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述論》

《樂府詩述論》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六朝樂府與民歌》、中編《樂府詩論叢》,過去曾分別單行出版;這次重印,大體保存原貌,只在少數地方作了一些修訂。下編《樂府詩再論》則是新編起來的。內容涉及探討樂府詩產生的地域、時代、在當時的作用和對後代的影響,考辨有關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本事,以及樂府詩在送和聲、諧音雙關語等方面所顯示的特點。資料翔實,論述精闢。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從四十年代末期開始研究樂府詩,到現在已近半個世紀了。歷年來所寫有關漢魏六朝樂府詩的篇章,除少數幾篇導讀性和賞析性的短文以外,都已結集在本書中。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六朝樂府與民歌》、中編《樂府詩論叢》,過去曾分別單行出版;這次重印,大體保存原貌,只在少數地方作了一些修訂。下編《樂府詩再論》則是新編起來的。

內容簡介

樂府詩述論樂府詩述論

《樂府詩述論》(本社1996年版)是王運熙先生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長期潛心研究漢魏六朝樂府詩的成果匯集。內容涉及探討樂府詩產生的地域、時代、在當時的作用和對後代的影響,考辨有關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本事,以及樂府詩在送和聲、諧音雙關語等方面所顯示的特點。資料翔實,論述精闢。這次增補,加入近十年來有關論文三篇,對六朝清商曲辭的產生地域、時代與歷史地位,劉宋王室與吳聲西曲的發展,郭茂倩與《樂府詩集》等均有新的探索。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六朝樂府與民歌》、中編《樂府詩論叢》,過去曾分別單行出版;這次重印,大體保存原貌,只在少數地方作了一些修訂。下編《樂府詩再論》則是新編起來的。
作者簡介

王運熙上海市金山區人。1926年6月生。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中國文學批評史方向博士生導師。曾任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文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會長,中國李白學會副會長,上海古典文學學會會長等。
他從40年代末期起開始研究漢魏六朝文學,著重研究其中的樂府詩。50年代中後期,著重研究唐代文學。60年代起,又進而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先後所著《六朝樂府與民歌》、《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從》、《文心雕龍探索》等,均有創穫,為海內外學術界所重視。除個人著作外,還參與主編了不少著作和辭書。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和一些青年教師和學生編著了《李白詩選》和《李白研究》兩書,被譽為李白研究領域的重要收穫。60年代前期,協助劉大傑教授編寫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卷)。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參加了《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寫工作,同時還與顧易生教授主編完成了《中國文學批評史》(中、下卷),該書曾於1987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80年代中期起,與顧易生教授主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七卷本),於1996年竣工出齊。該書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1997年),全國圖書獎一等獎(1997年),第四屆上海文學藝術獎(1998年),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年),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年)。

目錄

自序
上編 六朝樂府與民歌
吳聲西曲的產生時代
吳聲西曲的產生地域
吳聲西曲的淵源
吳聲西曲雜考
論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聲
論吳聲西曲與諧音雙關語
神弦歌
中編 樂府詩論叢
漢魏兩晉南北朝樂府官署沿革考略
漢武始立樂府說
清樂考略
說黃門鼓吹樂
漢代鼓吹曲考
雜舞曲辭雜考
漢代的俗樂和民歌
論《孔雀東南飛》的產生時代、思想、藝術及其問題
南北朝樂府中的民歌
漢魏六朝樂府詩研究書目提要
附錄七言詩形式的發展和完成
下編 樂府詩再論
略談樂府詩的曲名本事與思想內容的關係
樂府民歌和作家作品的關係
相和歌、清商三調、清商曲
讀漢樂府相和、雜曲札記
蔡琰與《胡笳十八拍》
六朝清商曲辭的產生地域、時代與歷史地位
論吳聲與西曲
劉宋王室與吳聲西曲的發展
吳聲、西曲中的揚州
謝惠連體和《西洲曲》
柳惲的《江南曲》
梁鼓角橫吹曲雜談
郭茂倩與《樂府詩集》
讀《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
論樂府詩絕句四首
離合詩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