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丙午到流亡 內容簡介
《從丙午到“流亡”》所記均是“文化大革命”時作者親見。正如作者所言:那些的大事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舊社會過來的老知識分子不是“革命”的主要對象,尤其像我這種不有名位也從不掌權的人,一般只不過是陪著挨斗罷了。這裡所記的是一個“陪斗者”的經歷。僅僅是這場“大革命”里的小小的一個側面。從丙午到流亡 本書目錄
丙午丁未年紀事
一風狂雨驟
二顛倒過來
三一位騎士和四個妖精
四精彩的表演
五帘子和爐子
六披著狼皮的羊
七烏雲的金邊
校定本前言
小引(錢鍾書)
一下放記別
二鑿井記勞
三學圍記閒
四“小趨”記情
五冒險記幸
六誤傳記妄
從丙午到流亡 文章節選
十二月二日是星期日,大家的休沐日。我家請一個鐘點工小陳來洗衣服。革命女子也要她洗,並且定要先為她洗。錢援說,小陳是我家約來的。革命女子揚著臉對錢瑗說:“你不是好人!”隨手就打她一耳光。我出於母親的本能,不自量力,立即衝上去還手。錢援是看慣紅衛兵行徑的,不願媽媽效尤,拉著我說:“媽媽,別――”可是她拽不動我,就急忙由大門出去了。(她是去找居委會主任的,當時我沒有理會。)鍾書這時在套屋的窗下看書,我記不清外間的門是開著還是關著,反正他不知道過道里發生的事。這時兩個革命男女抓住我的肩膀和衣領,把我按下地又提起來,又摔下,又提起,又掉下。小陳當時在場。她向別人說,那女人要挖我的眼睛。我不知道她是什麼根據,革命女子沒有挖我的眼睛,我只感到有手指在我臉上爬。我給跌摔得暈頭暈腦,自知力弱不勝,就捉住嘴邊的一個指頭,按人口內,咬一口,然後知道那東酉相當硬,我咬不動,就鬆口放走了。我記不清自己給跌摔了多少次。
我有一架晾手絹、襪子的小木架子,站在過道的靠牆處。我的身體在革命男女的操縱下,把那木架子上的五根橫棍全撞碎了,架子倒地有聲。鍾書該是聽到木架倒地才出來的。我自己也奇怪,我怎么沒叫喊一聲。
我沒看見他出來,只記得他舉起木架子側面的木板(相當厚的木板),對革命男子劈頭就打。幸虧對方及時舉臂招架,板子只落在胳臂肘上。如打中要害,後果就不堪構想了。我記得革命女子回她房間去取出一支大粗手杖交給革命男子。我忙也到自己家門口拿出一支細藤手杖,但出門就被革命女子劈手奪去,好像是我特地拿來奉送的。我一看情勢不妙,拉了鍾書回房,關上門,鎖上鎖。
這裡我該補上當時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以及遺漏的細節。
(一)革命男子雖然拿著一支粗手杖,他並未動用。他是不願打呢,還是沒決定打呢,還是我們逃得快,他來不及打呢,我就不知道了。他如要動用手杖,很容易,因為他個子高(男女倆都個子高)、年紀輕,對方只是個瘦弱老人。可是他並沒有動用手杖。這一點,我該實說。我卻是挨自己的藤杖抽了幾下,身上留下了幾道青紫痕,心上意識到女的比男的手快心辣。
(二)革命男子氣呼呼地指著自己的袍兒叫我看。他穿的是一件栗色綢子的袍兒,前面許多大腳印,橫橫斜斜的,一腳一腳從膝部直端到肚皮上。他又提著自己的衣領叫我看。顯然有人一把揪住他衣服的領口,抬腳端他,把領口的紐襻都扯鬆了。這一腳一腳的塵土印,分明是男皮鞋的鞋底印。屋子裡沒有第三個男人,他本人不可能自己踹自己的肚皮。我很快地思維一過,忙用手把他袍兒上的鞋底印掉掉了。鞋底印怎么上去的,我確實沒有看見,該是在舉起木板之前吧?我撣掉鞋底印,該是在木板劈頭之後,因為我當時有抱歉之意,同時也要銷滅罪證。記憶里,一個個印象很鮮明,卻是記不清次序,因為我給跌摔得糊塗了,而有些事我確實沒有看見。我只把記憶深刻的印象一一記下,不去追憶細節的次序,免得追憶中產生錯誤。反正我的推斷只是我的推斷。
(三)我咬破了女沙子的手指。她翹起傷指,到處告狀訴苦。有一位聽到她訴苦的大媽對我發表意見:“手指在你自己身上呀,怎么跑到她嘴裡去了呢?”
我鎖上了門,兩人站在門內,革命男女在門外用不知什麼東西狠狠打門,打得砰砰響。門是三夾板製成的,有打破的危險。恰好錢玻帶著居委會主任劉大媽來了,她們看見革命男女各拿粗木棍打門(木棍是我家的墩布把兒),有一條木棍已打成兩段。我們開了門,劉大媽進來問明究竟,然後又到革命男女家去問明究竟,並批評了他們,她就走了。
鍾書余怒未息。我說:“幸虧我身體輕,沒傷筋動骨,算了。”鍾書用手一抹說:“這事不再說了!”他感嘆說,和什麼等人住一起,就會墮落到同一水平。我很明白,他這回的行為,不是出自本心,而是身不由己,正和我衝上去還手一樣。打人、端人,以至咬人,都是不光彩的事,都是我們決不願意做的事,而我們都做了――我們做了不願回味的事。這件事,儘管我們在別人問起時,不免要說個大略,我們私下裡確是絕口不再談論或講究。因為我們三人彼此間都很知心。
從丙午到流亡 作者介紹
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譯作有《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