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水滸》

《我說水滸》

其後寫王進、史進也是有深意的。 王進這個人,施公著墨不多,卻有很多的冬粉。 但是王進只是施公的一個幌子,畢竟是要進去的。

《我說水滸》《我說水滸》
《水滸傳》故事來源是北宋的宋江起義。

宋江起義發生於北宋末年宣和年間。起因是:北宋,徽宗時期,朝廷設應奉局和造作局,大興花石綱之役;建延福宮、艮岳,耗費巨萬,致使國庫空虛。為彌補財政虧空,於政和元年設定“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設定十年,所奪民田就達343萬多畝。

梁山泊當時是個水域八百里的大湖泊,是許多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但“西城括田所”將整個梁山泊收為“公有”,規定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等營生,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

犯禁者都以盜

賊論處。農民和漁民在交不起沉重的賦稅情況下,不得已鋌而走險,

憑藉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理

條件,武裝聚集一起,抗租抗稅,阻殺官兵。

因此,梁山泊就成了農民抵抗朝廷重稅的據點,到

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

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

作品信息

作者:我的倍瑜

作品類型:玄幻魔法小說

最後更新:2008-09-10

作品狀態:已完成

作品簡介

如何理解名著,怎么讀懂名著.

部分內容

第一章 英雄且末問出處

英雄落難

最先粉墨登場的是高俅。為何?金聖歎言:開書未寫一百八人,而先寫高俅者,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亂自下生,不可訓也,作者之所必避也,亂自上作,不可長也,作者之所深懼也。可見施耐庵的良苦用心。

其後寫王進、史進也是有深意的。金聖歎在評點時說:王進去,而高俅來矣。王進去,而一百八人來矣,王進去後,更有史進來。這個王就是王道王法。而史則代表的眾人之言。王道王法的消失表明了亂世的開始。施耐庵“蓋自許其書,進於史矣”。

高俅排行老二,是因為他上面還有王,也暗合邪不壓正的傳統理論。王進這個人,施公著墨不多,卻有很多的冬粉。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神龍不見尾的武功。禁軍教頭在《水滸傳》中的地位一般很高。林沖、八十萬禁軍都教頭丘岳、副教頭周昂等都是超一流的武將,在史家莊,王進三合內輕鬆搞定武力已不底的史進,因此推斷王進的武力也因此很強。況且,王進在不到一年時間裡,把史進調教成了十八般武藝學得精熟的一條大蟲,這份功力讓人不免有些遐想。但是王進只是施公的一個幌子,畢竟是要進去的。

隨後是三位地煞星和天罡星十五位的初級較量,很簡單。朱武等很清楚他們反抗的是當時的主流社會,對史進這條大蟲對策是“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於是採取了苦肉計賺取史進,救出自己的人。這條計策實施的很成功,不僅得到了史大郎的諒解,而且史大郎稍後就成了少華山的主。以後的進一步的感情投資把大郎治的服服帖帖。

其實朱武心裡有個結,就是他們三個終究不是成大事的人。朱武武藝平常,老二陳達甚至有篡位之意。在陳達執意要過史家莊時,朱武叫陳達不要去惹史進,但陳達死活不聽,叫將起來:“你兩個閉了烏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對老大如此不敬,也可看出朱武的無奈。

相關連線

[1] 第九中文網:http://www.d9cn.com/d9cnbook/13/13619/2938171.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