
《永樂北藏》亦稱《北藏》是現存完整大藏經中最為精美的一部。有極高的文獻價值。《永樂北藏》是明太宗朱棣敕命編撰的一部大藏經,於永樂十九年(1421)在北京開雕上版,二十年後,於英宗朱祁鎮正統五年(1440)雕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十二年(1584)又補雕三十六卷屬於諸宗的著作,並把《南藏》所有《北藏》所無的五種著述一併附上,整部大藏經方算完成。全書千字文編號由《天》字至《火》字,分裝六九三函,共六九三零卷,共收錄各類佛教典籍計一六六二部。
與以往的大藏經相比,《永樂北藏》同屬經摺裝,但行款微有不同,每版為:高約二十八厘米,寬約十三厘米。全書字型用趙體,娟秀明麗,且裝禎大方,美輪美奐,是典型宮廷版本。《永樂北藏》刊成後,藏版於宮中,供宮廷供奉,同時也將部分印本頒賜全國各大寺院,但不允許民間像《南藏》那樣請印,故本藏流傳極少,到今天,我們所看見的較為完整的《永樂北藏》僅存有限幾部,成為稀世之寶。
本次整理景印《永樂北藏》的底本藏於故宮圖書館,乃清宮舊藏,由於年代久遠,全書殘缺五百餘卷,蟲蛀亦較嚴重。為使本書得以重見天日,在中國佛教協會與故宮博物院的鼎力相助下,整理委員會諸先生亦花費了大量的心血,是他們焚膏繼晷一絲不苟的努力,才使這項搶救祖國佛教文化遺產的工作圓滿完成。
當然,我們就該看到,由於底本有殘缺與蟲蛀,參校本較難尋得,此項工作遠有不足之處,尚需不完善。我想古籍整理是項長久工程,功在當代,澤被後世。願有志於此者不懈努力,把更多的中華文化遺產奉獻給人民。
相關圖書:永樂藏書(精裝收藏本)、永樂藏書(極品珍藏本)
永樂北藏(精品特藏本) 作者介紹
《永樂北藏》整理委員會:
名譽主任:趙朴初
主任:蘇晉仁
副 主任:聖 輝 永 信 明 陽 周紹良 朱誠如 李家振 刀樹仁 王大路 黃心川 吳立民 謝 雲 張桂庭 徐岩
委員:淨 慧 學 誠 仁 德 昌 明 卻 西 傳 印 惟 賢 隆 蓮 蕭燕翼 邵 天 郭興寬 王 新 白化文 楊曾文 劉琢玉 陳 兵 朱越利 張 平 古 風 李 立 李小東 李國強 翁連溪 韓 可 宋 和 平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