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

《段祺瑞》

1912年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任陸軍總長,國務總理,掌握北洋軍政大權。 1920年7月皖系軍閥垮台後,避居天津日租界。 1924年10月推翻直系統治後,又出任北京臨時執政。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吧

叢書名: 細說北洋
平裝: 316頁

內容簡介

《段祺瑞》內容簡介:全書以細緻的歷史人物傳記和史評筆法,敘說了從清末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從發生髮展到執掌政權和最終結束這一段時間的歷史。全書徵引了大量難以見到的史料,並附有大量的歷史照片,也有許多當代有關民國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作者的獨到見解,加之以作者娓娓道來的敘述,使得全書具有相當高的可讀性。
作者在《段祺瑞》創作中,注意到了趣味性、嚴肅性、通俗性的結合,著力於吸引讀者,既有正史的敘述,又有雜官稗史的考證,妙趣橫生,其味無窮。適合各年齡段願意了解這一段歷史和人物的讀者閱讀。

編輯推薦

《段祺瑞》:段祺瑞,北洋軍閥皖系首領。入天津武備學堂炮科。1889年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派赴德國學習軍事。1896年到天津小站投袁世凱新建陸軍,任左翼炮三營管帶兼隨營炮兵血糖總辦,成為袁世凱的心腹。1903年後歷任軍令司正使、統制、提督、軍統等軍職。1912年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任陸軍總長,國務總理,掌握北洋軍政大權。袁世凱去世後任國務總理,掌控國家最高權力。1917發生府院之爭,被總統黎元洪免職,離京赴津。倒黎成功後,重掌政權,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1920年7月皖系軍閥垮台後,避居天津日租界。1924年10月推翻直系統治後,又出任北京臨時執政。1926年4月被國民軍驅逐下野,到天津日租界做寓公,從此退出政壇。1933年移居上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時年71歲。
段祺瑞性格固執,為人偏執,但為政清廉,有“三造共和”之美譽,但在其任內,南北分裂,他以國家利益為擔保,向曰本帝國主義借了大量外債以圖打敗南方割據勢力,統一中國,但在各方勢力折俎下,毫無作為。被國民視為親日派的頭子、大賣國賊,特別是在他的治下,五四運動、軍閥向愛國遊行的學生開槍,都為後來的統治者開了一個惡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