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1948年英國電影]

《哈姆雷特》[1948年英國電影]

這是一部真正拍出莎劇古典戲味的代表作,由勞倫斯.奧立佛自導自演,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描述丹麥王駕崩,守夜衛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勞迪服喪未滿,即娶其兄嫂繼承王位。王子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裝瘋賣傻為證實真相,導演一出老王被毒殺短劇,請新王與新後觀賞,叔父當場色變,母后以為王子瘋了,奧菲莉亞遭情人失蹤及喪父子之痛投河自殺,引起雷奧提斯心頭之恨,與克勞迪王共謀比劍時塗劇毒於劍鋒,酒內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葛楚皇后誤飲,雷奧提斯自己亦為毒劍所傷,臨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報了父仇,自己亦壯烈犧牲。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

故事發生在十三世紀丹麥的京城艾爾西諾。丹麥國王在花園打盹時突然死去。他的弟弟克勞迪亞斯接替王位,又娶原王妃為妻,前國王的兒子哈姆雷特對父親的死因有所懷疑,憂鬱過度,終日愁容滿面。他聽從好友的勸告,半夜跟出現在城堡上的父親幽靈相會,終於得知父王是克勞迪亞斯與母親合謀害死的。為了取得證據,他特地請來了一批戲子,在王宮裡演出一出十分相似的殺人劇,將父王當時被殺的經過表現出來。哈姆雷特一看母親與叔叔的反應,便明白了真相。

大臣波洛尼亞斯有個女兒叫奧非莉婭,她儀表出眾,清麗純潔,痴心地愛著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由於父仇未報,故意對奧菲莉婭十分冷淡。狡猾的克勞迪亞斯也了解到哈姆雷特的真心實意,於是施展計謀。哈姆雷特由於失算,誤將躲在幕後聽他與奧菲莉婭談話的波洛尼亞斯刺死,奧菲莉婭承受不了失去戀人和父親的打擊精神崩潰,失足落水而死。波洛尼亞斯的兒子聞訊從國外趕來,誓死要為父妹報仇。克勞迪亞斯叫他跟哈姆雷特決鬥,並且在劍頭敷以毒藥。那天,皇宮大廳里刀光劍影,殺氣騰騰。間歇時,克勞迪亞斯叫哈姆雷特喝一杯已下了毒的酒,母親深受良心譴責,一把奪過喝下,當著兒子的面死去。哈姆雷特義憤填膺,揮劍擊中對手,冷不防也被對手暗劍刺傷。頓時毒性發作。哈姆雷特拼足最後的力氣將十惡不赦的克勞迪亞斯刺死,為父報了仇,自己也倒下了。

主要角色

《哈姆雷特》劇照《哈姆雷特》劇照

哈姆雷特PrinceHamlet——丹麥王子。為父王的鬼魂所困擾,要對殺父兇手復仇。經歷了痛苦的掙扎之後他達成了目的,整個王宮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後也中了致命的毒劍死去。克勞地Claudius——丹麥現任國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後繼任了王位。老王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他正是謀殺自己的兇手。他罪有應得,最後死在侄子復仇的毒劍下。鬼魂KingHamlet(Ghost)——哈姆雷特的父親死後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時,哈姆雷特正在國外。

葛簇特Gertrude——丹麥王后,王子的親生母親。老王死後她改嫁克勞地,在莎士比亞的時代這種關係被視為亂倫,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誤喝下了克勞地預設的毒酒,當場身亡。

波隆尼爾Polonius——克勞地的御前大臣。他是個出了名的老頑固,阻撓哈姆雷特與歐菲莉亞之間的愛情。哈姆雷特總是假裝呆頭呆腦來戲弄他。他躲在一塊掛毯後,偷聽哈姆雷特與王后的談話時,被王子一劍刺死。

雷爾提Laertes——波隆尼爾的兒子。為了父親和妹妹的死用劍殺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劍下,儘管當時哈姆雷特沒有意識到劍是帶毒的。歐菲莉亞Ophelia——波隆尼爾的女兒。她與哈姆雷特雙雙陷入愛河,但種種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們無望結合。作為哈姆雷特瘋狂復仇計畫的一部分,她被他無情拋棄,加上父親的死讓她陷入精神錯亂,最終失足落水溺斃。

赫瑞修Horatio——哈姆雷特大學裡的密友。他沒有直接捲入王室之間的陰謀,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傳聲筒,莎翁用他來烘托劇情。他也是唯一一個活到全劇結束的主要角色。雖然他曾揚言要自殺。

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Rosencrantz&Guildernstern——都是哈姆雷特大學中的老同學。他們被克勞地招來照看哈姆雷特。雖然兩人在劇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兩人是間諜。當國王下密令要處死遠在英國的哈姆雷特時,他把名字偷換了。於是兩人在幕後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Fortinbras——挪威王子。在劇中只有短短的過場戲。但他的重要性在於,全劇的最後台詞由他說出,似乎象徵著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闡述了劇作主題。

製作過程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的故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同名經典著作。這部電影是奧利弗擔任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勞倫斯·奧利弗共導演了三部莎士比亞的作品,除了《哈姆雷特》之外,還有1944年的《亨利五世》和1965年的《奧賽羅》。同時《哈姆雷特》是奧利弗所有導演的作品中唯一的一部黑白片,它也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非美國電影。
眾所周知,很多劇作家都曾經將復仇作為戲劇的情節核心,因為復仇心理會對主人公產生強烈影響,由此引發對多變殘酷的命運、存在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等諸多問題的深切思考。《哈姆雷特》堪稱莎士比亞戲劇生涯中的突破之作,因為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人們都能從丹麥王子的悲劇中發覺自我,以及體味到做人的種種苦痛。
在拍攝的莎翁名著《亨利五世》大獲成功之後,奧利弗並沒有把目標鎖定在《哈姆雷特》身上,但當時奧遜·威爾森剛剛拍攝了《麥克白》,並正在籌備拍攝《奧賽羅》,所以奧利弗在近期只能選擇《哈姆雷特》。而他之所以自己出演男主角,主要是為了節省片酬的費用,降低整體製作費。但該片的製作費最終還是花去了200多萬,這在當時的好萊塢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大製作。
導演在開篇就描繪出了一個被大霧籠罩的城堡景象,並且配以非常低沉的交響樂,所以讓整部作品洋溢著濃厚的悲劇氣氛。奧利弗很好的運用了城堡所營造出的空間感,在拍攝以及鏡頭角度的捕捉上都獨具匠心。攝影師德斯蒙德·迪肯森(DesmondDickenson)在拍攝該片時使用了當時還非常少見的移動式攝影機架。影片的攝影風格深受《公民凱恩》的影響,而奧利弗用一種弗洛伊德式的心理演繹重新詮釋了哈姆雷特這個經典角色,這種創新式的表演方式也大獲成功。
簡·西蒙斯飾演清新服俗的奧菲莉亞,她以一種清純、典雅、纖弱的氣質來詮釋這位令王子哈姆雷特迷戀的少女,悽美動人至極,深深打動了萬千影迷的心,並因此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影片中哈姆雷特父親鬼魂的聲音也是由勞倫斯·奧利弗自己演繹的,他用自己的聲音錄好台詞之後,再用慢速播放,從而創造出一種詭異,神秘的氣氛。
影片的最後一個段落是哈姆雷特從高塔上跳下殺死了克勞迪亞斯,在拍攝這個著名的場景時,人們都擔心奧利弗會受傷,但實際上奧利弗毫髮無損,而扮演克勞迪亞斯的替身演員卻因為奧利弗的跳下來的衝擊力過大而被撞掉了兩顆牙齒。

導演簡介

勞倫斯·奧立弗(1907—1989)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影劇兩棲藝術大師,身兼導演、演員、製片人數職,以電影闡釋莎士比亞戲劇而舉世聞名。有人讚譽說:“奧立弗,你就是英國”。1970

《哈姆雷特》導演《哈姆雷特》導演

年,英國女王冊封他為勳爵,同時,他成為英國上議院的終身議員。他拍過80多部電影,演過莎士比亞幾乎所有戲劇,其從藝時間之長(60多年)、演繹角色之多、戲路之廣世所罕有。他與費雯麗的情史感動了全世界。他十獲奧斯卡提名,獲獎三次。代表作為自導自演的莎士比亞電影三部曲:《亨利五世》、《哈姆雷特》、《理查三世》。
《哈姆雷特》曾多次改編成電影,奧立弗版本被看作戲劇電影化的第一個里程碑,只有深諳影劇兩道併兼莎學專家的他才能使名著、名劇變成名片。

影片解讀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英1948)讀解:
莎士比亞戲劇一直是被看好的電影改編對象,在古典戲劇家中,他的作品要算銀幕改編之最,尤其是代表作《哈姆雷特》已有多種電影版本。50多年後,人們依然把奧立弗版本看作最佳改編本。可將電影與原作進行四個方面的比較:
1、這不是舞台紀錄片,而是電影化的情節片。電影改編的主要難度在於處理對白與畫面的關係,實現文學語言向電影語言的轉換。若遷就文學對白則舞台味太濃,缺乏可視性,況且,要保留精彩台詞,影片至少需要四個小時長度;但若注重畫面和影像又易損害原著精神。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那些精彩絕倫的對白。奧立弗很有分寸地綜合了視聽元素,恰到好處地協調了兩者的關係。編導確立了改編目標:“加快節奏、縮短篇幅、通俗易懂”。影片大膽刪去了那些不適合電影表現的台詞,包括王子七段內心獨白中的兩段,儘量讓心理描寫可見。影片還刪去了幾個次要人物,並把三條復仇線索減為兩條,以使對比更鮮明、情節更清晰、更緊湊。對白基本保留了莎翁詩化風格的神韻。影片努力將台詞與畫面融合,音畫對位、同步,以增強內容的視覺感。用畫外旁白替代一部分內心獨白,單信息就變成了雙信息,獨白的心理感受轉換成了可視的表情。如用閃回鏡頭表現哈姆雷特裝瘋闖入奧菲利婭閨房以取代語言傾訴。影片首創畫外音方法使語言和動作配合、表情與畫外音相呼應。結構上,影片將“進尼姑庵吧”這場戲移植到“生存還是死亡”獨白之前,為王子自殺念頭增添了動因。畫外音有效地表達了有聲的哲理思考,這種原創性手法成為後來戲劇改編電影處理對白的典範。
2、影像造型與氣氛烘托強化了視覺印象。大量移步換景的鏡頭代替了不動的觀眾,增強了動感。鬼魂戲通過多機位移動攝影渲染了神秘恐怖氣氛:表情(近景)—升空俯拍(中景)—王子在迷霧中追尋鬼魂的蒙太奇組接—鬼魂露面(近景)—俯拍癱倒的王子。這些動感畫面和神秘鏡頭象徵著陰謀政變真相大白,具有震驚效果。王子第一段獨白前的沉思,國王與萊歐提斯合謀決鬥均用了大量大幅度升降搖移攝影:鏡頭昭示了卑鄙的陰謀。片尾長鏡頭巡視場面幾乎回顧了王子的一生:大廳座椅上枯萎的花(情殤、生命美麗而短暫)、陰暗的懺悔室(陰鬱、環境險惡)、王后寢宮(母子親情)、塔樓(重整乾坤、為理想獻身)。長鏡頭和深焦攝影發揮了傳記和寫景功能,揭示了悲劇的社會原因。長鏡頭減少了面部切換,對白的詩意綿緲不斷,前景的面部特寫與後景的群體配置既體現了人物關係,又使主次分明、層次感強。基調為“灰、黑”的黑白攝影更像是有質感的雕塑而不止是幅油畫。影片的布景造型和多景別場面變換對烘托氣氛、增強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再現“福斯塔夫式背景”起了重要作用。決鬥場面被評為影史上最出彩的擊劍連續鏡頭。城堡塔樓的空間造型具有多重表意功能:王子被鬼魂牽引而上,象徵高處不勝寒的權力、事業的危險巔峰;生死抉擇的哲思獨白,象徵令人眩暈的承擔使命和探尋生命意義的思想高峰;片尾王子屍體被抬上塔樓,象徵為崇高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高峰。設計師弗爾斯自豪地說:塔樓幾乎可以在演職員表上列名。影片凝重而詩意的影像與流暢而多變的音樂配合默契,尤其是“戲中戲”的配樂扣人心弦。

《哈姆雷特》劇照《哈姆雷特》劇照

3、影片對主題重心的處理改變了原作對衝突、復仇的強調,而突出了人物性格複雜性的精神分析和表現。片頭王子的台詞強調了悲劇的性格原因:“有些人品性上有一點小小的瑕疵……這些人就帶上了一種缺點的烙印,不管他們的其他美德何等聖潔,由於那一點特殊的毛病,終於不免受到眾人的非議。”影片通過王子憂鬱和猶豫性格的著力塑造表現社會現實與人文理想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哈姆雷特憂鬱和猶豫之因被表現得複雜神秘。除了敵眾我寡之外,除了他不知“怎么做”之外,他對人類生命本體的思考也妨礙了復仇行動。王子對生存、死亡、靈魂的形而上思索陷入了嚴重的精神危機,他對放縱情慾而喪失理性的人性之惡有透徹的認識:人類在本體原罪意義上的邪惡必然導致社會動亂。克勞狄斯、母后都為情慾驅使而墮落,少女奧菲利婭現在“像冰一樣貞潔、像雪一樣純潔”,但將來“美麗可以使貞潔變成淫蕩”,因為“脆弱就是女人的名字”。他感覺自己也同樣陰鬱邪惡:“我的罪惡是那么多,連我的思想也容納不下”,由於所有的人“都是十足的壞人”,世界便成了“牢獄”和“荒原”,這是對文藝復興矯枉過正的反思——人慾橫流導致社會罪惡。哈姆雷特的言行日益偏離了為父報仇的宗法責任和重振乾坤的歷史責任,直逼人生虛無(無目的、無意義、無價值)的存在本體,復仇也就無所謂了,這就是自殺之念的深層來由——信念幻滅。但責任感、使命感以及恐懼死亡又使他難以撒手而去。僅用戀母情結來解釋行動延宕理由並不充足。死不是一個極限,只是通向再生的一道門檻,“胖國王和瘦乞丐都是餐桌上兩道不同的菜”。死是一切可能之不可能,生是不可能之前無限之可能,哈姆雷特參透了生死之謎後,選擇了英勇的死來賦予生存無限可能之意義,這是海德格爾“先行於死”的本真生存方式,從死之自然律到生之目的論,從猶豫到行動都需要存在的勇氣。生存還是毀滅確是值得認真探索之謎——雖然過去的他者與將來的自我都會被時間泯滅,沒有什麼顯赫榮耀能夠長久,但當下不死,就有生之意義,正如捨生取義雖死猶榮。影片對王后形象的重塑有三個創意:一是扮演女主角的演員比奧立弗小13歲,強化了女性魅力;二是母子爭吵後,王后便與國王疏遠;三是王后為救兒子搶飲毒酒而死。母子關係的設定加入了精神分析學派“戀母情結”因素。
4、影片雖對原作有較多改動,但基本忠實於原著精神,屬於典型的戲劇式電影,這是電影借鑑戲劇結構規律的結果,是影響最大、最常見的電影結構樣式。它以戲劇衝突為核心,形成明顯的劇情階段性——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又通過電影蒙太奇手法、時空自由轉換、動作平行發展、聲畫特殊處理,使其成為獨特的電影結構樣式。這種戲劇式結構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戲劇性情節的貫穿性、完整性;二是時空發展的順敘性或有序性;三是整體布局的嚴謹性。本片的戲劇式結構特點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情節的生動性與豐富性。兩條復仇線索、一條愛情線索、一條友誼線索、一條母子關係線索相互交織,電影加重了鬼魂戲、戲中戲的成分,並設定套層式結構(框形結構),情節完整,階段性一目了然,場景相對集中也符合戲劇特徵。
②矛盾衝突尖銳激烈、錯綜複雜。影片對高潮戲、重頭戲的處理強化了衝突,尤其是內心衝突,對照手法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③人物性格豐滿鮮明,性格與環境互動變化。男主角表演難度很大——年輕而老練、堅強而遲疑、瘋癲而清醒、詩性與哲理並存,加上文武雙全、德才兼備,性格多變而又統一,快樂—憂鬱—思索—猶豫—行動,五個階段的性格演變都有現實環境的依據,充分體現了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儘管略顯誇張,舞台味稍濃。
不可否認,本片的心理深度和哲理性較之原著而遜色,這是語言藝術的優勢和視覺藝術的劣勢使然 。

所受爭議

雖然《哈姆雷特》獲得了一致讚譽,但它所引起的爭議也非同一般,很多人覺得奧利弗對於莎士比亞的原著做了太多的改動和刪減。電影評論家米爾頓·舒爾曼評價這部電影無疑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奧利弗也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導演和表演才能,但他對於莎翁原著的修改,也會讓很多人感到難以接受。
在眾多對於奧利弗版的《哈姆雷特》抱有爭議的觀眾之中,好萊塢女影星埃塞爾·巴里摩爾(EthelBarrymore)是非常典型的一位。她覺得這部電影沒有很好的按照1922年百老匯的版本來改編,而她恰巧是當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的頒獎人,當宣讀《哈姆雷特》獲得大獎時,巴里摩爾的聲音明顯的顫抖了一下。
在眾多的改編版本中,奧利弗是唯一一個將原著中的兩個重要角色羅森·格蘭茲與吉爾·登斯頓完全刪掉的電影版。這也是眾多莎士比亞迷不能接受的一點,因為這兩個角色正可以反襯出哈姆雷特的幽默和尖銳,在影片上映前,很多觀眾還非常期待奧利弗對於這兩個人物的塑造。
在綜合比較奧利弗的三部莎士比亞作品之後,《哈姆雷特》並不是其中最出色的作品,因為奧利弗在影片中過多渲染了哈姆雷特的戀母情結,而且對於兩個重要配角,羅森·格蘭茲與吉爾·登斯頓的完全刪除,也使得原著中的經典喜劇片段被忽視。

影片段預告絮

榮獲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獎的奧利弗並沒有出席當天的頒獎典禮,他當時正在和妻子費雯·麗在倫敦表演一場舞台劇。
克萊爾·布魯姆(ClaireBloom)曾經為了奧菲利婭這個而試鏡,這位英國女演員曾在自己的自傳中大談和勞倫斯·奧利弗的曖昧關係。
勞倫斯·奧利弗在《哈姆雷特》上映時已經是41歲,而在電影中扮演他母親的演員只有28歲。

所獲獎項

本片獲1948年威尼斯電影節三項獎: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獎;獲1949年奧斯卡四項獎: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美術、最佳服裝設計獎;獲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獎;獲第二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