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別》

《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別》,屬於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宋朝時期詩人蘇軾作的一首五言詩。 作於元豐三年(1080一月十三日)

作者

蘇軾

詩詞正文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賓士二百里,徑來寬我憂。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別來未一年,落盡驕氣浮。
嗟我晚聞道,款啟如孫休。
至言雖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識,妙藥應所投。
納之憂患場,磨以百日愁。
冥頑雖難化,鐫發亦已周。
平時種種心,次第去莫留。
但余無所還,永與夫子游。
此別何足道,大江東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無求。
便為齊安民,何必歸故丘。

注釋

題解:

大年初一——元豐三年(1080)正月一日,這樣一個日子,蘇軾起解,放逐黃州。

出得汴京,寒風刺骨,冰雪滿地,黃河都封凍了。

初四日,行至陳州(今河南淮陽市),蘇軾要順道去弔祭他亡故已一周年的表兄文仝(字與可)。以“成竹在胸”畫竹聞名的大畫家文與可,是蘇軾的表兄,也是蘇轍的親翁。

蘇軾在文家,祭拜了表兄,撫視了遺孤,暫住以等待子由,想在這裡和弟弟見上一面。當時蘇軾一家近二十口人丁,都在南都(即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子由家裡避難。子由得到信息,自南都急急步行二百八十餘里,初十日到達文家。兄弟倆一見,悲喜交集,兩人痛敘了這一場生死教訓,又相互寬慰,並以詩為記。蘇軾給子由寫了一首長長的五言,訴說了自己的肺腑:

註解

1.南都:(河南商丘)
2.陳:陳州-河南省淮陽縣
3.楚囚:原指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後泛指處於困境,無計可施的人。比喻

在情況困難、無法可想時相對發愁。

4.道眼 : 佛教語。 指能洞察一切, 辨別真妄的眼力。

5.款啟 : 謂見識少。
《莊子·達生》:“今 休 ,款啟寡聞之民也。”

6.鐫發(鐫發): 開導,啟發。

7.齊安 :指黃州 。

譯文 :

你自己也是一個遭流放的罪犯,卻奔跑二百八十餘里來寬解我這個遭流放的囚犯!

今日重逢,發現這不到一年工夫,兄弟你已大有所得,抉擇官場真妄的眼光、能力清楚而不流俗。驕浮之氣,也全然沒有了。與你相比,我是聞道晚矣!就像莊生譏笑的那個孫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所見視野狹小啊 !

至理名言,往往難以做到,那顆奔放如野馬的心,實在不容易收得回呢。我是從學佛,做個善知識,才開始找到治病靈丹的。在這場百日之憂里,磨鍊我的心志,消除我的煩愁,就是靠的這個。雖然我思想頑固,但是,經過這場啟發,大體上,應該被修理得周全了吧。平時種種不當之心,我還要繼續一個一個地徹底丟掉。義無反顧永遠與你一起切磋到老。今日一別,有什麼了不起呢?此去我倆都在長江中游,相隔不遠嘛。想到韓愈南貶後有“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的詩句,雖然黃州的環境自然也是十分惡劣的了。怕甚么?我就躺在床上不下來,把瞌睡睡足。就在黃州做個老居民,何必回眉州故鄉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