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十詠(一作李赤詩)·姑孰溪》

作者

李白

詩詞正文

姑孰溪⑴愛此溪水閒,乘流興無極。漾楫怕鷗驚,垂竿待魚食。波翻曉霞影,岸疊春山色。何處浣紗人?紅顏未相識。

丹陽湖⑵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雲間片帆起。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謝公宅⑶青山日將瞑,寂寞謝公宅。竹里無人聲,池中虛月白。荒庭衰草遍,廢井蒼苔積。唯有清風閒,時時起泉石。

凌歊台曠望登古台,台高極人目。疊嶂列遠空⑸,雜花間平陸⑹。閒雲入窗牖,野翠生松竹。欲覽碑上文,苔侵豈堪讀?

桓公井⑺桓公名已古,廢井曾未竭。石甃冷蒼苔,寒泉湛孤月⑻。秋來桐暫落,春至桃還發。路遠人罕窺,誰能見清澈?

慈姥竹⑼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曾未聽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⑾,貞心常自保。

望夫山⑿顒望臨碧空⒀,怨情感離別。江草不知愁,岩花但爭發。雲山萬重隔,音信千里絕。春去秋復來,相思幾時歇?

牛渚磯⒁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亂石流洑間⒂,回波自成浪。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⒃。更聽猿夜啼,憂心醉江上。

靈墟山⒄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⒅。伏煉九丹成⒆,方隨五雲去。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天門山⒇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作品注釋

⑴《太平寰宇記》:姑孰溪,在太平州當塗縣南二里。姑熟(姑孰),即古縣名。此水經縣市中過,故溪即因地以名之也。《江南通志》:姑熟溪,在太平府當塗縣南二里,一名姑浦,合丹陽東南之餘水,及諸港來會,過寶積山入大江。周必大《泛舟游山錄》:姑熟溪,水色紺碧,與河流不相雜。陸放翁《入蜀記》:姑熟溪,土人但謂之姑溪,水色正綠,而澄澈如鏡,纖鱗往來可數。溪南皆漁家,景物幽奇。

⑵《元和郡縣誌》:丹陽湖,在宣州當塗縣東南七十九里,周圍三百餘里,與溧水縣分湖為界。《六朝事跡》:丹陽湖,圖經云:在溧水縣西八十里,與太平州當徐縣分界。唐李白嘗游此湖,酷愛其景,乃張帆載酒,縱意往來而作詩曰“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云云。《太平府志》:丹陽湖在府城東南,跨多福、黃池、積善、湖陽等鄉,徽池、寧國、廣德諸州之水匯之,與江寧之高淳、溧水,皆以湖心為界。東西七十五里,南北九十里,太平之巨浸也。

⑶《太平寰宇記》:青山,在太平州當塗縣東三十五里。齊宣城太守謝朓築室及池于山南,其宅階址尚存,路南磚井二口。天寶十二年改為謝公山。《江南通志》:謝朓宅,在太平府東南青山之椒,南齊謝朓守宣城時建別宅於此,今為保和庵。路旁有井,名謝公井。陸放翁《入蜀記》:青山南小市有謝玄暉故宅基,今為湯氏所居,南望平野極目,而環宅皆流泉、奇石、青林、文筱,真佳處也。由宅後登山,路極險巇。凡三四里許,至一庵,庵前有小池曰謝公池,水味甘冷,雖盛夏不竭。

⑷《方輿勝覽》:凌歊台,在太平州城北黃山上。宋武帝南遊,嘗登此台,乃建離宮焉。《江南通志》:凌歊台,在太平府當塗縣黃山,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頂平而圓,宋武帝建宮避暑處。周必大《泛舟游山錄》:出北門五里余,登凌歊台,台在黃山上,本不高,而望甚遠。西南即青山,卻顧採石、天門及溧陽、和州諸山,皆在目中。

⑸王筠詩:“開窗延疊嶂。”

⑹丘希范《與陳伯之書》:“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謝瞻詩:“夕陰暖平陸。”《爾雅》:“大野曰平,高平曰陸。” 

⑺《一統志》:桓公井,在太平府城東五裏白紵山,晉桓溫所鑿。

⑻按《廣韻》:湛,與沉同,音皆直深切。兼引《漢書》“從俗浮湛’句於“湛”字下,蓋“沉”、“湛”古通用也。

⑼《藝文類聚》:《丹陽記》曰:江寧縣南四十里有慈母山,積石臨江,生簫管竹。王褒《洞蕭賦》所稱,即此竹也。其竹圓致,異於眾處。自伶倫采竹嶰谷,其後惟此乾見珍。故歷代常給樂府,俗呼為鼓吹山。李善《文選注》:《江圖》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簫笛,有妙聲。《太平府志》:慈姥山,在當塗縣北四十里,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湧,估舟嘗依此以避。其山產竹,圓體而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⑽龍吟,用馬融《笛賦》中語。鳳曲,用簫史事。

⑾《晉書》:顧悅之曰:“蒲柳常質,望秋先零。”蒲柳,今之水楊也。其葉易凋落。

⑿《太平寰宇記》:望夫山,在太平州當塗縣北四十七里。昔有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其山臨江,周圍五十里,高一百丈。

⒀《廣韻》:顒,仰也。

⒁《江南通志》:牛渚山,在太平府城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磯,曰牛渚磯,與采石磯相屬,亦名燃犀浦。晉溫嶠燃犀照水族於此。《太平府志》:牛渚磯,在當塗縣採石山下,江漘有石柱高丈許,突兀峭壁間,相傳古有金牛見此,故名。《後漢志》丹陽疆域獨稱“南有牛渚”,孫吳、東晉每宿重兵其地。

⒂《韻會》:“洑,水洄也。”

⒃《異苑》:晉溫嶠至牛渚磯,聞水底有音樂之聲,水深不可測,傳言其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車馬,著赤衣幘。其夜,夢人謂曰:“與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

⒄《方輿勝覽》:靈墟山,在當塗縣南十里。《一統志》:靈墟山,在太平府城東北三十五里,世傳丁令威學道飛升於此山椒,壇址猶在。山有洞,後有井,大旱不竭。

⒅《搜神後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墟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敵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今遼東諸丁雲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江南通志》:丁令威,遼東人、為涇縣令、游姑熟,樂靈墟山泉石幽秀,煉丹於此。丹成,翔虛去。

⒆《抱朴子》:第一之丹名曰丹華,第二之丹名曰神符,第三之丹名曰神丹,第四之丹名曰還丹,第五之丹名曰餌丹,第六之丹名曰煉丹,第七之丹名曰柔丹,第八之丹名曰伏丹,第九之丹名曰寒丹。凡服九丹,欲升天則去,欲且止人間亦任意,皆能出入無間,不可得而害之矣。

⒇《太平寰宇記》:天門山,在太平州當塗縣西南三十里。有二山夾大江,東曰博望,西曰天門,按《郡國志》云:天門山,亦名蛾眉山,楚獲吳艅艎於此。兩山相對,時人呼為東梁山、西梁山。《輿地誌》云:博望、梁山,東西隔江,相對如門,相去數里,謂之天門。宋孝武詔曰:梁山層岫雲峙,流同海岳,天表象魏,以旌國形,仍以二山立闕,故曰“天門”焉。《太平府志》:天門山,在郡西南三十里,亦稱東梁山,與和州西梁山夾大江對峙,自江中遠望,色如橫黛,修嫵靜好,宛宛不異蛾眉,故又名蛾眉山。

作品輯評

蘇東坡曰:過姑熟亭下,讀李白《十詠》,疑其淺近。

孫邈云:聞之王安國,此乃李赤詩。秘閣下有赤集,此詩在焉,白集中無此。赤見柳子厚集,自比李白,故名赤,其後為廁鬼所惑而死。今觀其詩只如此,而以比李白,則其人心恙已久,非廁鬼之罪也。

陸放翁《入蜀記》:《李太白集》有《姑熟十詠》,予族伯父彥遠嘗言:東坡自黃州還,過當塗讀之,撫手大笑曰:“贗物敗矣,豈有李太白作此語者!”郭功父爭以為不然,東坡笑曰:“恐是太白後身所作耳。”蓋功父少時,詩句俊逸,前輩或許之以為太白後身,功父亦遂以自負,故東坡因是戲之。或曰《十詠》及“歸來乎”、“笑矣乎”、《僧伽歌》、《懷素草書歌》,太白舊集本無之,宋次道再編時貪多務得之過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