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感動》

《愛的感動》,由若言即言所寫的網路隨筆,2008年駐站作品。

《愛的感動》由若言即言編著,屬於隨筆類型.此文共兩篇,此處收錄其全部兩篇內容.

作者

若言即言

作品類型

隨筆

書籍簡介

通過一對燕子的愛,反射人性中的愛,聯想到年初的雪災,人與人之間的愛

愛的感動

深秋接近尾聲,燕群開始往南方遷徙過冬。這個遷徙隊伍中有兩隻燕子,它們隨著隊伍一起飛。一路相伴,不離不棄。公燕照顧著母燕,餓了為她找吃的,累了停下來休息。由於它們飛飛停停,漸漸地掉隊了。它們在飛行的路上嬉戲,一副恩愛的樣子。兩隻燕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飛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它們要和其他燕子一起在這個溫暖的南方城市舒舒服服的過上一個冬天,等到春天來臨的時候再飛回故鄉,生兒育女。
冬天來了,可不知為什麼?這座原本溫暖的南方城市卻變的如北方一樣寒冷。凜冽的寒風呼呼的吹著,這是燕子們從來不曾遇見過的。燕子們找吃的變困難,公燕開始到外面找吃的,母燕守著它們的巢穴。它們就這樣艱難的度日。很快,這座城市下起了五十年不遇的大雪,大雪連續下了很多天,將這座城市裹上了厚厚的白色,給城市裡生活的人們造成了很大的苦惱,大雪已經成了災難。燕子和人類一起經歷著考驗。公燕已無法出去找食,它只有和母燕呆在巢穴里,靜靜的等待雪過天晴,再出去找吃的。它們相互依偎,用以取暖。
幾天后,人們在地上發現了公燕的屍體。人們拾起公燕的屍體,才發現他的羽翼下還有母燕的屍體。人們推斷它們是被凍死的。由於天太冷,公燕子用他的羽翼遮住母燕,用自己的體溫來溫暖母燕。可是由於一直沒有進食,加上寒冷,公燕終於堅持不住被凍僵,從它們的巢穴里掉下來,母燕也跟著掉下。失去公燕提供的溫暖,母燕自然也失去了生命。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從新聞里看到的。這一對至死不離不棄的燕子令我感動。也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愛。我們常把愛掛在嘴邊,古往今來的文學家,藝術家們也將愛作為自己作品的主題,可是試問又有幾個人真正理解愛的真諦?愛情親情友情里都包含著愛,可是愛不僅僅只包含這些情感。更大的愛是博愛。這種博愛是愛世間的一切,這樣的人就是仁者,孔夫子曾經說過:“仁者,愛人”他們把自己的愛不僅僅給了自己的親人和友人,也給了更多的人和動物。在他們眼中一切生命都是美好的。仁者的內心是柔軟的慈悲的。他們往往在危機時刻,在災難面前把生地希望留給別人,自己卻坦然面對死亡。他們的生命平凡,卻又偉大。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樣的仁者。今年年初我們經歷的50年一遇的雪災考驗了每一個人,。電視裡時刻播出感人的畫面,這些畫面展現著每個普通人的平凡的愛,這些平凡的愛交織在一起,便是大愛。200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年僅28歲的孟祥斌,為救落水者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就是把生留給自己,自己卻面對死亡的英雄之一。之所以說他是之一,是因為還有很多和他一樣死去的英雄。他們在危難面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2008年是溫暖的年,因為它承載了太多的帶著溫度的愛。我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那一對燕子,也許您會說,燕子保護自己伴侶是出於動物的本能,沒什麼可大驚小怪。可我卻不敢苟同。我依舊對那隻公燕充滿敬意。無論是動物,還是我們人類都有愛的情感, 它既平凡,又偉大。既瑣細,又真實。因為愛,我們才能戰勝災難,因為愛,我們才感到世間的溫暖,因為愛,我們才不斷被感動愛,往往能夠產生奇蹟,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正是用愛來維持彼此之間的關係。愛,讓我們這個世界更加和諧,更加美好。我不由雙手合十,默默祈禱。讓愛把世界包圍,讓我們遠離災難、遠離仇恨、遠離戰爭……一對燕子,也許您會說,燕子保護自己伴侶是出於動物的本能,沒什麼可大驚小怪。可我卻不敢苟同。我依舊對那隻公燕充滿敬意。無論是動物,還是我們人類都有愛的情感, 它既平凡,又偉大。既瑣細,又真實。因為愛,我們才能戰勝災難,因為愛,我們才感到世間的溫暖,因為愛,我們才不斷被感動愛,往往能夠產生奇蹟,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正是用愛來維持彼此之間的關係。愛,讓我們這個世界更加和諧,更加美好。我不由雙手合十,默默祈禱。讓愛把世界包圍,讓我們遠離災難、遠離仇恨、遠離戰爭……
(完)

傾斜的古塔,不倒的靈魂

星期一接到中學時代好友打來的電話,約我周末一起回母校看看。時光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轉眼中學畢業已八年。告別母校這么多年未曾再回去過,也不知道校園也什麼變化?真的很想再回去看看,於是我爽快的答應了。放下電話,心裡很興奮。這八年時間雖然未曾在踏入母校的大門,卻時時在夢中夢到她,尤其是操場上的那座古塔。闊別八年之後終於又能回到母校,再看看古塔。
周末,我很早起床。一番梳理之後,匆匆趕往母校。站在校園門口,看見那座已有四、五百年歷史的古塔,有種親切的感覺,內心有種莫名的感動。曾經的往事歷歷在目古塔承載了我太多的記憶。因此,對它格外有感情。走入校園,一切都發生改變,物是人非,唯獨古塔沒有發生改變。它依舊傾斜著,孤獨的立在那裡。我和昔日的同學坐在古塔下一起回憶曾經的點點滴滴,訴說離別八年時間當中的遭遇。聊天中,不時用手撫摸著塔磚,不由發出感慨
分離八年,我們各自的命運都發生了變化,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而古塔卻沒有絲毫改變。
古塔的名字是萬壽塔,始建於明朝萬曆年,距今已有四、五百年歷史。萬壽塔因為萬壽寺而得名,寺廟毀於戰火之中,萬壽塔卻保留至今。這座塔是座六層高的磚式佛塔,據說佛塔里藏有經書,還有傳言萬壽塔是高僧舍利塔,裡面有高僧的舍利。當然,這些只是傳說。沒有人真正進去過,一切只是人們的揣測,這種種揣測給百年古塔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四季輪迴,斗轉星移,萬壽塔經歷了太多的風雨滄桑。它飽受世事的變遷,戰火的洗禮,卻未曾改變。可不知何時,塔身開始傾斜。人們擔心它會倒下,而萬壽塔卻一直立在那裡。歲月不斷流逝,周圍的一切不斷發生變化。昔日的古寺變野地,野地又成為學校。古塔身處喧囂的凡塵之中,未曾沾染半點的世俗。它獨自立在那裡,仿佛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冷眼靜觀世事的滄桑變遷,任憑歲月蹉跎。
上中學時,我們時常坐在塔下聊天,或者圍著它嬉戲,或者撫摸塔身,想像它所經歷的一切。因此,我們對它有很深的感情。畢業後,我們都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我也才發現,古塔在自己的記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時常會想起它,懷念它。有時候,我會思考,是什麼原因使古塔,經歷百年滄桑後,塔身傾斜,為什麼沒有倒下。思考了很多,卻沒有絲毫頭緒。不過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思考中,無意獲得的些許感悟。古塔經歷那么多世事滄桑,經歷那么多戰火與硝煙,卻依然立在那,雖然傾斜,卻沒有倒下。它在我眼裡不僅僅是一個奇蹟,也不再是座無生命、冷冰凍的宗教建築,而是有生命、有靈魂的智者。畢業八年之中,品嘗了許多酸、甜、苦、辣,遭遇了數不清的挫折、困難、失敗,卻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面對。這離不開古塔的激勵,每當遭遇挫折、困難與失敗時,古塔的影子會便會閃現。我叩問內心:古塔經歷那么多磨難,即使傾斜,也沒有倒下,難道我就這么輕易被打敗嗎?“不,要像古塔一樣無論遭遇什麼,都應該堅強面對,不被打倒。於是,咬緊牙關,克服每一個困難,挑戰每一次挫折。萬壽塔雖然不會說話,卻讓我在它身上學會勇敢、堅強、樂觀的面對每一個挫折與困難。這將令我受益終生,我很感謝這座經歷了百年滄桑的古塔。
夕陽西下,日幕漸深,分離的時刻到了。我與同學告別之後,最後看了一眼古塔。它被薄暮籠罩,更顯靜穆、神秘。它依舊靜靜的、傾斜的立在那裡。我相信它會一直立著,不會倒下。因為在我心裡,它雖是傾斜的古塔,但擁有不倒的靈魂。我渴望自己也能和它一樣,擁有一個不倒的靈魂。
(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