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鏡迷蹤》(Mirror's Edge,通稱“鏡之邊緣”)是一款由DICE開發,並由美國藝電發行的第一人稱動作冒險遊戲,這也是史上第一款以跑酷為題材製作的電子遊戲。該遊戲於2008年11月在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發行,Windows版本則在2009年1月13日發行。
這款遊戲公布於2007年7月10日,採用虛幻引擎3(Unreal Engine 3),並增加了由DICE相關的照明試驗室開發的照明新解決方案。遊戲不止色澤鮮艷,而且不同於其他大多數第一人稱遊戲的是,它擁有更多的動作(如攀牆、飛檐走壁、撞門、過獨木橋、盪動、爬水管、盪繩、翻滾等),和更大的活動自由,例如沒有平視顯示器(HUD),而且角色的腿部、手臂和軀幹在螢幕上是可見的。
遊戲設定在一個言論被極權政府重度監控的社會裡,而包括主角緋絲(Faith)在內的“信使”(runner)網路則被用來逃避政府監督以傳遞信息。
遊戲信息
開發商 DICE
出版商 美國藝電
設計師 歐文·奧布賴恩(製作人)
作者 Rhianna Pratchett
音樂師 Magnus Birgersson引擎 虛幻引擎3PhysX(物理引擎,僅PC 版本 1.01 )
平台 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
出版日期 PS3 & Xbox 360
北美 2008年11月12日
歐洲 2008年11月14日
Microsoft Windows
北美 2009年1月13日
台灣 2009年1月13日
歐洲 2009年1月16日
類型 動作冒險(第一人稱)、平台動作遊戲
模式 單人遊戲
評級 CERO: C ESRB: T PEGI: 16+ USK: 16
存儲介質 藍光光碟、DVD
輸入方式 手柄、滑鼠、鍵盤
遊戲性
遊戲高級製作人歐文·奧布賴恩(Owen O'Brien)表示,《暗鏡迷蹤》旨在“傳達緊張感和與環境的身體接觸”,並為玩家提供在第一人稱遊戲中史無前例的行動自由.這不僅是通過跑酷的運用,同時也利用與角色運動結合更為緊密的鏡頭運動得以實現,例如在緋絲加速跑時,鏡頭上下晃動的速率也會提高,而當她翻滾時,鏡頭會隨之鏇轉。
同樣,遊戲中玩家可以充分運用手足甚至軀幹來完成動作,例如緋絲可以用手控制泵閥,加速跑時步幅會變大,跳遠時手腳會隨之晃動等等。
由於運動是遊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遊戲中維持衝力就變得至關重要。玩家需要完成一整套行雲流水般的動作, 倘若有所不連貫便會引起衝力的損失,這可能就會導致緋絲的失足,或者因為達不到指定的衝力而夠不著某些物體。遊戲的控制會因具體情況而相應簡化,“向上”按鈕可以控制緋絲在穿行時跨越障礙,例如跳躍、攀爬或抓住飛索等物件,而“向下”按鈕則可控制她執行其他動作,如下滑、翻滾或僅僅是下蹲。為了幫助玩家完成這一連串動作,遊戲採用了“信使視角”這一系統,顧名思義,該系統可以呈現信使所能看到的環境,以便立即找到逃生路線。系統會高亮顯示對遊戲進行有益的環境物件,比如說,管道、斜坡和可進入的門在緋絲行進中會變為紅色,儘管它顯示的未必就是最優路線。隨著遊戲的深入,這類視覺提示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到只顯示最終目標,當然玩家也可以選擇完全關閉該提示系統。系統還能被用來製造難題,讓玩家想出如何利用高亮物件組合成一連串的動作,以達到目的地。“反應時間”系統是另一個協助玩家的手段,這種類似於子彈時間的形式能使玩家在不失去衝力的前提下,有時間來考慮接下來怎么走,也能讓跳躍和繳械的時機掌握變得更為容易。
雖然玩家角色可以持有武器,但奧布賴恩強調,“這是一款動作冒險遊戲,我們沒有把它定位成射擊遊戲——其重點不在於槍,而在於人。 ”《暗鏡迷蹤》的遊戲性更側重於通過遊戲環境尋找最優路線,而戰鬥僅僅處於次要地位。事實上,在E3展“遊戲攻略”上奧布萊恩表示,不射殺任何敵人地通關遊戲可以解鎖一項成就:“緋絲試煉”。正因如此,遊戲中槍枝雖然可以通過對敵人繳械獲得,但子彈用盡時就必須丟棄. 此外,攜帶武器還會拖累緋絲的行動,而且槍越沉,阻礙就越大,這便使遊戲擁有了策略元素,以決定何時該犧牲靈活性換取短時的火力。
為了延長遊戲時間,每一關都隱藏有3個包裹,玩家找到後可以解鎖特典和稱為“時間試煉”的真實時間競速攻略模式。在該模式中,玩家需要儘可能快地完成一關中的一小部分,線上排行榜和紅色的“影子”可以讓玩家看到他們的最快路線或排行榜上其他人的路線。
劇情
《暗鏡迷蹤》的故事發生在一座不知名的城市,極權政府為了減少犯罪和鎮壓對其權力的挑戰,通過侵入性的監測和跟蹤所有形式的電子通信來監控其市民。在即將舉行的市長選舉中,原市長卡拉漢(Callaghan)尋求留任以確保政府能繼續控制城市,而另一位備受青睞的候選人波普(Pope)則承諾會帶來變革。有著亞歐血統的主角緋絲,是一位接受過跑酷訓練的“信使”,在人們視線以外利用屋頂和其他任何手段來幫助傳遞革命集團間的實體郵件。緋絲和另一位“信使”莎蘭(Celeste)都是被老麥(Mercury)訓練出來的,老麥在任務中給予她們無線電支持。
一天,緋絲收到了身為警察的姐姐凱特在波普辦公室發出的求救,隨後發現波普被謀殺了,死時握有一張寫著“伊卡洛斯”字樣的紙條。凱特希望緋絲能查明真相,並向她的上司米勒中尉匯報。緋絲髮覺一名叫做阿傑(Jacknife)的前信使可能掌握更多情報,他向緋絲提供了波普的安全負責人、前摔跤手火繩(Ropeburn)的線索,但卻不肯再透露更多。米勒中尉獲知此事後,安排會見了火繩,但火繩在緋絲試圖竊聽時察覺了她,並想將其殺死。最終緋絲在搏鬥中占了上風,把他懸在了屋頂上,打算訊問出更多情報,不想此時火繩卻被一名神秘刺客搶先殺害了。緋絲追擊著刺客,發現他受僱於一家私人保全公司,這座城市都非常仰賴於它的武裝力量。該公司也正訓練著自己的特警,以俘虜或殺害市內的信使。緋絲在油船上重新找到了刺客的行跡,並將其迫至一隅,最終發現這名刺客居然是莎蘭。莎蘭承認由於“伊卡洛斯計畫”,為了活命,她已轉投對方來擺脫不斷被安全部隊追捕的生活。莎蘭擔心被緋絲捉住後可能會被捕,便逃之夭夭了。
老麥告訴緋絲,凱特已經被控以謀殺波普之罪,並安排地點讓緋絲伏擊押解她入監的車隊。緋絲得以成功地解救了凱特,並讓她逃往老麥待命的藏身處,而緋絲則負責將警察引開。擺脫追逐之後,緋絲回到了藏身處,卻發現那兒遭到了襲擊,不僅凱特失蹤,老麥也已奄奄一息。老麥告訴緋絲,凱特已被帶往沙德——一棟作為市長卡拉漢的居所和城市的集中監控資料庫的摩天大樓。米勒中尉認為緋絲是城市變革的希望,在他的幫助下,緋絲得以進入伺服器機房並破壞了伺服器,解開封鎖到達屋頂。然而此間,米勒的無線電支持卻突然被切斷,並傳來了一聲槍響。在屋頂上,緋絲髮現用槍挾持著凱特的竟是阿傑。阿傑解釋說,“伊卡洛斯計畫”是由卡拉漢一手策劃的,旨在消滅市內所有信使,並掐斷不受控制的信息流動,而他就像莎蘭一樣,僅僅是為了活下去而染指其中。阿傑企圖乘坐待命的直升機挾凱特逃跑,但緋絲緊跟著抓住了直升機,跳進了裡面並把阿傑踢了下去。阿傑墜落時,他槍中射出的流彈擊中了直升機,直升機因而失控。緋絲幫助凱特在直升機墜毀前,安全地跳到了附近的屋頂上。二人緊緊相擁,隨著鏡頭逐漸地拉遠,兩人在摩天大樓上俯瞰著整個安靜的城市。
在遊戲結束播放製作人員名單時,背景聲音播出了一則聲明,宣布緋絲和凱特被定為在逃通緝犯,同時敦促市民在沙德伺服器修復前避免使用電子通信。
譯名
目前網路上最為通用的譯名為遊戲英文名的直譯——“鏡之邊緣”,名稱中的“鏡”代指遊戲中乾淨而明亮的城市,而“鏡之邊緣”所描述的就是主人公緋絲等信使與墨守成規的社會格格不入,遊走於城市邊緣的生活狀態。不過這並非美國藝電官方指定的譯名,遊戲的台灣官方譯名為“靚影特務”,而在大陸,雖然遊戲至今仍未上市,但在Windows Vista簡體中文版下安裝遊戲後,在“遊戲”中可見“暗鏡迷蹤”的簡體中文名稱,由此可將其推斷為大陸官方譯名。然而,這兩個官方譯名都遠不如“鏡之邊緣”普及。
開發
DICE的創意總監Ben Cousins表示,DICE儘管一直不斷在為其成功的戰地系列開發遊戲,但也想嘗試去製作另一款美國藝電產品中前所未有的“新鮮有趣而互動的”遊戲。2007年6月,據媒體透露DICE公司正在開發一款稱為“暗鏡迷蹤”的遊戲,但卻被錯誤地描述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2007年7月10日,《暗鏡迷蹤》正式由美國藝電公布,並於2008年2月在美國舊金山的遊戲開發者大會上第一次展出了遊戲演示。並在2008年5月6日倫敦舉行的索尼PlayStation日上,放出了首隻完全表示遊戲畫面的視頻。
遊戲使用Epic的虛幻引擎3,而不是DICE公司自己的Frostbite引擎,這是因為《暗鏡迷蹤》的開發要早於frostbite引擎的完成時間。由DICE相關的照明試驗室開發的新照明系統Beast也加入了虛幻引擎中,以強化《暗鏡迷蹤》獨有的藝術風格,並呈現色彩和光線的反射。
為了解決第一人稱視角中鏡頭自由移動帶來的模擬眩暈症,在螢幕中央安置有一個準星。這個準星可以讓玩家將注意力集中於一點,以防止產生眩暈感,同樣的方法在舞蹈技巧中稱為“定位”。除了這個準星之外,遊戲中沒有其他的HUD(玩家也可依照喜好移除準星)。美國藝電證實, PS3和360版本的遊戲會在2009年年初得到下載內容。
發行
在美國Game Crazy商店預購遊戲時,可以獲得其演示版的試玩序列號,以及一件《暗鏡迷蹤》主題T恤。GameStop商店的預購活動同樣贈送試玩序列號,和一個與遊戲中造型相似的黃色“信使包裹”。在英國GAME商店預購則可獲得一件暗鏡迷蹤版的Fenchurch T恤。而在美國藝電網站上,《暗鏡迷蹤》遊戲組合包加上一個與Gamestop提供的類似的、timbuk2製造的紅色“信使包裹”,售價為130美元。包裹前面是遊戲的標識,裡面則印有緋絲的肖像。
2008年12月4日,美國藝電公司宣布,遊戲的下載內容將於2009年1月下旬發布。該下載包將包括7個新的時間試煉地圖,包含有自由漂浮在空間中抽象幾何形狀。DICE的高級製作人歐文·奧布萊恩表示,在新地圖中,“行動自由和第一人稱的控制一直是《暗鏡迷蹤》最受歡迎的方面,所以我們決定為這個地圖包提煉出它們最純粹的形態……我們特地表達出更為抽象的美感,而這依舊是我們獨有的藝術風格。我們更注目於遊戲流程和遊戲性,創造出了完全有別於主體遊戲的體驗和挑戰。”這些地圖售價10美元或800微軟點。額外的專屬地圖將免費提供給PlayStation 3 。
2008年10月30日,《暗鏡迷蹤》的演示版在PlayStation網路的PlayStation商店發布,而在Xbox Live的Xbox Live Marketplace則發布於2008年10月31日。演示版包括一個訓練關卡和一個戶外關卡。
遊戲高級製作人歐文·奧布萊恩透露了把遊戲發展為三部曲的計畫。在美國藝電的支持下,獨立開發商Borne Games也正在開發一款名為“暗鏡迷蹤 2D”的2D橫版網頁遊戲,測試版發布於2008年11月11日。
2009年1月13日版《暗鏡迷蹤》開始發行。遊戲支持NVIDIA的PhysX GPU物理加速系統,可以增加玻璃、煙霧和布的細節和物理效果。
原聲帶
2008年10月7日, 美國藝電宣布了《暗鏡迷蹤》混音專輯的訊息 ,包括由瑞典歌手Lisa Miskovsk演唱的《暗鏡迷蹤》主題曲《Still Alive》 (與Jonathan Coulton演唱的遊戲《傳送門》主題曲《Still Alive》無關),以及Benny Benassi、Junkie XL、Paul van Dyk、TeddyBears和Armand Van Helden製作的五個混音版本。這張名為《Still Alive – the Remixes》的專輯發行於2008年11月11日。
為《暗鏡迷蹤》遊戲配樂的作曲家Magnus Birgersson(又名Solar Fields),計畫為遊戲配樂發布正式專輯。他在其Facebook頁面宣布將在2009年3月中旬左右發行。
評價
《暗鏡迷蹤》獲得了大多數人的好評。官方Xbox雜誌給予《暗鏡迷蹤》9.5/10分 ,稱讚其“逼真的運動感和遊戲性”。X-Play評給了4/5分,批評其遊戲時間過短。《Play Magazine》授予10/10分,Gametrailers.com則給予8.3/10分。
Eurogamer評予《暗鏡迷蹤》8/10分,稱讚遊戲的理念和綜合遊戲性,但同時也承認這款遊戲不會令所有人著迷:“這會讓玩家兩極分化。這款遊戲看來雄心勃勃,但它總是會同時給你帶來成就感和惱怒感。它很大膽也很具前瞻性,但同時也很生硬和古板。有些人毫不在乎這些缺陷,但其他人卻可能對其嗤之以鼻,而且雙方的立場都有理有據……“ IGN英國給予遊戲8.3/10分,評論稱遊戲的圖像和聲音效果都很驚人,但這種感覺並不能持續太久。GameSpot評予該款遊戲7/10分,讚揚了其身臨其境的遊戲環境,但也批評了其不夠協調的遊戲節奏。
不過,《Edge》雜誌僅僅給遊戲評出5/10分,指出遊戲關卡顯得太過做作,而沒有真正的自由,只不過是多了幾條預定的路線而已。
美國藝電於2009年2月宣布該遊戲已售出超過100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