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新青年》第一卷名為《青年雜誌》(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創刊(創刊時編輯部舊址今天已無從考證),主編陳獨秀。從第二卷第一號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陳獨秀被蔡元培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即隨其北上。陳獨秀租居的箭桿胡同9號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它同時也成了《新青年》編輯部新址。當年與此院東鄰的是北大三院(今已成為一家機關的辦公地)。《新青年》以北大為依託,因而在它周圍聚集了一批優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驅,他們是:李大釗、錢玄同、胡適、魯迅、周作人、劉半農等。那時,“《新青年》每出一期,就開一次編輯會,商定下一期的稿件”(魯迅語)。這座今天看來極不惹眼的小院,當年由於他們的往來於此而成了“‘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部”。深深影響和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與歷史進程的“五四運動”,也是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運動。《新青年》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刊物,它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後國人的精神與社會舊貌依然的中國,率先豎起了“民主”、“科學”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和蒙昧發起攻擊。它反對舊倫理、舊文學,倡導新道德、新文學,並向民眾傳播馬克思主義。《新青年》是以提倡白話文作為文學革命的突破口,它從1918年起幾乎全用白話。在《新青年》上曾發表有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我國第一部白話體小說《狂人日記》(魯迅著),魯迅的《孔乙己》、《藥》等作品以及沈尹默、劉半農、胡適、陳衡哲等人的白話詩也都刊載於《新青年》上。
十月革命後的1919年5月,《新青年》上還刊出了李大釗編輯的“馬克思研究號”,他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引介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說與資本集中說。《新青年》內部也存在對立的觀點,胡適發表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就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但毋庸置疑,這本每期100頁左右裝幀素樸的學術刊物,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豐足的思想動力。毛澤東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預備會議上講到:“那個時候有《新青年》雜誌,是陳獨秀主編的。被這個雜誌和‘五四’運動警醒起來的人,後來有一部分進了共產黨。”1935年為《新青年》重印題詞的胡適說:“新青年是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劃分一個時代的刊物,最近20年中的文學運動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從這個刊物出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