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奔向成功生活的人生大智慧,激勵人們獲得商業成功的心靈聖經。成功的首要法則是專心致志,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點上,然後徑直向目標挺進,既不向左看,也不向右看。
——砘廉·馬修斯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完成任何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就千萬不能站在岸邊發抖,害怕前方的寒冷和危險,而要勇敢地跳進去,奮力向前劃。
——西德尼·史密斯
內容簡介
雖然《成功生活啟示錄》的創作完成於一個多世紀以前,但書巾的內容歷經時代的檢驗,對今天的年輕人仍然具有指導意義。作者以火一般熾熱的激情,來點燃您心中想要成功的火種。它能讓人奮起拼搏,不再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再對生活的美好獎賞無動於衷;能鼓舞、振奮、激發那些由於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自暴自棄的年輕人;或者能教導那些茫然無措,不知道如何踏上人生旅途的年輕人如何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嶄露頭角,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目標。作者簡介
威廉·馬修斯,1818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曾於哈佛大學學習法律。畢業後從事法律工作多年,後成為《芝加哥論壇報》撰稿記者。退休後在芝加哥大學從事演講和英語文學課程的教學。他關於成功的觀點曾被世界級暢銷書《100條牢不可破的商業成功法則》轉載引用。媒體評論
成功的首要法則是專心致志,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集 中在一點上,然後徑直向目標挺進,既不向左看,也不 向右看。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完成任何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就千萬不能站在岸邊發抖,害怕前方的寒冷和危險,而要勇敢地跳進去,奮力向前劃。--西德尼·史密斯
目錄
前言第一章 成功總在失敗之後
第二章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第三章 選擇適合的職業
第四章 保持健康
第五章 執著
第六章 自立自強
第七章 目標與方法的獨創性
第八章 細節決定成敗
第九章 務實
第十章 果斷
第十一章 禮貌
第十二章 商業習慣
第十三章 自我推銷
第十四章 意志與方式(上)
第十五章 意志與方式(下)
第十六章 積蓄力量
第十七章 珍惜時間
第十八章 合理支配金錢
第十九章 商業失利
第二十章 工作與休息
第二十一章 成功的標準
前言
1871年上半年,我為《芝加哥論壇報》撰寫了一系列文章,這些文章構成本書的基本內容。文章發表後,在西北各地的讀者當中引起廣泛的反響,他們紛紛表達了希望作者把這些文章整理成冊、付梓出版的願望。於是我對原來的文章進行了修訂,又補充了近兩倍篇幅的新內容,在此一併獻給廣大讀者。我深知,書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部分原因是自己事務纏身,這些文章本於忙裡偷閒中草擬,所以,借用彌爾頓的話來說,這些文章“是用左手寫成的”。當然,就一個古往今來的文人學者議論頗多的題目來說,鄙人幾乎不可能提出多少絕對新穎的見解,但是我最大的希望是以讓人耳目一新、引人人勝的手法,通過列舉生動鮮活的事例,再現從所羅門時代到19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斯邁爾斯和蒂特科姆時代為人處事、爭取成功的道理.以打動那些不曾受到震撼的年輕心靈。
但是,有些題目並不陳舊,比如,“保存能量”即為一條重要的法則。我在寫作過程中從《後備軍隊》一文的提示當中汲取了部分材料,《後備軍隊》一文是霍恩·B.F·托馬斯1862年在一所著名大學發表演說的手稿,當時的演說聲情並茂、寓意深刻。如果本書能讓年輕人奮起拼搏,不再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再對生活的美好獎賞無動於衷;能鼓舞、振奮、激發那些由於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自暴自棄的年輕人;或者能教導那些茫然無措、不知道如何踏上人生旅途的年輕人如何“嶄露頭角”,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那么我會深感欣慰。
當然,很多人經驗豐富,飽經生活的歷練,比我更有資格探討本書所探討的內容,但遺憾的是,功成名就之士不願意揭示他們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奧秘。既然我們並不排斥從來不曾拿起畫筆的外行對一幅繪畫作品指點批評,既然我們從不拒絕按照路牌的指引向前走,而路牌本身不會自動到達它所指引的前方,那么,剛剛踏上人生旅途的年輕人完全可以接受一位長者出於善意的語重心長的勸誡,雖然這位長者的智慧更多地來自觀察,而非親身體驗。
精彩書摘
與之相反,除了極其堅強的人,誰在幾年的大學生活或者工廠學徒之後發現自己選擇了錯誤的行業,那都將是個沉重的打擊。這一發現會讓意志脆弱者頹廢,讓心智平庸者的靈魂陷於絕望。尤其讓人難過的是,當初他還曾忤逆親友的勸告,只為了滿足一時的幻想或無意義的衝動。懊喪之情如果由命運注定或者父母的強迫,我們可以相對較為平和地承受,但如果是自己一手釀成,或者由於自己一意孤行而落人陷阱,那么記憶中的悔恨久久難平,無論多長時間、多強的堅忍都難以消磨。而像空氣一樣無足輕重的瑣事常常決定了年輕人一生的職業。一個人選擇了天賦擅長的工作,而另一個恰恰相反。有人說,人類歷史不過是稻草的日曆,生而為人,我們都受到羽毛撥弄的戲耍。早年的印象對職業的選擇往往具有深刻的、主導性的影響。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年輕時信奉基督教,但當他在辯論社團被指責提倡背叛後,他熟悉了懷疑主義的微妙狡辯,轉而成為堅定不移的自然神論者。據說,伏爾泰5歲時背誦過一首懷疑主義的詩歌,這首詩給他留下的印象始終不曾磨滅。幼年拿破崙自娛自樂的小小大炮和模擬軍隊與拿破崙皇帝在戰場上的輝煌勝利之聞存在密切的聯繫。喬治·勞,一位農民的兒子偶然在一本破爛不堪的舊書里讀到一個故事,於是農民的兒子離家出門去尋找財富,許多年後腰纏萬貫回到故鄉,後來喬治·勞成為汽船之王和百萬富翁。
據說最偉大的慈善家托馬斯·克拉克森在劍橋大學時曾與他人競爭散文獎,比賽的題目是《一個人可以合法剝削另一個人嗎?》,麗關於這一題目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他偶然在朋友家裡讀到一份報紙;刊有出售幾內亞歷史書籍的廣告,他馬上跑到倫敦,把書買了下來,裡面一張張慘無人道的插圖讓他的靈魂充滿憤恨。他寫道:“有一天,我在哈福德郡看見韋德的磨房;我心神不定地在路邊勒馬駐足。這時,我突然想到,如果文章的內容是真實的:那么,必須有人奮起阻止這種不公平的事情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