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寶熊兵》

《奪寶熊兵》

《奪寶熊兵》由著名相聲演員、湖南省曲藝家協會主席大兵領銜主演,內容獨特,語言幽默,形式新穎,開創了湖南相聲劇的先河。2008年冬天在湖南最火的演藝節目叫《奪寶熊兵》,雖然講的是關於四羊方尊的故事,但“快樂男生”、“絕對男人”、“越策越開心”,這些熟悉的名字統統出現在劇中。劇中甚至還有人給自己取名字叫“湖南衛士”。這是一部相聲劇,南派相聲的領軍人物大兵和搭檔趙衛國把相聲說成了相聲劇,搬上了大舞台。《奪寶熊兵》是大兵進行相聲改革的一塊實驗田,劇中“熊兵們”的搞笑方式也充滿湘味,搞笑的改編歌曲層出不窮。

簡介

(圖)《奪寶熊兵》《奪寶熊兵
(圖)《奪寶熊兵》《奪寶熊兵》中大兵的精彩表演

《奪寶熊兵》原名《四羊方尊》,劇情圍繞1938年湖南寧鄉出土四羊方尊后,一群貪婪的人為了爭奪這個國寶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而展開。大兵扮演男一號“兵少爺”,是當時最有名的古董鑑賞家,也是這群人當中的騙子甲。周衛星在劇中飾演雷記典當行的雷老闆,趙衛國飾演喬裝的日本特務“趙飯桶”。演出的總體感覺雖然很像一部小劇場話劇,但演員們不時運用的“現掛”和“砸掛”顯示出了相聲的獨特魅力。股票套牢、韓國美容、快樂男聲、越策越開心等許多現代辭彙和熱點作為包袱有意無意地拋出,“公款消費”等借古喻今的笑點也極具諷刺意味。三個笑星一台戲,懸念迭出、包袱不斷,尤其是大兵在舞台上的氣場非常強大,誇張的表演和形體動作令人忍俊不禁。

相聲劇《奪寶熊兵》集合了眾多湖南本土相聲演員,在湖南地區一直用長沙話、寧鄉話表演,2008年10月7日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演出,此次為了便於北京觀眾欣賞,《奪寶熊兵》第一次轉換了語言模式。從現場熱烈的氣氛來看,《奪寶熊兵》的湖南國語版顯然取得了不錯的“笑果”。

劇作創作者大兵表示,“劇本取材一個真實的故事,原來想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一個相聲,發現很多內容裝不下,就改成群口相聲,依然有很多內容不能承載,於是探索性地寫下去,寫著寫著就成了一個相聲劇。”

背景資料

(圖)《奪寶熊兵》《奪寶熊兵》劇照

《奪寶熊兵》是大兵進行相聲改革的一塊實驗田。大兵說,在相聲走下坡路的當兒,包括馬季等相聲界老前輩在內的許多人都在思考著改革,“馬季在和我談話時提到,相聲不要往戲曲方向走,而要往戲劇方向走,相聲劇就是借戲劇這個平台,展示相聲的魅力。不錯,相聲是一門語言的藝術,但我要說的是,相聲也是一門表演的藝術。”

《奪寶熊兵》是個“土”生子

觀眾對《奪寶熊兵》的好感,還在於《奪寶熊兵》是個地道的“土”生子。劇本是大兵自己寫的。大兵說,“我一直想寫個相聲劇,這個願望直到在省博物館看到四羊方尊的那一刻終於實現了。它(四羊方尊)的美震撼了我,而它所攜帶的傳奇而有趣的故事更是觸發了我寫這個本子的想法,而我和黃暉(《恰同學少年》編劇)談到這個想法時,他也非常贊成,這讓我非常興奮。因此《奪寶熊兵》是個真實的關於國寶四羊方尊的故事:一群貪婪的欲奪取國寶的人最終在民族大義面前,拋棄了貪婪的欲望,保住了國寶。”

《奪寶熊兵》的演員是本土的。演員陣容集中了大兵、周衛星、趙衛國、曹曙光等湖南一大批優秀相聲演員,也有剛從學校畢業的相聲界後起人才,有一些花鼓戲、湘劇演員,還有幾位在電視台、電台工作但對相聲特別感興趣的工作人員。“他們到目前為止沒拿一分錢報酬。”大兵說,“該劇從6月2日起排練,20多天,一氣呵成,很不容易,可算是湖南曲藝界的集體才藝展示。”

(圖)《奪寶熊兵》大兵

《奪寶熊兵》的語言用的是方言。《奪寶熊兵》以長沙話、寧鄉話為主體方言,大兵說:“相聲也是方言的藝術,湘方言很豐富,舞台藝術效果好。”

相聲如何在戲劇的平台上“跳進來跳出去的”表現,《奪寶熊兵》中,相聲“包袱”隨處可見:通貨膨脹、韓國美容、快樂男聲、越策越開心、I服了YOU等現代辭彙和熱點都冷不丁拋向觀眾,當“兵少爺”(大兵 飾)被喬裝的日本特務“趙飯桶”(趙衛國 飾)抓住,他振臂高呼:“我要保衛湖南,我是‘湖南衛視’”,誇張的表演讓台下的觀眾笑翻了一大片。一位觀眾笑著說:“不管相聲劇是個什麼東東,對我們來說,好笑、好看才是第一重要的。”

《奪寶熊兵》是大兵的第二次藝術選擇

大兵很看重《奪寶熊兵》:“相聲劇是個新玩藝,概念都還不很清晰,我希望《奪寶熊兵》成為相聲劇的活定義,如果大家對相聲劇的概念還不清楚的話,可以看看它。它是我多年來藝術探索的成果,是我和奇志分手後的第二次藝術選擇,如果它失敗了,我將思考著轉變我的相聲藝術觀。”

一位非常地道的大兵的冬粉非常專業地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對大兵“相聲劇”這個新玩藝的看法:“大兵推出相聲劇是水道渠成,大兵作為相聲演員,除了有很深的‘說’的功底,人們喜歡他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相聲中往往加入許多很誇張的現場表演,濃郁喜劇色彩的表演為他的相聲增添了很多‘笑果’,特別是他和趙衛國老師成為搭檔後,很多相聲節目,都是多人上台,像《選舉村幹部》《親子鑑定》等等,都帶有豐富的表演內容,沿著這個軌跡不難看到,大兵一直在做著改革相聲表現形式的實驗,這個相聲劇出台,是必然的,可以看出大兵進行相聲藝術探索不屈不撓的精神。”

演出

(圖)《奪寶熊兵》《奪寶熊兵》劇照中的大兵(左二)

大兵推出的首部作品便是相聲劇《奪寶熊兵》。2008年6月24日,相聲劇《奪寶熊兵》在湘江劇場首演,劇場裡笑翻了一大片觀眾。

《奪寶熊兵》首演後,於2008年6月27日起,每個星期的星期五、星期六連演兩場。

幽默相聲劇《奪寶熊兵》自2008年6月24日至2008年12月29日對外公演以來,演出50餘場後開始全中國巡演。該劇用諷刺喜劇的表現手法、詼諧幽默的相聲語言和風趣新穎的表演形式,拓展了相聲的舞台空間,其笑料迭出的喜劇效果征服了眾多觀眾。演出受好評後,主創人員結合各地觀眾的反饋和專家學者的建議,對劇本進行了精心細緻的修改加工,使該劇不僅具有鮮明的湖南特色,還調和了南北觀眾的口味。

2008年10月7日晚,由南派相聲領軍人物大兵自編自導自演的相聲劇《奪寶熊兵》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演出。該劇集合了眾多湖南本土相聲演員,之前一直在湖南地區用長沙話、寧鄉話表演,此次為了便於北京觀眾欣賞,《奪寶熊兵》第一次轉換了語言模式。從現場熱烈的氣氛來看,《奪寶熊兵》的湖南國語版顯然取得了不錯的“笑果”。

大兵和搭檔們把《奪寶熊兵》的選段搬上2009年湖南衛視元宵喜樂會的舞台。雖然《奪寶熊兵》在湖南首演之後異常火爆,大兵也曾帶著班子到北京試過一次水。但全劇畢竟充滿著土生土長的湖湘味,為了在元宵喜樂會的舞台上能讓全中國觀眾都接受這個劇。春節期間大兵和趙衛國對選段進行了改編,在元宵喜樂會上進行表演時,不僅讓南方的觀眾看得懂,也能逗樂北方的觀眾。

研評

曲藝專家出謀劃策

(圖)《奪寶熊兵》《奪寶熊兵》劇照

參演《奪寶熊兵》的湖南曲藝演員與姜昆、刁惠香、李金斗、常貴田、宋德全、戴志誠等眾多在京的曲藝界專家2008年10月8日上午參與該劇研討。參加此次研討的,不僅有中國曲藝家協會、中華曲藝家協會、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曲協的領導,還有不少活躍在一線的曲藝表演藝術家、曲藝創作者、戲劇作家、曲藝理論研究者等等。梁秉評價該劇在人物、結構、語言上都不錯,懸念突變不斷出現,“雷聲”和“關閃燈”的安排讓人物更自由地在戲中跳進跳出。全劇結束在一個貪婪的國民黨軍官處有些多餘。央視主持人馬東表示他自己出生在曲藝家庭,儘管不從事這個職業也算是有淵源,他是以大兵冬粉的身份觀看了該劇並在會上發言。他總結了幾點:《奪寶熊兵》牢牢把握住了語言,相聲是核心。有語言底線的現掛不俗。遺憾的是這種帶有湖南特色的語言表達有些笑點北京的觀眾可能體會不到。

語言運用大膽聯繫實際

李金斗和姜昆分別是是大兵和趙衛國的師父。姜昆帶來了中宣部領導對該劇的意見:“情節集中,人物刻畫鮮明,如果全劇結束在愛國人士大義獻寶這個點上該劇的主旨會更加積極鮮明。”姜昆本人對該劇的評價是:“我們鼓勵用國語帶給全國觀眾,但這樣自然會使該劇原本地方幽默特色有所缺失。這個相聲劇最大的特色就是創作手法上語言運用大膽,尤其是‘公款’和‘燈泡’這些段落中可以引起人聯想現實。”他表示目前曲藝界人士將曲藝和其它藝術表現手段結合進行的表演,是與商業市場結合尋求的出路,解決生存狀態。大兵帶領湖南曲藝人進行思考、創新的嘗試很值得肯定。

臨時換國語影響效果

(圖)《奪寶熊兵》《奪寶熊兵》專家研討會

儘管北京觀眾對該劇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但大兵自己對這次倉促地來京表演並不是很滿意,語言的改變是問題所在。他說:“在湖南的演出喜劇效果很強烈,觀眾反響特別好,演員表演的自由度和語言熟練是關鍵。來京演出,他臨時把演員們都集中起來說要用‘塑膠國語’演,結果一地舌頭——都是咬下來的。這個國語版本只排練了幾個小時就上台演出了。只有他和衛國有這方面的演出經驗,其它演員都在想詞,在琢磨那個方言怎么翻譯成國語,掉詞、無法翻譯時有發生,語言節奏都很慢。”大兵認為,完全靠方言換笑聲沒有未來,所以在創作時他就有意在迴避方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