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女太監
(澳)傑梅茵·格里爾著
(澳)歐陽昱 譯
傑梅茵·格里爾是西方著名的女權主義作家、思想家和勇敢的鬥士。本書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譯成十餘種文字,發行量超過百萬冊,深刻地影響了西方知識女性的思想和生活,被人視為“現代經典”。本書亦是作者初登文壇的驚世之作,多年之後,引發另一部傑作《完整的女人》。如果說後者展示出作者成熟的思想風貌,那么在《女太監》中則可以找到其思想基礎和源頭。從《女太監》到《完整的女人》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思想者不倦的探索歷程,她為女權而戰,同時更關注人的完整和人性的復歸,這是作者超出一般女權主義者的地方。
本書共分五個部分:肉體、靈魂、愛情、憎慨和革命。作者以大無畏的批判精神,以銳利的思想和淵博的學識,以如匕首投槍般的文筆,向男權社會和傳統思想宣戰,指出女性時刻囚禁於精神牢籠之中,逐漸喪失了原有的活力,從而變成“被閹割的人”,即“女太監”。書中“持續地流動著憤怒的力量”,常有驚人妙語,發聾振聵,激人猛醒,與《完整的女人》合為雙璧。
相關介紹
傑梅茵·格里爾這個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講有點陌生,但在歐美知識界卻是大名鼎鼎,三十多年前,她就因為一部《女太監》而成為當時女性的楷模。因為當時歐美的婦女們正在跟男人們鬧革命,所以這種女性主義的著作是很容易就紅的,何況,格里爾寫得那么憤怒,也那么好。在格里爾之前,許多女性主義者已經看到這個世界對於女性的不公平了,波伏娃把受著不公平待遇的女性稱之為“第二性”,而格里爾卻把她們稱之為“女太監”,單從這個命名中你就可以猜出她是怎樣一個愛憤怒而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人了。三十年後,格里爾依然還是那么憤怒,她寫了一本《完整的女人》。如果說《女太監》可以稱之為《不完整的女人》的話,《完整的女人》也可以稱之為《女不太監》 ,只是不知道她
為什麼沒有想到這個更有連續性的書名。20世紀初,格里爾又在歐美引起一陣的爭論狂潮,這一次是因為萬人迷小貝,格里爾在澳大利亞的巡迴演講中大批小貝,她說她絕不崇拜小貝,相反,她自己是貝克漢姆崇拜的對象。她說,是持續上升的離婚率而不是小貝,是她興奮的原因。這些話聽起來是相當的背經離道,因為她認為,婚姻是縛住女人的繩索,所以,離婚當然就意味著她盼望已久的女性解放了。你要是知道這個女人還說諸如“愛情是強姦犯對受害者的回答”這樣的話,你或許會對她更憤怒了。是的,她就是不認同現行的婚姻制度,不認同一父一妻制。這些觀點其實也沒什麼奇怪,你要知道竇文濤也公開說他不贊同現行的婚姻制度,而李敖一直那么尖酸刻薄地說“我看不出女人的眼淚和自來水的區別”、“女人和警察的共同點:喜怒無常還有每月紅包”。當李敖說這些的時候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那么為什麼當一個女人表示對男人的不滿的時候我們就那么不開心呢?格里爾在西方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也就是說她的書很好賣。有人說,沒人喜歡一個中庸的作家。本來嘛,買本書不就為了聽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嘛,所以你可以理解李敖的書為什麼在我們這裡這么好賣,因而你也可以理解格里爾在西方為什麼受歡迎。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的社會比較認同李敖那樣的大男人主義,而西方相對可以出現格里爾這樣的女性主義言論。
但是如果你以為傑梅茵·格里爾只不過是一個喜歡大放厥詞的女人那你就錯了,如果你看了《女太監》,你估計會同意說格里爾的博士不是混來的,雖然或者她認真讀博士就是為了要跟男人作對。雖然《女太監》估計會受到現在更新的女性主義者的批評,但是她所描寫的女人被社會文化所禁錮壓抑的過程卻是那么的具有洞察力,因而對於我們這個毫無女性主義土壤的文化還是比較適合的。讀了《女太監》你才會知道,原來女性所受到的限制遠遠大於男性,比如女人身材的曲線,這在我們看來是非常自然而然的要求了,天啊,誰喜歡一個身材平板或者是如水桶一樣的女人啊,連女人都不會喜歡。可是你要知道為了迎接其他男人和女人的眼睛,女人們犧牲了多少大快朵頤的機會,而她們拚命想要大起來的胸部又讓她多了多少仆地的幾率啊。格里爾從哲學、醫學、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學批評等出發闡發了女人被培養成一個“柔弱、無能、大驚小怪、缺乏創造力”的人的過程,而社會、家庭、媒體、專家等等讓人毫無戒心的機構和人群也參與了對女人的壓制過程,女人被按照沒有創造力的模式培養長大之後,在市場驅逐和浪漫愛情的雙重推力之下走進了家庭,成為一個婆婆媽媽,煩瑣失色的人,一個格里爾所認為的閹人。雖則格里爾是基於西方婦女的經驗來寫這本書,而且有些內容並不能概括中國的現實,但是,她的書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社會文化中所存在的明顯的性別不平等的標準。
傑梅茵.格里爾對於中國讀者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在西方的知識女性中卻是大名鼎鼎,尤其在澳大利亞,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很多澳大利亞中年女知識分子提起她的名作《女太監》,都讚不絕口,此書曾被奉為她們青年時期的人生指南,深刻地影響甚至改變了她們的命運。
傑梅茵.格里爾1939年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完成大學學業,接著又在悉尼大學獲得英語碩士學位。1964年,她獲大英國協獎學金,在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長期生活於英國,現為瓦維克大學英文和比較文學研究教授。20世紀60年代後期,她開始投身於女權主義運動,成為一名勇敢的女權主義鬥士和卓越的女權主義作家。
《女太監》是傑梅茵.格里爾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她最重要的女權主義作品之一,出版不久就引起巨大反響,從1970年到1989年,再版18次,並被譯成10餘種文字,被視為“現代經典”。本書共分5個部分:肉體、靈魂、愛情、憎恨和革命。作者以大無畏的批判精神,以銳利的思想和淵博的學識,以如匕首投槍般的文筆,向男權社會和傳統思想宣戰,指出女性時刻囚禁於精神牢籠之中,逐漸喪失了原有的活力,從而變成“被閹割的人”,即“女太監”。書中“持續地流動著憤怒的力量”,當時有人稱它是“迄今為止最棒的女權主義著作”,“讓我改宗換教,信仰了婦女解放運動”。
20世紀90年代後期,《女太監》又引發作者的另一部傑作《完整的女人》。後者出版時間不長,即在讀者中產生強烈的震盪,被人稱為“扔出了一枚有爭議的炸彈”,並因此躋身於西方暢銷書之列。書中依然保持了《女太監》那閃著寒光的批判鋒芒,多角度多層次地剖析了女性——主要以西方女性為代表——在以男權為代表的社會中所遭受的壓迫、凌辱和摧殘,進而呼喚建立完整健康的女性人格。同時,作者對男權社會中的男性心理和生理也做了精彩解構。作家文筆犀利辛辣,思想極具穿透力,常常發人所未發,妙語迭出而又出語驚人,為中國讀者帶來了當代西方女性的另類聲音。
從《女太監》到《完整的女人》,也即從發現“被閹割的女人”到呼喚建立完整健全的女性人格,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女權主義者不倦的探索歷程和戰鬥歷程。如果說前者有石破天驚之功,奠定了在女權主義著作中的經典地位,也可以看出作者成為女權主義鬥士的思想基礎和源頭,那么後者則展示出女權主義著作的成熟風貌,和作為女權主義運動家所具備的精神素質與思想高度。
初讀傑梅茵.格里爾的著作,往往覺得她似乎喜歡與男性為敵。她總是將男性置於與女性對立的另一極,不是你打倒我,就是我打倒你,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她也總是從女性的立場與角度打量這個世界,倘與她的女性視角相錯位,便予以攻擊。她說:“每一個女孩子都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女人而懷下來的,但從她出生到死亡,她漸次地殘疾下去。一個女人對她自己的首要義務就是要活過這個過程,意識到這個過程,然後採取措施自我防禦這個過程。”在長期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裡,女性始終處於被奴役的地位,當被奴役的女性終於覺醒起來,以敏感的目光打量這個世界,必然心懷警惕。這是女性必經的第一步。
再讀傑梅茵.格里爾的著作,我們會感覺到作者始終致力於女性的獨立,她要重建女性的自我意識和嶄新的價值觀,它們雖然擺脫不了對於男性王國的參照,但其基礎卻是女性人格的獨立。當我們堅信,男人辦到的事情女人也能辦到的時候,其實也掉入了男性標準的泥潭,在貌似公正的外衣下,以男性的視角甚至生理條件去要求女性,這本身就充滿了反諷的意味。女性的獨立,不是要求女性與男性機械的雷同,而是重在差別,尊重差別也並非是充當維護男尊女卑的衛道士,而是對女性人格的覺醒、珍重和捍衛。格里爾充滿激情地寫到:“她應該是這樣一種女人,其存在不是為了體現男性的性幻想,也不靠男性賜予她身份和社會地位,她不必美麗,她可以是很聰明的,她的權威隨著年齡而增大。”惟其獨立,才會有完整,惟其完整,才會有健全的女性,這正是作者的期盼。
當人類的初祖亞當和夏娃生活在伊甸園的時候,他們是平等的,而且是互補的;當他們被逐出樂園以後,開始品嘗人間的酸甜苦辣,他們與他們的後人便不再平等,一方成了另一方的附庸;將來必有一天,經過人間的煉獄,他們已擺脫了原初的蒙昧,以人的獨立,人的平等,人的完整,人的互補,重返伊甸園,在上帝的面前,展現人類至美的圖景。這一幕的序曲已經在傑梅茵。格里爾的書中吹響:“世界的偉大的更新也許就在於此,即男人和女人擺脫了一切虛偽的感情和厭惡之後,將再度互相尋求,不是作為對立面,而是作為兄弟姐妹,作為鄰居,並終將作為人結合在一起。”至此,我們領略到傑梅茵。格里爾著作的第三重境界——人以人的完整和人性的復歸,詩意地棲居於這個星球上,和諧完美。這正是《女太監》與《完整的女人》超出一般女權主義著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