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大衛·里恩 David Lean
主演:朱迪·戴維斯 Judy Davis
Peggy Ashcroft
Victor Banerjee ...
對白語言:英語/北印度語
上映日期:1984年12月14日 美國 ...
類型:劇情/冒險/歷史
片長:163 min
劇情介紹
兩個傳統的英國貴族女子,摩爾太太和桂斯特決定展開印度之旅,希望藉著旅程,了解這個神秘的地方,從而廣闊眼光。但到達後才發現當地的種族歧視十分嚴重,一切並非心中所想。幸運地,她們遇上熱心的亞薛思醫生,更請纓帶領她們參觀神秘的馬拉巴古洞,直到滿身傷痕的桂斯特突然惶恐地從洞內逃跑出來,將這個愉快的旅程完全扭轉。而他們身上的膚色,會否是牽起一場種族間鬥爭的關鍵?
演員介紹
朱迪·戴維斯 1955年8月23日生於澳大利亞珀斯,少年時代曾轟學加入搖滾樂團擔任主唱,並往各地表演。曾在東京的夜總會裡演唱藍調歌曲,在厭倦了這種流浪生活後,進入悉尼的國立戲劇學校就讀,1976年開始在影視劇中露面,三年後即以《我的璀璨生涯》嶄露頭角,並榮獲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女主角獎。1984年又以《印度之路》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從此聲名鶴起,成為澳洲影壇的王片女星。1993年以《賢伉儷》中的傳神演技,再次獲得奧斯卡女配角提名。1984年與男演員柯林·佛瑞斯結婚,育有一子一女。幕後製作
里恩的收山之作,雖然談不上傑作,但仍然不乏細緻和氣派以及精湛的表演。影片重點反映文化衝突,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改編自E·M·福斯特小說。從影四十多年,大衛·里恩只拍攝了16部影片,但獲得奧斯卡提名 竟達56次之多,共獲得27項金獎,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導演獎提名, 兩次獲獎,被稱為英國電影屆的泰斗。
[關於影片]
1960年,在觀看了桑撒·拉米·羅根據《印度之路》改編的同名舞台劇之後,E·M·福斯特,當時已年逾80,顫巍巍地走上舞台,表達了自己對劇中表演的喜愛之情:“那些演員們多么偉大啊,”福斯特說,“我能在這裡觀看他們的演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那些發生在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之間的故事我看得太多了,可是他們沒能體現出人生的複雜性……”這不是單純的關於“東西方文明對立”的討論,而是在表達“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困境”。
如果不是在1970年時去世,福斯特可能也會對大衛·里恩的作品表達同樣的喜悅之情,因為影片充分展現了他想表達的人性的矛盾和複雜。
著名作家福斯特共出版了五部長篇小說,最後一部《印度之路》卻是最早被搬上銀幕的,1984年,由大導演大衛·里恩執導。雖說福斯特曾有遺言,反對任何人改編他的任何作品,但似乎沒人尊重他的願望,他的六部長篇小說中的五部被改編成電影。
《印度之路》寓意深刻、含蓄,表演鬆弛,敘事緊張,充滿濃郁的異國情調。本片獲1984年第五十七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等11項提名,但最終完敗於影片《莫扎特》 (Amadeus),僅獲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創原配樂獎。
[關於改編]
“只需聯繫!”這是E·M·福斯特在《霍華德莊園》里給我們的建議,緊接著,在《印度之路》中,他卻創造出了一個毫無聯繫和交流的世界,在那裡,印度人和英國人說同一種語言卻完全不了解對方,在那裡,無所謂你如何評價那個著名的馬拉巴山洞,因為到頭來所有事情都只是化作一聲空洞嘲諷的迴響。福斯特的小說是本世紀文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大衛·里恩對它的影像闡釋也被併入銀幕上最偉大的改編作品之一。
根據優秀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往往並不是很優秀,這是因為在小說中,文字描述的空間能讓人浮想聯翩,而電影卻用它自己的方式把想像變為看得見事實。《印度之路》很巧妙地繞過了這個矛盾——它使小說中的核心事件發生在銀幕之後,也許壓根沒有發生過,隨你怎么想。
在一個炎熱憋悶的日子,阿齊茲醫生帶領一支探險隊來到馬拉巴山洞,隊員們一個接一個地放棄了,只有阿黛拉小姐留下了。接著,這兩個人,一個印度男人和一個英國女人在最後一段路途上同行。在當時,英國對印度的統治根植於一種根深蒂固的、半官方的種族主義之上,一些英國對吉卜林的話深信不疑:“東方就是東方,西方就是西方,它們永遠不可能相交。”在福斯特的小說中,當阿黛拉小姐走進山洞後,她和阿齊茲醫生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始終都不甚清晰。
大衛里恩的影片繼續保留著這個問題的開放性。但是,由於他需要通過畫面來講故事,整個事件過程不可能模糊,於是,起碼,影片讓我們知道,阿齊茲醫生在事件中是清白無辜的。
[關於導演]
作為《日瓦戈醫生》和《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導演,大衛·里恩將影片中的人物放置在他所繪製的最美麗的畫布之上。他沒有照抄宣傳印度旅行的海報,也沒參考那些艷麗的明信片,而是展現了一個仿佛出自愛德華·李爾(Edward Lear)之手、維多利亞式水彩畫一般的印度:謎一般的人物們散落在壯美的風景之中,看起來總像是未竟之作。里恩創造的印度是一個令人驚嘆的美麗世界,一個英國人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的世界,當然,這一切也正是阿黛拉小姐在山洞裡學到的。
大衛里恩是一個精巧的工匠,他的不可超越之處正在於:他能夠讓每一個鏡頭看起來和他想要的效果一模一樣。他要求演員在表演上要充分、深沉又不過於招搖。他的電影劇本在清晰度和穿透力上可被稱作典範。在影片的結束的時候,我們如此徹底地了解了這些人物,以至於只有最無聊的觀眾才想回過頭去再仔細瞧瞧那些山洞。
花絮
·編劇和製片人阿諾德哈迪·羅伊在本片中擔任助理導演,他同時也是一個小說家,他在1997年寫的暢銷書《小玩意的上帝》獲得了英國頂級文學獎,prestigious Booker Prize.
·大衛里恩以他創作態度特別是選材的嚴謹聞名於世,在1970年拍完《瑞安的女兒》 (獲兩項奧斯卡獎)後,他“息影”14年,1984年才完成了《印度之路》的拍攝。
精彩對白
登記員:頭回去印度,奎斯特小姐?
奎斯特:頭一回出國。
登記員:真幸運!開眼界啊。那是馬拉巴山洞。離你們去的昌德拉布二十英里。
奎斯特:是嗎?
登記員:莫爾太太五月十二日乘拉瓦爾品帝號回國。你的日期還沒定,對不對?
奎斯特:我可能要住一陣子。
登記員:要是你決定一起回國,請儘快通知我們。
奎斯特:好的。
登記員:好,這是標籤,你的票,莫爾太太的票。你們路上不會膩味的。總督大人這回也乘這條船。
希斯洛普:你好,母親。阿德勒呢?
奎斯特:這兒。
希斯洛普:你果真來了。
希斯洛普:安東尼,去拿行李。把行李交給安東尼吧。對不起,我得……我得去迎接市長大人。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可那是個大人物啊。
莫爾:我沒覺得他有那么了不起。
希斯洛普:是嗎?
阿齊滋:夫人,這是清真寺。你不能來這兒。進來得先脫鞋。
莫爾:可我已經把鞋脫了。鞋放在外面。
阿齊滋:喔,請你原諒。
莫爾:讓我過去。
阿齊滋:夫人……
莫爾:這樣兒還不行嗎?難道脫了鞋也不能進來嗎?
阿齊滋:能進來。不過女士們嫌麻煩,尤其當這兒沒人的時候。
莫爾:有上帝。
阿齊滋:有上帝?說得太好了。請問貴姓?
莫爾:莫爾太太。
阿齊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