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哲學的故事》

《東方哲學的故事》

《東方哲學的故事》是用儘可能簡明易懂的方式向不習慣東方表達方式的讀者介紹亞洲思想和思想家。這意味著不是翻譯原著,因為翻譯需用大量我們所熟稔的英文術語,而這些術語卻往往不能充分表達原文的含義。我唯一希望的是,我的努力並不是毫無結果,也沒有引人入歧途。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英)貝克著傅永吉譯叢書名: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4020635出版時間:2011-01-01版次:1頁數:441裝幀:平裝開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哲學>東方哲學

內容簡介

東方哲學的故事東方哲學的故事

西方的主要成就在於拓展了人類的知識視野,而東方則在開發人類精神領域方面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正是東方人對生命本源、本質的探索和智慧結晶,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心靈滋養品;亞洲各民族亦因此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保有其永不磨滅的神性魅力。
作者以一個嚮往、熱愛並在相當程度上理解東方精神的西方人的眼光,闡釋著超凡脫俗的印度古典哲學、瑜伽與佛教,神秘而充滿生命激情的波斯蘇菲教,以及講求個人道德完美主義的孔孟之道,追求精神絕對自由的老莊哲學……
東方的神秘面紗一層層地揭開,亞洲的心靈之光在悠悠歲月、茫茫宇宙中熠熠生輝。

作者簡介

  L.A.貝克(LilyAdamsBeck,1862-1931),原名伊莉莎白·路易莎·莫斯比,英國作家。由於父親擔任皇家海軍上尉,她早年在東方度過了很長的歲月,深受東方哲學的影響。晚年移居加拿大。她的作品無論小說還是非虛構讀物,均以東方為背景。

編輯推薦

寫作本書的初衷,是用儘可能簡明易懂的方式向不習慣東方表達方式的讀者介紹亞洲思想和思想家。這意味著不是翻譯原著,因為翻譯需用大量我們所熟稔的英文術語,而這些術語卻往往不能充分表達原文的含義。我唯一希望的是,我的努力並不是毫無結果,也沒有引人入歧途。
亞洲思想的價值日益為西方學者所承認,了解亞洲思想寶藏的渴望亦愈來愈顯著、明朗。商隊帶著比金銀珠寶更為貴重、更令人嚮往的財寶從亞洲腹地源源湧出。
西方人的成就主要是在智力開發與套用方面,而東方人則發展了人類的意識,只有日本是個令人感興趣的例外。日本人的思想似乎是東方與西方的某種綜合,它既與東方思想有相像之處,又與西方思想有一致的東西。而要介紹亞洲的思想成就,伊朗人的獨特貢獻必不可少。
東西方價值觀並不衝突。毋寧說,二者相互補充因而可以相互交流。這一觀點一旦得到整個世界的認同,將是莫大的幸事。如果那樣,將會出現思想的自由傳播。信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學則是其智慧的結晶。如沒有這兩方面的共同基礎,民族間勢難相互理解,而理解恰恰為當今時代最必不可少的。在本書中,讀者至少可以發現東方思想所建構、闡述的深切的同情之心。我認為,這種同情之心,是人類思想在其能涉及的領域中所達到的最高成就。

精彩書摘

大多數中國人贊同禮儀制度。一個西方人會戰戰兢兢地想,一個講道德的正直家庭的某種做法怎么像傳染病一樣,使人們不得不恭恭敬敬地到先人的陵墓前去守衛著呢?
有一種奇特的傳統是這樣的,用來供奉死者的器皿絕不能供活人實際使用。這些器皿經過特殊加工,使其對活人來說根本不能使用。如泥土做的祭器當然不能用來洗東西,琴的弦故意做得凹凸不平,笛子吹不出調子,鐘沒有架子。
“這些東西被想像成器皿,死者就是這樣被當成神靈對待。”孔子說。
其中的關鍵之處在於,絕不能把他們當成已經死去那樣對待,因為會傷害他們的感情;同時也不能把他們當成還活著那樣對待,如果這樣做則不免顯得缺乏理智。這照顧兩頭的、折中的、名義上的做法,正好與實際上不能使用的器皿相一致——滿足了其要求。
結婚時的禮儀程式同樣稀奇古怪、難以理解。孔子認為,有些慣例和儀式能夠引起並維持恰當的感情。他曾對婚姻習俗大發議論:
把女孩嫁出去的家庭,三天三夜通宵達旦地長燃燈火,以告訴鄉鄰親生骨肉已分離出去;娶新媳婦的家庭三天之內不能有音樂響動,以提醒人們新郎從此取代新娘父母行使職責;婚後滿三個月的時候,新娘子要到新郎的家廟去拜見祖先,並要說一句千篇一律的話:“我是新來的媳婦,給你們磕頭來了。”
關於這些禮儀我不能再多講了。中國太守舊了,《禮記》中的許多東西至今仍然支配著中國人的行為。關於《易經》我不敢亂說,雖然孔子對它格外垂青並卓有研究,但它過於神秘難解,西方人到目前為止還難以真正理解。也許,《易經》對於那些占星卜卦、預測吉凶或生死喪葬的人們來說,還算是個有用的法寶吧。在中國,占卜預測的體系就建立在《易經》的基礎上。在西方,儘管不少學者曾不遺餘力地想破解《易經》的奧秘,但人們至今仍不得其要領。至於我,我甚至不知道中國古代的占卜預測術是否真的建立在《易經》的基礎上——雖然我看到人們仍在套用它。據說,孔子也以附錄的形式對《易經》有所增補。《春秋》是“五經”中唯一可以說基本上由孔子親手編寫的一部。
“五經”之後是“四書”。“四書”的第一部就是我經常引用的《論語》,是孔子的談話記錄集錦;第二部叫做《大學》,由孔子的名徒曾參所作;第三部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的《中庸》;第四部為《孟子》,由孔子的偉大的繼承者孟軻所著。除《孟子》之外,其餘三部都滲透著孔子的個性、人格、教導以及他的言論,因此可以認為都是出自他所創辦的學校,也都很忠實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從這些書籍中,人們可以很有信心地把孔子的哲學思想演繹出來,因為它們實際上充當的就是偉大的孔子思想的喉舌。
孔子的確從未明確發表有關“神的本性”方面的見解。然而,卻不能因此而認為他對此問題沒有做過深刻的思考,並認定他不曾發表看法而只是靜靜地觀察是由於語言的匱乏或是思想的貧瘠。真正可能的倒是,他感到普通人的理智不適宜討論或思考這個問題。研究過西方神學教條的人們,難道不會對孔子的立場觀點深表理解和同情嗎?菜切博士傾向於認為,孔子對神靈的存在,更多地表示了深深的懷疑,而不是相信。然而沉默並不必然意味著懷疑。對孔子這樣偉大的道德導師來說,對神學問題保持沉默可以有多種解釋。孔子自己曾經說過:“沒有得罪過老天的人,沒什麼要向天祈禱的。”這話說明他並不是沒有信仰,也不是沒有對神的思考。
孔子還說過:“天啊,沒有人能了解我啊!”
子貢不解地問:“您說沒有人能了解您是什麼意思?”孔子說:“我這可不是抱怨上天,也不是抱怨別人。我只是想說,我的學說是粗陋的,但我的思想觀點卻是高尚的。這隻有老天了解。”萊切博士一直堅持說,孔子在《論語》中一次也沒有使用過人格神(上帝)的概念,因此他認為孔子是非宗教的而不是反宗教的。我的意見是,兩者都不是。孔子既不是非宗教的也不是反宗教的。孔子只是由於深摯的虔誠之心,阻止了他對“上帝”使用人格意義上的稱呼。他或許認為上帝太過於偉大了,所以不能胡亂稱呼,或許認為討論這些超自然的東西是過於重大的工作,不是人的頭腦所能勝任的。
萊切博士還指責孔子不夠真誠——這恐怕有點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孔子的學說,其全部的關於道德品質,關於真正的紳士和君子的美德等等都建立在誠信這第一美德的基礎之上。萊切博士批評的根據是,孔子曾經假借生病在床而拒絕會見一位不速之客。首先,必須考慮到中國的禮儀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不速之客被視為冒失、唐突、很不禮貌、很不得體。其次,孔子這樣做也照顧了來訪者的面子,讓他認為自己沒能見到孔子,確實是因為孔子病了,而不是因為其他別的什麼事。因此孔子的做法倒可能確實是出於為他人著想的善意。第三,在中國以“生病”為理由正像西方人所謂的“不在家”一樣是個心照不宣的充足理由。除非是極端的清教主義者,否則人們對西方的情況或是東方的情況恐怕都不會提出異議。萊切博士還舉出了孟琛凡的例子。這位魯國的孟將軍在指揮一次戰鬥時,所率領的軍隊被擊潰了,撤退時他一直走在隊伍的最後邊,因此人們都稱讚他勇敢,孟將軍卻說:“不是那么回事,只是因為我的馬跑得太慢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