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親職教育經典譯叢--母親的使命》

哈佛親職教育經典譯叢--母親的使命 內容簡介

母親是老師、嚮導、法官還是訓獸員、模特或者保護者?餵養嬰兒應當按照時間表格還是在他身心需要的時候?是否可以允許吮吸大拇指?嬰兒哭了,應當抱起他,還是隨他去?……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本書是一位母親尤其是初為人母者完成自己神聖使命的行動指南。

哈佛親職教育經典譯叢--母親的使命 本書前言

養兒育女意味著什麼?母親的一切是為了什麼?她們的職能何在?她們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就此而言,"誰是母親,"這一問題,是僅僅建立於性別和分娩的基礎之上,還是可以越過這些界限?乍一看,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再清楚不過了。因為我們所討論的是人類普遍的特徵之一�D�D一種自然產生、自動發展的關係,並且每個人對此都有一些個人體驗,正因為這樣,我們總是傾向於想當然地將它解釋為一種本能。並且對這些因母親疏忽或殘忍而造成的事件不屑一顧,好像這是一種在任何普遍性的例子中都有可能發生的偶然過失。

然而,進一步考究起來,我們會發現,養兒育女絕不是簡單的事情,如果一一列舉一個母親一天之內為她的孩子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從擦鼻子到搖床,從哺乳到輕叱)可以看出其範圍之廣,實在令人吃驚,如果再從這些行為中任意挑一項,來考究不同母親之間的差別,則可以發現,在表達方式、情感強度、發生頻率等方面,由於受到文化、階層、環境和個性影響,存在顯著的差異,當然,在這些顯著差異之下,也還隱藏著相當多的共同之處,其中有一些還可能是我們和其他物種所共有的。畢竟,如果不是基於生物學的規律,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和諧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一些低級物種中,母親的活動幾乎全部由先天機制決定�D�D因此在表達方式上千篇一律�D�D相比之下,人類通過後天的學習,靠自知自覺作出決定並採取行為的能力就顯得極為突出,增強自知自覺的心理學的目標,也是對育兒進行科學研究的根本理由。

所以,育兒是一個非常的複雜問題。因為它關涉母子兩個個體,就更增加了它的難度,要恰當地確定和對待母子相互影響的性質,以及行為的廣泛性和表達方式的多樣性,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難怪人們對育兒的本質提出如此多的不同概念:母親初看作是的老師、愛人、嚮導、法官、獨裁者、引誘者,模特、訓獸員、供食者以及保護者。把她說得如此五花八門,既是真實的,又是無用的�D�D真實,因為她的確履行上述(以及其他)職責,無用,則因為上述概念的排列,對於最早使得孩子進入化的母子相互影響的性質,並沒有作出什麼提示。

孩子與父母如何相處是許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對從事社會、教育、醫學工作的人來說,挑戰在於尋求一些辦法,來改進孩子在生命之初被撫養的狀況,由此,能夠取得更好的條件,防止孩子生病、變異或者無法發揮他們的自然天賦。對社會科學家來說,可以有機會了解行為的起源,獲利解釋個性如何形成的一些思路,對家長來說,則是出於一種完全個人化的動機,是為了了解自己和學會撫養孩子的正確方式。

最近,為了迎合父母市場的需要,一個新興行業已經興起,預言家們在婦女雜誌每周專欄上發表大量關於撫養孩子的文章,用如今廣泛傳閱的嬰兒叢書獲取名利,如果只是給那些迷惑不解、束手無策的家長帶來安慰和明確答覆,顯然,這些伯仲之間的專家們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他們所說內容的基礎,很少有什麼東西能夠超乎當前普遍流行的若干常識之上,而且可能還補足了想方設法從診察室的某些人那裡得來的個人經驗。而這些人根本不具有任何代表性,它肯定不是建立在從客觀研究中獲得的系統知識基礎之上的,看一下斯伯克博士的《嬰兒與兒童的照料》一書,看看其中究竟有多少內容是立足於確定的事實而不是個人成見�D�D�D�D即使是出於善良願望的成見!檢查一個每周評論專欄,記錄那些未經證明的臆測,以及在這些陳述之下的價值判斷!難怪這些易受時尚影響的建議,像那些女士服裝設計商店的時興款式一樣無法預測。難怪"專家們"突然改變他們的思路,導致了傳統教育方式薰陶下的那一代人的驚恐不安。在僅僅十年,二十年的間隔中,家長們先是受到特魯比o金(trby king)運動的嚴厲警告,該運動反對溺愛、過分親熱以及不夠堅強,緊接著又被尋訪加入精神分析學的陣營,該陣營宣稱孩子所受到的挫折和訓教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餵養嬰兒應當按照時間表格還是在他自己需要的時候?是否可以允許吮吸大拇指?嬰兒哭了,應當抱起他,還是隨他去?確定這些實踐最好有客觀的資料�D�D�D建立在對即時和後 效果所做的周密調查的基礎之上。

遺憾的是,科學家在育兒室應當占有一席之地,並且他們的發現不僅有助於理解親子關係,而且實際起到一種指導作用,這樣一種觀念雖然已經逐漸得到認同,但仍有人認為它是荒謬的。親子關係是神聖不可褻瀆的嗎?這種私人問題只會由於心理學家的涉足而降低它的神聖性嗎?對科學家來來說,要把握一種像母愛那樣微妙而又熱烈的情感所負載的意味,可能嗎?

這些異議需要慎重考慮。無疑,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出於人們對心理學調查的普遍擔憂,因為它實質上好像是對隱私的侵犯。這些感覺使人聯想起中世紀對人體解剖的(主要是宗教性質的)反對,無疑心理學家在處理的過程中會克服這些擔憂,就像解剖學家所做的那樣,這些乍一看來對人類尊嚴的侵犯,最終被證明是出於給人以幫助和提高的良好願望,從事嬰兒照料的工作者終將被普遍地接受�D�D�D�D就像心理學家現在不再僅僅為同類科學家寫作,而更是為了豐富人們現有的知識,目前有一種逐漸增長的認識,即科學研究的最終受益者是父母自身以及他們的孩子,最終目標既是知識,也是行動,如果這些活動終將給當前社會關心問題�D�D�D如分離、日托或父親角色�D�D帶來變化,那么受益者必須從一開始就被捲入調查研究之中,因為變化不可能用法令來使之見效,父母不再僅僅是"受實驗者",而是對他們自身來說極為重要的一個合作事業的參與者。

至於科學調查將會剝奪其對象神秘性的擔憂,這一點無法否認�D�D�D恰恰相反,那正是它的目的,神秘是詩人,畫家、小說家的領地,比如,藝術家論述說,母親的愛會引向對這種感情的深深的感激,但是只有公正的分析才有可能帶來為治療措施提供基礎的理解模式,對父母來說,來自科學研究的信息不至於導致對孩子的關心從藝術轉移到科學,正如對於色系的知識不會削減藝術工作的創造因素,藝術會擴大眼界,而依然保持其獨立個性的自然表現。

不必擔心科學調查的最終結果會把原來多種多樣父母的實踐歸為一種模式�D�D�D為撫養孩子確實方案,對所有人來說這是一種義務,現在很少有人懷有這樣的優越感,以至於相信西方中產階級父母的行為就是一種準則,所有人都應該遵守,而紐幾內亞的芒德古莫(Mundugumor)或者卡拉哈里(Kalahari)沙漠的布須曼人撫養孩子的方式是"錯誤的"並且需要改變。容許這些差異,以避免草率的價值判斷顯然非常重要。比如,像"赤字模式"這種美國下層黑人的語言,曾經被認為是"次等英語"而不是一種特色的方言,這種觀念正在逐漸受到懷疑。然而,現在的危險是我們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得太遠,對所有東西都不經區別地加以接受,不再覺得有義要採取措施,改善當前顯然不足以使孩子充分發揮潛能的種種狀況。例如,事實上,如果孩子們生長在一個語言貧乏的環境中,以後他們在交流和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也不會很強,所以採取補救措施確實大有必要,而在別一種情況下,如研究表明,母親工作的孩子與母親不工作的孩子之間沒有截然的不同,那么給母親提出與她們的個人傾向相左的建立就是不合適的,前一種情況是正確的方式,後者則不然。只有研究能告訴我們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什麼是絕對的。

當孩子在五六歲進入學校時,人們普遍認為他所遇到的教育方式是眾人關心的問題,那些教育方式以及它們造成的效果應該受到系統的調查,而且調查結果應該在老師的教育行為中有所體現,而對五歲以下的孩子的培養似乎就無須由堅實的科學知識作導向,而是如現狀實際顯示的那樣,依賴於風尚、偏見和老祖母的話,嚴格執行的客觀調查對於親子關係來說,就像星際運動或者DNA構造那樣,似乎完全沒有什麼影響,即使它的分析提出了極端複雜的問題。

鑒於這種複雜性,研究者們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採取了各種方法來分析育兒過程就不足為奇了。這些方法可以被認為是不同的調查研究策略,每種方法都關注著育兒過程的某個方面�D�D�D�D他們認為是代表了它的實質�D�D�D並且各自提出自己的結論: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我將提到的四個最重要的方法可以概括為:身體照料、態度、激勵和對話。我的興趣主要焦躁在後面兩種,因為大多數新近的發現都被歸入這兩類,不過,我將先生給予論述的另外兩類,也已經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教訓。

我所關心的主要是對孩子最初幾年的養育進行說明與分析,無論由誰來實際執行這個過程,我不會追隨時尚,採取"父母"一詞之類的標籤,這是因為,儘管它由於把父親隱含在內而受到歡迎,但是,嚴格的將'父母'分為兩個獨立個體而不是歸為一體,並不足以改變它的人為設定的本質,然後我將討論誰是"母親"的問題,直到"母親"可以被認為是長期負責照料孩子的任何人。

哈佛親職教育經典譯叢--母親的使命 本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撫養孩子與早期經驗
一、 關於個性的決定因素的研究
二、 育兒:身體照料
三、 育兒是一種態度
四、 早期經歷是否重要?
五、 結論

第二章 嬰兒行為的機制
一、 睡和醒
二、 吮吸
三、 知覺機制
四、 結論

第三章 育兒是一種刺激
一、 成長和照料
二、 刺激的狀態和反應
三、 刺激對狀態的影響
四、 作出反應的個體差異
五、 嬰兒的年齡、性別對母親行為的影響
六、 刺激的時間
七、 結論

第四章 交談
一、 人際共時性
二、 母親的技巧
三、 結論

第五章 愛、恨和冷漠
一、 愛的成分
二、 愛是必然的嗎?
三、 影響育兒的條件
四、 高風險的一對
五、 結論

第六章 嬰兒是否需要母親?
一、 喪失母親
二、 育兒的排他性
三、 結論

哈佛親職教育經典譯叢--母親的使命 文章節選

第二章 嬰兒行為的機制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星期,嬰兒還不能夠從外界獲取信息,所以不管對他有什麼意圖和目的,他都可以說是又聾又瞎,他也動彈不了多少,看來就像心理無能、迷惑無序,似乎只有通過主要由父母提供的正常的感覺經驗,才會使嬰兒的頭腦清晰起來,在此之間,他所能做的就是吃和睡。

最近一二十年,對嬰兒的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由於極大地得益於測試以前難以表述的嬰兒行為方式的新技術,積累起來的數據資料顯示,嬰兒的行為是有構成機制的,比以前想像的要有能力,甚至在他剛生下來就是這樣。比方說,我們不妨看一下嬰兒只能吃和睡這種觀念,就算那是真的,單單對吃和睡這兩種行為的分析也馬上就可以表明其中的心理機能有多么複雜,同樣也包括降生之初,那么,為了正確在估價嬰兒自身的機制,讓我們就從這兩種行為開始。

一、睡和醒

直到最近,心理專家才發現了睡和醒的過程,只有嬰兒的睡眠在人們的興趣範圍之內,在這裡,我們也發現了一種觀念變化,老的觀念認為,嬰兒在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睡覺,現在我們知道,這是不確切的,例如AoH帕默利和他同事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第一周,嬰兒平均每天睡眠16小時20分鐘,而在第十六周,只有14小時50分鐘,當然不同的嬰兒之間有相當大的差異,但是總的看來,大多數嬰兒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醒著的,用於做各種事情,即使在落地之後的那個階段。

然而,最初幾周,在每天睡眠時間內發生變化的顯著程度,還不如睡著和醒著的各段時間的長度變化和它們在24小時內的時間分配,新生兒總是在一天之內隨意地睡很多次,每次的時間都很短,每次醒著的時間就更短,隨著年齡的增長,睡和醒都很快變得更有規律,各個時間變長了,也不那么分散了,並且很快就固定於每天的各個階段,帕默利發現在最初一周之內,在白天和夜晚的時間分配上就有了一個細微的變化,此後,白天平均睡7小時45分鐘,夜間平均8小時20分鐘,而前十六周平均起來,這個數字分別變成4小時35分鐘和10小時左右,調整確立白天醒晚上睡的節奏實在是早期嬰兒的一個重要發展�D�D�D�D它使得嬰兒很讓人省心!這也清楚地說明了嬰兒的內在規律如何受到環境壓力的影響。

(一) 兩種睡眠

睡和醒都不能代表一種各有區別,單一性質的狀態,因為無論對於成人還是兒童(在這一方面,還包括很多動物)來說,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睡眠:活躍的和沉寂的,這種差別最初發現於身體動作和迅速的眼睛動作,而由腦電波、心律和呼吸的心理測試得到證實,不過,既然眨眼提供了最明顯的標誌,兩種睡眠階段就被分別命名為動眼睡眠和不動眼睡眠。

這兩種階段從一開始就能觀察到,Eo阿塞林斯基和No克萊特曼早在1955年,就對尚未滿月的嬰兒的睡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平均持續大概50分鐘的兩個階段的循環運動,他們注意到,每個循環的20到25分鐘時間裡,新生兒一直很安靜,幾乎沒有知覺,而在剩下的時間裡,就既有細微的肌肉動作,又有更明顯一點的嘴唇動作,通常還伴隨著清晰可見的眼睛動作和睫毛顫動,一個成年人的動眼一不動眼的循環大概要90分鐘,但是在生命的第一年裡,很少偏離50分鐘,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餵食之後,因此,睡眠顯然有賴於新生兒自己一定的內在節奏,睡和醒的階段由一座相當準確的內在"時鐘"控制著。

然而,睡眠循環圈內的成功在生命之初的幾個月里表現出顯著的變化,誕生之初,動眼的睡眠占據睡眠時間的一半以上,而胎兒看來則按近100%,在頭三個月里,變化特別顯著,其後不動眼睡眠達到動眼睡眠的一倍。事實上,從出生到成年,動眼睡眠減少了大概80%,而不動眼睡眠只減少四分之一,所以,動眼睡眠的總量和比例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為什麼動眼睡眠在早期這么多?它的機能是什麼?一個(顯然是純理論的)答案是神經細胞活躍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和腦部血液流動的增強�D�D�D與此相關的實質是腦組織的正常成長,胎兒受到子宮的庇護,嬰兒還非常缺乏能力,他們都很少接受或甚至沒有環境刺激,動眼睡眠可以充當內置的自我刺激系統,定期地產生作用,幫助腦子為處理真正的刺激做好準備,一旦這些真正的刺激開始形成,無論得自嬰兒自己的動作還是母親的引入,動眼睡眠就不再那么活躍,母親的刺激逐漸取代了動眼的刺激。

(二)"狀態"的概念

對於睡和醒,都可以區分出很多的本質上截然不同的狀態,關於它們到底有多少個狀態,如何確定這些狀態,以及它們真的是一些相互分開的階段還是睡和醒的連續過程,都曾經有過很多討論,在此我們沒有必要老虎所有這些細節問題,只要了解有很多尺度可以用於劃分嬰兒在某個特定時間的狀態,進而聯繫他如何應對外界刺激,這就足夠了。

狀態概念已經成為一種最有用的工具,使得嬰兒變化無常的行為看起來有序一些,階段一般用於代表大腦活動的各個確定的水平,表現為各種形式,比如沉睡、驚醒、高度興奮等等。它們總是自發地發生,由一種我們遠未能了解的機理在內部進行調節,而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擾。如果給予恆定強度的刺激,它們就會保持很有規律的持續長度,循環的重視,並且通常伴隨著可以確定的結果。

運用得最普遍的階段劃分標準是Hfr普蘭特爾和DJ倍特瑪創立的,它分為五組:

狀態一(深沉或者"平穩"的睡眠):閉眼、呼吸平穩,除非受驚沒有動作。

狀態二(活躍或者"不平穩"的睡眠):閉眼、呼吸不平穩,肌肉微小抽動,沒有較大動作。

狀態三(警醒):睜眼,沒有較大動作

狀態四(警覺的活動)睜眼,動作渙散,呼吸不平

狀態五(哭喊)部分或者完全閉眼,有力而無方向性的動作,哭喊。

除了這些界定之外,還可以加上像心律,腦電波或肌肉電圖等生理學指標,使每個狀態都更加各具特色。

如上所述,狀態概念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它說明了嬰兒行為的兩個本質特徵�D�D�D�D它的自發性和周期性。關於自發性,我們已經看到,嬰兒絕不是不由自主的,只有外部刺激才激起他的活動。恰恰相反,看來有一種內在的力量調節他的多數行為並導致行為的變化。外在的刺激在無論什麼年齡都會激起積極的動作,而在生命之初的幾個月里,嬰兒的特定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對外部世界的反應,到了一定時期,他會變得較少受制於這些內在力量,但是在最初六個月里,尤其是他對施與的刺激作出反應的態度,速度和強度,極大地依賴於當時他正好所處的特定狀態。顯然,"狀態判斷"將會成為成功的無關孩子的根本。

第二種特徵,周期性,由各個階段的循環更得得到生動的說明,看來,在自然發生在階段變化背後,有著某種確定的節奏。這種規律性肯定與大腦的某些部位相關,因為有跡象表明,大腦的受傷可能破壞或者改變這種循環,這種情況到一定時候可能自動得到矯正。但是,"神經偏差"的兒童看來確實在狀態更替上顯得有些反常,這已經有約翰o赫特及其同事作了描述,他們寫到"危險"嬰兒的傾向特徵是不平穩的睡眠延長而平穩的睡眠縮短。所以,有眾多的徵候表明,嬰兒的大腦裡面有內在調節程度,保證狀態的變化,這種變化並不是雜亂的,使得他在照料者看來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小生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