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公布,德國作家赫塔-繆勒(Herta Muller)獲得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塔-繆勒今年56歲,其09年的代表作是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稱其“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餬口圖景”。
德國女作家赫塔-繆勒,她以寫作羅馬尼亞裔的德國人在蘇俄時代的遭遇著稱,從記憶、夢與內心出發。
穆勒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140萬美元),這與往年相同。代表作品有《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光年之外》、《行走界線》與《河水奔流》
穆勒的父親二戰期間在德國黨衛軍中服役。1945年以後,羅馬尼亞把她的母親驅逐去了蘇聯勞改營。而在羅馬尼亞生活的經歷令其終身難忘。儘管離開羅馬尼亞已經20年,然而壓迫與流亡、放逐與極權卻成為其小說和詩歌的主命題。
赫塔·米勒最新的小說英文版《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出版於2009年8月。書中主人公依然是位被放逐至勞動營的17歲男孩的遭遇。然而,這種對自我經歷的描述,在穆勒的創作下,既不是回憶錄或自傳,也不是對現實生活的直接再現,而是感覺的自我虛構。
作者簡介
赫塔·穆勒德國女作家,以寫作羅馬尼亞裔的德國人在蘇俄時代的遭遇著稱,從記憶、夢與內心出發。
赫塔·穆勒1953年8月17日生於羅馬尼亞,是德國的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她來自一個講德語的羅馬尼亞少數民族家庭,父親在二戰期間在德國黨衛軍中服役。
以後,羅馬尼亞共產黨把她的母親驅逐去了蘇聯勞改營。 她曾在提米索拉大學修讀德國文學和羅馬尼亞文學。
1976年穆勒開始在一家工程公司擔任翻譯,由於她拒絕和國家安全部門合作,1979年失去工作。隨後,她通過在幼稚園教書以及做德語家教謀生。穆勒嫁給了另一位小說家理察·華格納,
1987年穆勒與她的丈夫離開德國,在隨後的日子裡,她獲得德國以及海外諸多項目資助。如今她居住在柏林。穆勒於1995年榮膺德國寫作與詩歌學會成員,以及其他一些榮譽。
1997年她退出德國筆會(她曾加入民主德國分會)。1987年從羅馬尼亞移民德國。
1982年穆勒在國內發表了其“處女作”——一個名為《低地》的短篇小說集,但立即遭到了羅馬尼亞當局的審查和刪減。在1984年,未刪減版本在德國發行。這部描寫羅馬尼亞一個講德語的小村莊生活的短篇小說集當時受到讀者追捧,許多讀者一口氣將這本書讀完。在這部短篇小說集之後,穆勒在羅馬尼亞發表了小說《暴虐的探戈》。由於她多次對羅馬尼亞政府提出批評,並且擔心秘密警察的侵擾,穆勒和她的丈夫離開羅馬尼亞移居德國。
2009年10月8日,獲得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此次獲獎令其成為諾獎設立以來第12位獲獎的女性,《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給了她巨大的榮耀。瑞典文學院在頒獎公告中說,赫塔·穆勒是因為“其寫作具有詩歌的精煉和散文的平實,描繪了一幅底層社會的眾生相。”而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格隆德則指出,穆勒創作“一方面具有獨特的語言風格,另一方面則真實地講述了生活於極權之下人的狀態。”
瑞典文學院的18位院士組成了此次評審團。自2009年年初以來已經接到了200餘位作家的提名。赫塔·穆勒是在一個5人最終提名中勝出,為此其成為第106位獲獎者。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就頒給了法國作家克萊齊奧,因為“他的寫作開拓了新的文學領域,充滿了詩意的歷險和對感觀狂熱的探索。”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這本著作已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廣泛興趣,中文譯本很快就能在全國各大書店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