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卡日報》

印度報紙種類繁多,使用的語言豐富。根據印度憲法規定,除英語和印地語以外,還有18種語言享受官方語言地位。在首都新德里這樣的大城市,一個報攤上出售十幾種文字的報紙是常見。根據印度新聞廣播部公布的數字,在印度數量最多的日報是印地文報紙,有2645種,英文報紙有437種。其中排名第一的《巴斯卡日報》每天發行量達170萬份,比英文日報發行量最大的《印度時報》的110萬份高得多。儘管如此,地方語言的報紙在印度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仍與英文報紙有一定差距,英文媒體仍占媒體話語的主導權。

印度報紙種類繁多,使用的語言豐富。根據印度憲法規定,除英語和印地語以外,還有18種語言享受官方語言地位。在首都新德里這樣的大城市,一個報攤上出售十幾種文字的報紙是常見。根據印度新聞廣播部公布的數字,在印度數量最多的日報是印地文報紙,有2645種,英文報紙有437種。其中排名第一的《巴斯卡日報》每天發行量達170萬份,比英文日報發行量最大的《印度時報》的110萬份高得多。儘管如此,地方語言的報紙在印度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仍與英文報紙有一定差距,英文媒體仍占媒體話語的主導權。

發展趨勢

1.印度報業的蓬勃發展體現在報紙數量、發行量和讀者群都在迅速增加,報業成為所有媒體中增長最為迅速的一個市場。

2003年,印度有各類報紙55780份,其中日報5966份。據估計,2006年印度的報紙總數超過62000份,日報超過6000份。新的報紙不斷湧現,僅2006年就新增加2100種。以印度第一大城市孟買為例,2005年,主要的印地文報業集團《巴斯卡日報》與媒體新勢力ZEE集團聯手推出了一份全新的綜合性日報《每日新聞分析》(Daily News & Analysis,簡稱DNA),正式拉開了媒體“搶攤孟買”的序幕。2006年,在首都新德里發行量名列前茅的《印度斯坦時報》首次在孟買開辦了當地版面,而在加爾各答和欽奈等西南部地區占主導的《教徒報》和《政治家報》也正在籌划進軍孟買的計畫。為了應對其他報紙的競爭,在孟買的第一大報《印度時報》也推出了其小報品種《鏡報》,以抗衡來自《正午報》的競爭。在新德里,《鑄造》(MINT)財經日報是今年的新寵,它是《印度斯坦時報》集團和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合資項目。儘管在首都地區目前的商業日報市場已有4份主要報紙,《鑄造》還是在90天的時間內取得了8萬份銷售量的不俗成績。

根據“印度全國讀者調查”2006年的報告,印度全國的報紙發行量接近1億份,讀者數量為2.04億人。僅在2002至2006年期間,報紙的讀者即增加了3300萬人,增長幅度超過30%。如果從1976年至2006年的30年跨度來考察,印度的報紙讀者群擴大了3倍,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同期居民識字率的提高速度。與此同時,在12歲以上居民中報紙的覆蓋率達到25%,是所有媒體中增長最快的,讀者閱讀報紙的時間也有所提高,城市居民每天平均閱讀44分鐘,連續3年呈接近1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印度的平面媒體產業將從目前的680億盧比提高到1950億盧比,綜合年增長率達12%,總量占整個媒體行業的1/5。

2.紙質媒體在印度廣告業中占據半壁江山,地位舉足輕重,廣告收入增長率是電視媒體的兩倍,同時,報紙對廣告的依賴也越來越大。

從世界範圍來看,電視占據廣告業的主導地位似乎是總體趨勢。然而,根據 2005年孟買投資銀行所做的調查,印度的情況剛好相反,紙質媒體的廣告收入增長率達到25%,是電視媒體12%增長率的兩倍多。不但如此,從廣告業的總量來看,印度印刷媒體承載的廣告份額也接近行業的半壁江山,占整個市場的49%,達到21億美元,而電視以及無線電廣播以39%的比例緊隨其後,其他份額 則在網際網路、戶外廣告及電影廣告之間分配。

由於通過銷售報紙只能回收成本的1/6,報紙對廣告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以當前主流的英文大報為例,通常36版的報紙銷售價格僅為2盧比甚至更低,其中報紙能拿到1.1盧比,每份報紙的編輯、印刷、人員、紙張等綜合成本在6盧比以上。如果每天印刷100萬份報紙,虧損額就高達500萬盧比,這個巨大的差額只能靠廣告收入來彌補。在此背景下,一些媒體明顯在政治上有所“偏向”,有的甚至不惜出賣版面,以“討好”廣告商和大企業,換取商業利益。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小報收費刊登“軟廣告”、出賣新聞版面的事情也時有發生。例如在孟買一份主要報紙的頭版照片的“售價”是9萬盧比,頭版報眼部分的摘要每欄/厘米的“價格”從3300盧比到4620盧比不等。

3.資本流動活躍,國內資本中的新勢力令人矚目,外資不斷湧入,印度報業成為投資新熱點。

由於印度報業的投資回報率高達25%,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因此近年來國內和國際資本的投資熱情高漲。2004年印度共有4隻首次公開上市的傳媒股票,到2005年底又增添3隻。《印度斯坦時報》通過公開招股募集5000萬美元,而《印度快報》也從股票市場上募集到4000萬美元。近年來在印度媒體界迅速崛起的Zee電影電視集團不但創辦了日報《每日新聞分析》向傳統報紙挑戰,還於2006年出巨資收購了原來國有的印度聯合通訊社。另外,《印度時報》集團與路透集團合作進軍廣播業,最大的印地語報紙集團《覺醒日報》與愛爾蘭獨立廣播公司合作開發電視市場,加爾各答的《歡喜市場報》集團購買星空新聞頻道股份。

2002年印度首次允許外資進入印刷媒體,最高投資比例為26%,到 2005年又將非新聞報紙和雜誌的比例提高到100%,這些政策為外資大舉進入印度報紙業打開了大門。僅在2004至2005年的一年半時間裡,印度媒體就吸引了3億美元的外國資金。

4.在激烈的行業競爭、社會本身出現轉型、經濟發展等多重因素背景下,印度整個報紙行業出現小報化、娛樂化的趨勢。

隨著報紙數量不斷增多,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整個印度報紙行業、尤其是傳統的大報,開始“放下身段”,紛紛改為板塊明顯、色彩鮮艷的城市風格,大幅度增加關於生活時尚、美食、時裝、品酒、甚至性等娛樂性文章的比例,增加照片數量,文章內容以短小、新奇為主,出現明顯的“小報化”趨勢。

傳統的大報紛紛改為彩色版面(2004年《教徒報》是最後一個改為彩版的大報),突出大幅彩色照片,刊登內容儘量簡短到“快餐式”的文章,關注的焦點和文章的角度基本以城市中產階級為主,甚至字型也從傳統的“時報新羅馬體”逐漸過渡到小報和雜誌常用的圓書黑體等等,這些都構成英文報紙的傳統讀者群以及一 些行業內人士所難以接受的變化。

由於媒體向娛樂化、小報化轉變,失去了傳統的道德高度,以至於一些真正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例如每天有4000名新生兒死亡、超過250萬兒童營養不良以及印度的貧困、社會不公正等這樣真正迫切的問題,反倒無法“成為新聞”。

原因分析

1.印度報業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產階級人群的擴大和公眾知識水平的提高產生了新的需求。過去4年來,印度經濟連續實現超過8%的年增長率,特別是最近兩年分別達到9%和9.2%。經濟的增長帶來了社會財富,也造就了一大批新興中產階級。據印度通常使用的有固定住所和固定工作、月收入在8000盧比(合200美元)以上的中產階級劃分標準,一般認為目前印度有2億左右中產階級人口。由於英語在印度社會文化中受到尊敬的地位和印度人對英語的特殊“情結”,一個家庭一旦“晉身”為中產階級行列,將首先訂購一份英文報紙,這構成了報業快速增長的堅實基礎。

2.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網際網路的普及率相對較低,是報紙媒體得以迅速發展的一個客觀原因。

印度的網際網路人數統計有幾個口徑。根據2006年度印度全國讀者調查的數字,如果以每周至少上網一次作為標準,印度的網際網路用戶人數有940萬,比上一年的 720萬的數字增長了30%。如果以每3個月至少上一次網的標準,則人數有1300萬,略高於上年的1080萬。如果考察家庭網際網路的用戶數量,2006 年的數字為150萬,比2005年多出20萬。無論以哪個口徑統計,用戶數量都較小。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印度報業的迅速發展與其說是本身的吸引力增加,不如說是其他信息來源渠道相對滯後。

3.法律規定限制的放寬是媒體領域投資活躍的政策背景。

政府放寬對媒體行業的政策限制促使國內和國外資本的流入,直接導致媒體數量的增加和行業的活躍。2002年,“全國民主聯盟”政府修改了新聞管理法律,首次允許外資進入媒體,最高占有26%的股份。2005年,“團結進步聯盟”政府再次放寬限制,允許外資在非新聞領域,例如專業類報紙、雜誌持有100%的股份。隨著形勢的發展,印度逐步放開對媒體行業的投資限制是一個總體趨勢。

4.大報呈現的“小報化”趨勢是由經濟發展、行業競爭壓力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一個現實狀況。

印度報紙媒體最近一次出現轉型發生在1991年的經濟改革之後。兩個主要因素使報紙迫不得已做出調整。一是1991年印度開放了對電視頻道的嚴格限制,允許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星空集團等外資進入,新聞頻道從原來的杜達山國家電視台一家一下子增加到24家,而目前則達到300多家。二是經濟改革帶來了新興中產階級的崛起,從拉·甘地時期的100萬人迅速增長到上億人。另外,印度人口的年齡構成越來越年輕,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數據,僅年齡在10至25歲的人口就高達3億人。這些都使得報紙需要不斷調整風格和內容,同電視新聞爭奪讀者,以適應年輕讀者的口味。

問題與前景

印度的報業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轉型期。報紙的數量、讀者數量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而迅速增長,整個行業空前活躍。在這個過程中,報紙作為傳媒的功能定位,報業作為一個行業其標準的確立、大量“熱錢”的迅速湧入對報紙的編輯、管理、行銷可能產生的影響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例如,在傳統的報紙生產過程中,總編輯是版面內容的主要負責人。但隨著競爭日趨激烈,發行的壓力越來越大,當前在實際操作中,決定用某一篇文章或者不用某一篇文章,往往是報社的老闆或者行政總裁起主導作用。又如,報紙數量的迅速增加導致了專業采編人才的短缺,媒體之間相互“挖牆腳”的現象十分普遍,資深記者“跳槽”後的工資增長幅度在100%至300%之間,新聞專業成為年輕人報考大學的熱門專業,許多剛畢業還沒有工作經驗的新手也能輕鬆找到工作。從長遠來看,這個趨勢對整個報紙行業的總體水平和可持續發展將會產生新的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媒體同時還擔負著社會體系維護和價值觀守衛者的角色,其娛樂化乃至庸俗化的趨勢不但關乎一個行業的興衰,從廣義上還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發展和文化教育水準。過分追求發行數量和讀者只可能適得其反。

印度的報業到底向何處去?這個問題也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目前印度只有不到5%的家庭可以上網際網路,因此報紙在短時間內尚不會像在西方國家那樣受到新媒體的嚴重挑戰。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