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陸游
詩詞正文
浮生無根株,志士惜浪死。
雞鳴何預人,推枕中夕起。
游也本無奇,腰折百僚底。
流離鬢成絲,悲吒淚如洗。
殘年走巴峽,辛苦為斗米,遠沖三伏熱,前指九月水。
回首長安城,未忍便萬里。
袖詩叩東府,再拜求望履。
平生實易足,名幸污黃紙,但憂死無聞,功不掛清史。
頗聞匈奴亂,天意殄蛇豕。
何時嫖姚師,大刷渭橋恥?士各奮所長,儒生未宜鄙。
覆氈草軍書,不畏寒墮指。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陸遊動身赴夔州任時投送梁參政之時。公元1169年(乾道五年)十二月六日,陸游的通判夔州軍府事發表。因為久病,不堪遠行,於是在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五月十八日才啟程赴臨安,五月二十日至臨安,十月二十七日到達夔州。從臨安出發之前,他拜訪了梁克家,此人是紹興三十年的狀元,當時做到參知政事,政治立場一向是堅定的,陸游平時和他談得來。此時他寫了《投梁參政》一詩,提出對敵作戰,收復淪陷區的問題。
作品鑑賞
此詩雖雲“殘年走巴峽,辛苦為斗米”,道途“遠沖三伏熱,前指九月水”艱辛異常。但詩人依然念念不忘國事,抒發“何時嫖姚師,大刷渭橋恥”的感慨,決心獻身報國。所謂“嫖姚師”,即指漢武帝時霍去病為嫖姚校尉,隨大將軍衛青率大軍攻打匈奴,大敗匈奴單于。“渭橋”有三,即中渭橋、東渭橋、西渭橋(也叫便橋),在今西安鹹陽附近。所謂“渭橋恥”,指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二十餘萬人入侵,渡便橋,代宗倉猝奔陝州,官吏六軍皆逃散。郭子儀泣諭將士共雪國恥,取長安。將士皆感而聽命,遂擊退吐蕃。這兒“渭橋恥”,借指南宋所受金人侵略之恥辱。這兩句詩表現詩人希望南宋能有象霍去病所率領的那樣善於作戰的軍隊,以雪國恥。決心“變氈草軍書,不畏寒墮指”獻身報國。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南宋愛國文學家。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30歲參加禮部考試,名列第一,因“喜論恢復”而遭投降派秦檜打擊,被除名。政治上力主抗金,一直未被重用。文學上具有多方面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著作豐富,有數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300多首,是中國文學史上存詩數量最多的詩人。其詞也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