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猗猗(1)秋蘭,植被(2)中阿(3)。
有馥(4)其芳,有黃其葩(5)。
雖曰幽深,厥(6)美彌嘉(7)。
之子(8)之遠,我勞(9)云何!
作品注釋
(1)猗猗:美盛的樣子。
(2)被:被覆,遮蓋。《楚辭·招魂》:皋蘭被徑兮。
(3)中阿:丘陵之中,亦指山灣里。《詩經·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4)有馥:即馥馥,形容香氣濃郁。
(5)葩:秦人謂花曰葩。
(6)厥:它,第三人稱代詞。
(7)嘉:善,美。《周禮·大宗伯》:以嘉視親萬民。
(8)之子:即“是子”,指蘭。
(9)勞:憂傷嗟嘆。
作品譯文
茂盛蔥籠的秋蘭,生長在高高的山巔上。淡黃色的花兒,發出陣陣的幽香。儘管生長在幽深的山裡,卻依然這樣美艷動人。離你這樣遙遠,我是多么的憂傷啊。
作品鑑賞
詩人先說秋蘭生於大山陵中,那是荒遠之所在,但秋蘭茂盛,生命力頑強,這是一種對比。接著詩人具體介紹秋蘭的色香濃郁,色彩艷麗。詩人又寫秋蘭的品德:雖然生於幽遠深山之中,它的美善卻更加完備、充溢。這又是一種對比。結尾詩人發出感嘆:這位人士居幽深之僻遠,我憂深嗟嘆又如之奈何?詩人篇末點題,用擬人化的稱謂以物喻人,指明人才雖然美善,處於不用之位,我因而怨恨嗟嘆。詩人怨嘆的是社會制度,看到當時社會的缺陷:埋沒人才。古琴曲有《猗蘭操》,晚於張衡的蔡邕在其《琴操》一書中說:“《猗蘭操》孔子所作,孔子……過隱谷之中,見薌蘭獨茂,謂然嘆曰:‘夫蘭者,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乃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逢時,託辭於薌蘭雲。”當然,《猗蘭操》不見得是孔子所作,但其為古琴曲則是可信的。這說明以蘭喻人才埋沒,由來甚遠。但最早把這個意思完整地寫成一首詩的,卻是張衡。從藝術上來說,詩人用的是隱喻和對比的手法,本來“秋風蘭蕙化為茅”,秋天草木凋謝,但詩人筆下的秋蘭卻“猗猗”(茂盛),雖處深山荒僻之處,卻美善充溢。詩人雖極為讚賞,卻無能為力。這三重對比說明當時的社會制度缺乏“唯才是舉”的機制和活力。這是古代專制時代帶有普遍性的社會病根。全詩語言清新自然,加上隱喻手法,發人深思。所以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說《怨篇》“清典可味”。
作者簡介
張衡(78-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17歲離家,後到長安、洛陽,就讀於太學,通五經,貫六藝,精天文歷算。張衡28歲任南陽鮑德主薄,34歲為郎中,升遷太史令,掌管天象觀測,寫成天文著作《靈憲》,創造渾天儀。漢順帝統治初期,張衡復任太史令,132年(陽嘉元年)創造地動儀。59歲張衡離京任河間相,在職三年歸,又被征為尚書,不久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