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比爾.蓋茨的陰謀》

對抗比爾.蓋茨的陰謀 內容簡介

《對抗比爾・蓋茨的陰謀》是一部真實喧鬧的故事,描寫矽谷最富有、最成功領導人鬆散聯合的集團如何渴望摧垮比爾・蓋茨這個全球最富有的人,其中有IBM、網景、甲骨文、太陽微系統、網威等赫赫有名大公司的領導人。廣受讚譽的記者加里・里夫林將讀者深深引入到蓋茨及其對手間的內部世界,生動地描述了他們縈繞於懷、揮之不去的意念。

對抗比爾.蓋茨的陰謀 文章節選

錢,蓋茨

錢向來不是比爾考慮的因素,自從第一篇報導蓋茨淨資產狀況的文章面世後,他的那些維護者們一直這樣宣稱。“比爾關心的只是編寫出卓越的軟體,”微軟的公關人員說。“對比爾來說,成功才是一切,錢只是附屬品,”那些聲稱最了解比爾的人如是說。
不必介意兒時的朋友們對這位同班同學的回憶,他說要在25歲前賺到第一個100萬;也不必介意這樣的事實,他從哈佛退學其實是怕錯過賺大錢的黃金時機;不必介意他和一個下屬乘飛機回家時,一路上都在喋喋不休地講著每一個軟體企業家的市場擁有率――精確到小數點後,他把這些企業家都看作是潛在的對手(講完後又孩子氣地宣布道,沒有一個人比他的市場擁有率更高)。不,這些都不要緊,他的動機是沌潔的:他只是位偶然的億萬富翁,雖然湊巧他也有想成為億萬富翁的興趣。
微軟公司上市後,蓋茨購置的消閒工具中有一艘快艇和一輛價值高於 35萬美元的跑車。同時作為一種對兒時美好記憶的懷念,他為家人在西雅圖西北部的胡德運河邊上新建了4座度假別墅,因為童年時代的蓋茨在這兒與父母及姐妹度過了田園般宜人的夏日時光。直到幾年後他才把自己打算修建新居的計畫公諸於眾,而這其實是因為當時他已經有一套適合於百萬富翁居住的房子。他的新居,最初預算需花費1200萬美元,但建成後結算資金共花去至少5000萬美元,甚至還有人說實際上花費不少於1億美元。他曾一直說要搬到離公司很近的拉馬達酒店去住,最後是他母親說服他放棄了這個想法。於是,這位以前實際上住在辦公室里的27歲的單身漢,花了 90萬美元買了一套房子,裡面有 11間靠湖而建的房間,有室內游泳池,有專門停放快艇的船塢,還有雷尼爾山迷人的山野風光。當然,等他騰出時間和精力把起居室擺滿家具時,又是幾年過去了。
蓋茨後來因掠奪性定價和不具誠意的合作方式而受到譴責。他的合作方式被一位競爭對手描述為一種“螳螂懇求式的生意模式”:他先和你調情,然後再把你吃掉。蓋茨的強取豪奪將會使人們對計算機業的公平競爭產生疑問――但是在我看來,蓋茨最無恥的行徑發生在他還在哈佛念書時,而且涉及到他長期的好朋友及合作者保羅・艾倫。
艾倫在《福布斯》雜誌全美400位富豪名單上位列第三,僅居蓋茨和沃倫・巴菲特之後。他買下華盛頓湖某一小島上的大部分地產建造了一座豪華宅院,裡面包括一個設施齊全的健身俱樂部,一個標準尺寸的室內籃球場,數尊真正的羅馬雕像以及法國印象派大師的多幅作品。艾倫是搖滾樂的狂熱愛好者,他不是只夢想著要建一座博物館,以紀念西雅圖籍的傑米・亨得斯,而是實實在在地建造了一座。他擁有一架波音757,同時還擁有西雅圖海鷹橄欖球隊和波特蘭開拓者籃球隊。但是,就像艾倫必須支付給籃球隊里那些年輕的球星們一份荒謬的天價工資一樣,這兒的一切讓人覺得世界上均衡和現實的觀念早已完全喪失。因此,像艾倫這樣擁有幾十億美元財產的人確實很難贏得人們的同情。但仍然存在著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為什麼蓋茨最終擁有的微軟股份幾乎是艾倫的兩倍?
和蓋茨相比,艾倫總是風度更為優雅的一個。自然,他也是個書呆子;高中時候的他總是提著一個公文包上課下課。但他一向講求實事求是,而且比蓋茨更討人喜歡。他的父母都是圖書館管理員,他也沒有蓋茨身上的那種傲慢之情。是艾倫憑著膽量(還有臉上的鬍子)贏得了穿過華盛頓大學校園進人計算機中心的機會;是艾倫一旦打開了局面就帶著蓋茨一起向前;幾年後,還是艾倫偶然看到了《大眾電子》封面上的阿爾泰電腦;8星期後也是艾倫去阿爾伯克基演示了BASIC語言的強大功能。在對BASIC語言的初步設計上,蓋茨應該贏得更多讚譽,但就整個產品而言,艾倫更值得稱道。他使這個僅用8星期就創造出來的骨架產品變得有血有肉,同時還修正了大部分的錯誤。
然而,蓋茨卻把艾倫用來完善BASIC的幾個月時間用在了對付他的朋友上。艾倫從華盛頓大學輟學搬往波士頓地區時,已經把自己的將來押在了賭檯上,他一邊研究BASIC,一邊為愛德・羅伯茨打工掙錢。與之相反,蓋茨是兩面下注,這之後的兩年多里仍然留在哈佛大學。當然他在BASIC語言開發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他的補償在哪兒呢?這個經常扮演天使的人,即使是對待年少時的朋友也不惜手段,他要求分占公司中60%的股份,而個性溫和的艾倫則同意讓予。
再來看一看共同創辦太陽微系統公司的4個朋友中的兩個吧。沒有安迪・貝克托什姆,就不可能有太陽公司。這位史丹福大學的哲學博士是SUN(史丹福大學網路)工作站的發明者,因此,貢獻最大的自然應該是得到最多的。但讓維諾德・考斯拉進退兩難的不是這位被他拉進公司、分得最多的貝克托什姆,而是他和斯科特・麥克尼利間的交易。考斯拉和麥克尼利都是史丹福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也是朋友。考斯拉已經成功地共同創立了這家公司,因此毫無疑問他是太陽公司的管理者。他聘用麥克尼利是因為麥克尼利具有管理一家生產線工廠的經驗。如果你想給麥克尼利找個正式的頭銜,你會稱他為首席營運官。按照協定,應該配給麥克尼利大約10%的股份,但是麥克尼利是朋友,而且是創辦隊伍的一份子。因此考斯拉把自己的那部分股份一分為二,和麥克尼利各得一半。
蓋茨離開哈佛後,第二次提出更改合股條件。他建議按64-36分股,因為他離開哈佛畢竟冒著很大的風險――哈佛,提醒你,那可不是華盛頓大學。他的朋友又一次只是表示異議卻沒有抗爭。在微軟公司迫切需求找到一種可運行的作業系統,以便將其改造後用於IBM―PC機上時,是艾倫進行了至關重要的聯絡解了燃眉之急。在艾倫患何杰金病之前,他一直負責公司的軟體開發,而蓋茨則在國內飛來飛去尋求合作者。然而到1999年初,艾倫當初為愛德・羅伯茨擔任軟體副總裁一職的幾個月,最終卻致使他付出了150億美元的沉重代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