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

圖書信息

書名: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
作 者:覃光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5月1日
ISBN:9787122103383
開本:16開
定價:88.00元

內容簡介

《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以含能化合物合成為主線,在簡述含能化合物的概念、結構特點及其合成反應及過程的進展情況的基礎上,系統介紹了含能化合物的設計、合成方法和機理、製造工藝及設備,重點論述了氮雜環化合物的合成反應、氮雜環化合物的硝解反應、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應、離子型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反應的反應機理,以及典型含能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及方法。此外,還針對含能化合物製造過程常用的釜式反應和管式反應過程,闡述了製造過程的工藝、設備的設計基礎理論,以及安全控制策略的基本原則。
《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在撰寫過程中注重其理論性、新穎性、先進性、系統性及實用性。適合有機化學、含能材料合成等專業科研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含能材料專業研究生的教材使用。

圖書目錄

1緒論1
11含能化合物的概念1
12含能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及分類1
121含能化合物的結構特點1
122含能化合物的分類2
13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反應9
131醛胺縮合反應9
132曼尼希縮合反應10
133直接硝化(硝解)反應10
134間接硝化反應12
135疊氮化反應13
14含能化合物的合成過程13
141含能化合物合成工藝過程的特點14
142含能化合物合成工藝進展14
15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展望20
151計算機輔助設計將成為含能化合物合成與過程研究的重要手段20
152“清潔合成方法”是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發展的目標20
參考文獻21
2含能化合物合成計算機輔助設計22
21含能化合物的分子設計22
22含能化合物的性能預估25
221密度的預估25
222生成焓的預估26
223爆轟性能的計算與預估30
224撞擊感度的預估33
23含能化合物的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36
231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的起源及發展37
232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在含能材料領域的意義37
233計算機中的化學反應知識37
234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系統的分類38
235反合成法及其在含能化合物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中的套用39
236合成樹的裁剪及合成路線優劣評價48
參考文獻49
3氮雜環化合物的合成53
31氮雜四元環的合成53
3111,3,3?三硝基氮雜環丁烷53
312其他氮雜四元環59
32氮雜五元環的合成60
321單呋咱環化合物60
3225?硝基四唑及其鹽類化合物63
323五元氮雜環三唑類化合物64
3244?氨基?3,5?二硝基吡唑(LLM?116)67
3252,3,4?三硝基吡咯和2,3,4,5?四硝基吡咯68
33氮雜六元環的合成69
331黑索今(RDX)母體環的合成69
3321,3,5,5?四硝基?1,3?二氮雜環己烷(DNNC)的合成75
333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合成79
34氮雜八元環的合成和機理80
341DPT的合成81
342TAT的合成83
343小分子綜合法86
344其他小分子合成法87
35氮雜籠狀化合物的合成89
351氮雜籠狀含能材料的合成進展89
352CL?20的合成90
353TEX的合成93
36氮雜環合成的新思路94
361“點擊化學”在氮雜環合成中的套用94
362超分子策略在氮雜環合成中的套用96
參考文獻102
4氮雜環化合物的硝解108
41氮雜環化合物的結構與硝化特性108
42硝解劑的特性及選擇109
43硝解反應機理及動力學111
431硝醯陽離子結構與濃度特徵111
432RDX合成的硝解反應及機理120
433HMX合成的硝解反應及其機理136
434籠形氮雜環化合物的硝解反應160
參考文獻162
5含能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69
51芳香化合物硝化概述169
511芳香化合物的性質169
512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機理簡述169
513芳香化合物硝化的發展動態170
52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71
521咪唑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71
522己內醯胺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78
523吡啶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80
524直鏈季銨鹽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80
53無機固體酸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硝化反應181
531分子篩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181
532負載型固體酸催化劑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反應193
533雜多酸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反應199
534固體超強酸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204
54過渡金屬及鑭系金屬鹽作用下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206
541三氟甲烷磺酸過渡金屬及鑭系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反應207
542長鏈全氟烷基磺酸過渡金屬和鑭系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
反應210
543芳香基磺酸過渡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反應215
544全氟磺醯亞胺過渡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217
545其他過渡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218
55相轉移催化劑在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中的套用221
56微反應器在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中的套用223
57其他反應新體系和新方法在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中的套用226
參考文獻227
6離子型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36
61概述236
62硝仿鹽的合成236
621硝仿的合成236
622硝仿的分離、純化240
623硝仿鹽的轉化240
63二硝醯胺鹽的合成241
631ADN的合成242
632其他二硝醯胺鹽的合成247
64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47
641三唑類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48
642四唑類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49
643四嗪類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249
65離子型全氮化合物250
651N+5離子鹽的合成250
652其他全氮離子的合成構想251
參考文獻252
7強放熱釜式反應過程254
71概述254
72含能化合物反應釜的結構254
73攪拌部件255
731攪拌器的類型255
732攪拌器的選型258
733攪拌附屬檔案260
74反應釜的流動特性261
741流體循環量和壓頭261
742葉輪雷諾數262
743攪拌功率的計算263
75含能化合物反應釜的傳熱特性266
751反應釜的傳熱方式266
752反應釜的傳熱計算268
76含能化合物釜式反應過程的數學模型275
761攪拌反應釜的操作方式275
762釜式反應器的物料衡算275
763釜式反應器的能量衡算277
764基於數學模型的反應過程最佳化279
77含能化合物反應過程的飛溫模擬及應急措施285
771含能化合物反應過程的飛溫模擬285
772含能化合物反應過程的技術預防和應急措施288
78含能化合物的反應釜放大290
781均相系統的放大292
782非均相系統的放大296
參考文獻299
8強放熱管式反應過程301
81概述301
82管式反應器中強放熱反應模型舉例301
821管式反應器內硝化甘油反應簡介301
822管式反應器內質量和能量衡算302
83管式反應器安全問題306
831管式反應器的熱交換能力306
832管式反應器的本質安全問題舉例306
833微管傳熱現象研究進展308
84微反應器在強放熱反應中的套用310
841微反應器發展概況310
842微反應器的特點310
843微反應器在含能化合物合成中的套用313
85小型管式反應器檢測技術314
851光學檢測法315
852電容檢測法317
853電導檢測法320
參考文獻334
1緒論1
11含能化合物的概念1
12含能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及分類1
121含能化合物的結構特點1
122含能化合物的分類2
13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反應9
131醛胺縮合反應9
132曼尼希縮合反應10
133直接硝化(硝解)反應10
134間接硝化反應12
135疊氮化反應13
14含能化合物的合成過程13
141含能化合物合成工藝過程的特點14
142含能化合物合成工藝進展14
15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展望20
151計算機輔助設計將成為含能化合物合成與過程研究的重要手段20
152“清潔合成方法”是含能化合物合成反應與過程發展的目標20
參考文獻21
2含能化合物合成計算機輔助設計22
21含能化合物的分子設計22
22含能化合物的性能預估25
221密度的預估25
222生成焓的預估26
223爆轟性能的計算與預估30
224撞擊感度的預估33
23含能化合物的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36
231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的起源及發展37
232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在含能材料領域的意義37
233計算機中的化學反應知識37
234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系統的分類38
235反合成法及其在含能化合物計算機輔助合成路線設計中的套用39
236合成樹的裁剪及合成路線優劣評價48
參考文獻49
3氮雜環化合物的合成53
31氮雜四元環的合成53
3111,3,3?三硝基氮雜環丁烷53
312其他氮雜四元環59
32氮雜五元環的合成60
321單呋咱環化合物60
3225?硝基四唑及其鹽類化合物63
323五元氮雜環三唑類化合物64
3244?氨基?3,5?二硝基吡唑(LLM?116)67
3252,3,4?三硝基吡咯和2,3,4,5?四硝基吡咯68
33氮雜六元環的合成69
331黑索今(RDX)母體環的合成69
3321,3,5,5?四硝基?1,3?二氮雜環己烷(DNNC)的合成75
333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合成79
34氮雜八元環的合成和機理80
341DPT的合成81
342TAT的合成83
343小分子綜合法86
344其他小分子合成法87
35氮雜籠狀化合物的合成89
351氮雜籠狀含能材料的合成進展89
352CL?20的合成90
353TEX的合成93
36氮雜環合成的新思路94
361“點擊化學”在氮雜環合成中的套用94
362超分子策略在氮雜環合成中的套用96
參考文獻102
4氮雜環化合物的硝解108
41氮雜環化合物的結構與硝化特性108
42硝解劑的特性及選擇109
43硝解反應機理及動力學111
431硝醯陽離子結構與濃度特徵111
432RDX合成的硝解反應及機理120
433HMX合成的硝解反應及其機理136
434籠形氮雜環化合物的硝解反應160
參考文獻162
5含能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69
51芳香化合物硝化概述169
511芳香化合物的性質169
512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機理簡述169
513芳香化合物硝化的發展動態170
52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71
521咪唑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71
522己內醯胺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78
523吡啶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80
524直鏈季銨鹽型離子液體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180
53無機固體酸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硝化反應181
531分子篩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181
532負載型固體酸催化劑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反應193
533雜多酸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反應199
534固體超強酸催化作用下芳香化合物的區域選擇性硝化204
54過渡金屬及鑭系金屬鹽作用下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合成206
541三氟甲烷磺酸過渡金屬及鑭系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反應207
542長鏈全氟烷基磺酸過渡金屬和鑭系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
反應210
543芳香基磺酸過渡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反應215
544全氟磺醯亞胺過渡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217
545其他過渡金屬鹽對芳香化合物的催化硝化218
55相轉移催化劑在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中的套用221
56微反應器在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中的套用223
57其他反應新體系和新方法在芳香化合物硝化反應中的套用226
參考文獻227
6離子型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36
61概述236
62硝仿鹽的合成236
621硝仿的合成236
622硝仿的分離、純化240
623硝仿鹽的轉化240
63二硝醯胺鹽的合成241
631ADN的合成242
632其他二硝醯胺鹽的合成247
64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47
641三唑類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48
642四唑類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249
643四嗪類離子型富氮含能化合物249
65離子型全氮化合物250
651N+5離子鹽的合成250
652其他全氮離子的合成構想251
參考文獻252
7強放熱釜式反應過程254
71概述254
72含能化合物反應釜的結構254
73攪拌部件255
731攪拌器的類型255
732攪拌器的選型258
733攪拌附屬檔案260
74反應釜的流動特性261
741流體循環量和壓頭261
742葉輪雷諾數262
743攪拌功率的計算263
75含能化合物反應釜的傳熱特性266
751反應釜的傳熱方式266
752反應釜的傳熱計算268
76含能化合物釜式反應過程的數學模型275
761攪拌反應釜的操作方式275
762釜式反應器的物料衡算275
763釜式反應器的能量衡算277
764基於數學模型的反應過程最佳化279
77含能化合物反應過程的飛溫模擬及應急措施285
771含能化合物反應過程的飛溫模擬285
772含能化合物反應過程的技術預防和應急措施288
78含能化合物的反應釜放大290
781均相系統的放大292
782非均相系統的放大296
參考文獻299
8強放熱管式反應過程301
81概述301
82管式反應器中強放熱反應模型舉例301
821管式反應器內硝化甘油反應簡介301
822管式反應器內質量和能量衡算302
83管式反應器安全問題306
831管式反應器的熱交換能力306
832管式反應器的本質安全問題舉例306
833微管傳熱現象研究進展308
84微反應器在強放熱反應中的套用310
841微反應器發展概況310
842微反應器的特點310
843微反應器在含能化合物合成中的套用313
85小型管式反應器檢測技術314
851光學檢測法315
852電容檢測法317
853電導檢測法320
參考文獻33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