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熠,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協副主席。原南陽日報副總編輯、主任記者。出版有《杏兒黃熟時》(小說)、《遙遠的風景》(散文)、《水之湄》(散文)、《夏雨與雪思》(詩)、《紅塵草色》(散文隨筆)等多部共200多萬字。部分作品被收入多種選本,散文《遙遠的風景》被譯介到國外,有三十餘篇作品獲省級以上獎,其中《月迷津渡》、《張衡墓撫今》、《武侯祠走筆》等分別獲全國報紙副刊一、二等獎。周熠是一位融小說、詩歌、散文為一體的三棲作家。評論
作家周熠是以小說創作走上文壇的,也寫過不少詩,但使他在文壇上名聲大震的,卻是他的散文創作。能集中展示他的散文創作實績的便是他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水之湄》(文心出版社,1996年4月版)。
作者的散文文本和對故鄉的呈現都氤氳在一派詩意的氛圍中,但這種詩意又不是優美的詩意、溫香軟玉的詩意,而是冷峻的詩意、深沉的詩意。究其原因,是因為作者用詩意的語言講述的大多是一些蘊涵著深刻的悲劇性的故鄉故事。故鄉在遊子的心中是美的,哪怕是夕陽芳草這樣的尋常之物。但周熠不像某些作家僅僅寫出自己對故鄉的熱愛和情有獨鍾就算大功告成,而是用他獨具個性化的審美體驗和眼光在故鄉的往事和風物中放開眼光去搜尋和發現。這就使作者平凡的故鄉的影像呈現出別具一格的韻致和審美效果。《水之湄》這本散文集就是作者對記憶深處的那方風景——童年故鄉的冷峻的審視和詮釋。
“民以食為天”,“食色,人之大欲存焉”。食文化是作者對故鄉進行透視的一個審美視角,這類文章在這本散文集中占了很大比例,如《水之湄》、《故鄉何處不銷魂》、《響水灘》等。《水之湄》中作者在嫩寒的冬天裡故鄉的陌生的原野上麥綠初染、敗草厚潔、蘆花飛白、白鷺蹁躚的靜美而又肅殺的圖畫中,追憶著幼年在泥潭中捉住的、回家燒著吃的泥鰍;《何處不銷魂》中皮薄肉厚、甜酸適口的梅子;《人字形瓜庵》中“我”在暴風驟雨、電閃雷鳴中獨在野外瓜庵看守後得到父親的獎賞——鹹鴨蛋、豆面饃、香瓜;《我的大學兄》中的菜湯和黑紅黑紅的油條;《響水灘》中中年單身漢子叉吃的被民眾視為異物的甲魚......這些今天看來再尋常不過的吃食,烙印著那個時代和精神的傷痕,飽含著作者的甜蜜和辛酸交織成的複雜情感,在這裡它們成了作者折射故鄉在過去那個年代淳樸的自然美、人情美及其落後、凝滯的具象,這些具象後面隱藏著拐女子、大學兄王德銀、叉鱉漢子等小人物純潔樸素的心靈和孤獨、悽惶的身影。在品咂這些悲劇性的故事的同時,我們又能體察到作者對舊時代一去不復返的感慨和對社會不斷向的欣悅。
歲月悠悠千載倏過。南陽盆地積澱了深厚的楚漢文化,這種文化的氣脈流貫在歷代的南陽文人身上,周熠也不例外。漢文化是他對故鄉進行審美的另一個視角。盤古山、臥龍崗、張衡墓、醫聖祠......都能引起作者的幽古之思,這種幽古之思是獨出機杼的貼近時代和生活的心音及深刻見解。讀盤古山讀出的是盤古精神即創造意識;訪子平墓獲得的是清靜淡然的文人心境;觀諸葛草廬感悟出的是孔明並不是一個真正“淡泊寧靜”的文人,而是一個審時度勢、待價而沽的政治英傑;謁醫聖祠時,對別人在醫聖墳前抓走香灰的舉止竊笑,而自己臨走卻也抓了一把香灰,以期沾些聖人的靈氣……這種文化,作者有時能清醒地置身其外,有時卻被其濃厚地包裹起來,難以掙脫它閃爍出的光環和魅力的吸引。
這本散文集中還有一些品味藝術和感悟人生的散文。《自然與藝術》是其中的上乘佳構。作者在《踏霜柳堤》中,對落霜後白河風景詩意的描繪中洞明了霜、雪、露的分野,頓悟出只有恰到好處、不失分寸地在作品中再創造生活,才是高明的藝術;在《開門讀雪》中,由賞雪領悟出藝術上遠距離的審美意識或曰戀舊情結的內涵。這些散文不僅使人品讀了南陽自然景觀如詩如畫的清爽俊逸,也讓人獲得了藝術上的清鮮啟悟和些許真諦。
周熠散文中的故鄉不僅是地理上的範疇,更是意念中的神遊,對故鄉的審視只是他觀照和呈現生活的一種方式。當然,他的散文並不是這些簡單的論說所能涵蓋的,這只能是研究他的散文的一個方面。但僅僅從這一個方面,我們就可以深諳他的散文為什麼能具有這樣強大的魅力,以致被眾多的讀者和論者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