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濰坊大地震動》

《把脈濰坊大地震動》

《把脈濰坊大地震動》是由翟正宏先生、盧維棠先生、任清泉先生主編的地質學研究集,分別從開展防震減災事業、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等不同方面介紹了近年來濰坊市防震減災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該集於2013年6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上篇:“願明天不再躲地震”,主要是近幾年來各級領導幹部關心支持地震事業的論述和地震系統幹部職工的調查研究及經驗介紹等文章,顯示了濰坊市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軌跡。
濰坊市人民政府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非常注重應急避險工作,在城市建設中規劃建設了應急避險場所,中篇:“讓城鎮居民應急避險有去處”,主要是向城鎮居民介紹了各自居住地區的應急避險場所的地理位置、各功能區域等。一旦發生應急事件,居民都能夠有安全場所躲避。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居民的住房地震安全問題一直是薄弱環節,濰坊市政府在2007年開始的調查研究,摸清、摸準的真實情況,給政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下篇“讓農村居民都住安全屋”就是這次調查報告的結集。

圖書導讀

序言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全市總面積16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5.53萬,轄4區6市2縣,另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開發區、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
著名的郯—廬深大斷裂帶縱貫南北,歷史記載4級以上地震近百次,1996年以來一直被國務院列為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
濰坊市防震減災事業起始於1969年渤海地震。1990年成立濰坊市地震局。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要求,形成了權責統一、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構建起了“服務國家安全、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社會穩定、服務政府應急管理和服務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
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國家人事部表彰為先進單位,多次榮獲全國地震系統先進集體,年年獲得全省地震監測預報、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害防禦、宣傳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地震監測台站覆蓋全市。包括1箇中心台,1個國家基本台,1個省區域觀測台,1個地方台,23個無人值守台項和150多個群測觀測點,組成了濰坊市強震觀測台網、微震觀測台網和前兆觀測網路。濰坊市及各縣市區都建有地震監測台網中心,與國家及省地震局聯網,實時傳輸信息。
震害防禦工作全面推進。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啟動地震安全性評價,並全部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式,走上了法制化軌道。為了“地下搞清楚,地上建結實,讓社會公眾都明白”,完成了“濰坊市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及所有縣市區的“地震小區劃”工作。開展了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基層基礎工作示範縣、山東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強化縣試點、地震安全示範企業、地震科普示範學校等創建工作,綜合防禦地震災害能力不斷增強。
應急救援體系逐步完善。按“小震不亂,中震可防,大震不癱瘓”的任務目標,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動態、適時修訂完善《濰坊市地震應急預案》,初步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震應急預案管理機制。為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指導並組織開展了數千次不同層面、形式多樣的地震應急演練。依託公園、廣場、大型綠地及體育場館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市區達125處,超過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的標準要求。各行業、專業救援隊將地震應急救援納入搶險救災內容,市及縣(市)區普遍建立地震應急救援隊並成立地震救援志願者隊伍,志願者達數萬人。加強地震應急設施、設備建設,市、縣兩級全部建成了地震應急指揮中心和應急物資儲備庫,配齊了應急指揮車、單兵(車載)視頻系統、衛星電話等應急交通、通信設備。為地震應急救援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
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抓住防災減災日、唐山大地震紀念日等特殊時段,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帶動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的開展。大力推進地震科普示範學校和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已建成省、市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十多個。省、市、縣地震科普示範學校數百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近十處。開通“濰坊市防震減災信息網”、“12322”防震減災公益服務熱線等,為民眾了解防震減災工作動態,學習掌握地震科普知識及有關諮詢提供了快捷平台。以科技館、地震台站和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為依託,普及地震科普知識,防震避震常識和自救互救等技能,較好地服務了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的開展。
本書的出版,可以作為地震系統幹部職工的學習參考資料,也可以作為社會各界人士了解防震減災事業的一個視窗。相信濰坊市的防震減災事業,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山東省地震局的強力支持下,在濰坊市地震局歷屆班子帶領下,全市地震系統幹部職工凝心聚力,全身心投入安全、幸福、創新濰坊建設中,將以和諧美麗的家園和寧靜幸福的百姓生活,詮釋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
明天不再躲避地震。

作者簡介

翟正宏,男,1979年8月出生,山東省費縣人,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獲學士學位,山東大學碩士學位。工程師,國家一級地震安全性評價工程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地震災害調查評估員。長期從事地震地質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等相關研究工作,先後參與完成多項國家及省重點項目和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並多次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盧維棠,男,1965年9月出生,1984年招飛入伍,先後畢業於空軍工程學院、空軍政治學院,大學本科,工學士學位。2001年退出現役。作品散見於《解放軍報》、《空軍政治工作研究》、《軍隊政治工作》、《中國教育報》、《中華建築報》、《防災博覽》、《黨員幹部之友》等。
任清泉,男,1981年5月生,山東濰坊人。上海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學位。中國地理學會會員,地震災害調查評估員,工程師。長期從事地震應急救援與地震現場異常落實、災害調查評估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