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脫胎於李欣頻在教授廣告創意課時的筆記,在授課時,李欣頻認為不需事先準備具體的教程,因為世事變化太快,每周都會有新的生命教材在發生,還來不及寫進教科書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台灣“文案天后”李欣頻,首次公開的“創意自我訓練14招”,這也是她所有的書迷,等候多年的第一手創意教戰手冊。本書脫胎於李欣頻在教授廣告創意課時的筆記,在授課時,李欣頻認為不需事先準備具體的教程,因為世事變化太快,每周都會有新的生命教材在發生,還來不及寫進教科書里。於是她在每周的廣告文案課里,以當周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為每次上課的開頭,依自己的體會和心得,開始了她的生命教學,這樣14堂課下來,以電影旅行、觀察、閱讀、情報、演練、想像、夢、自信、生命與危機意識,架構出一部:橫跨書寫、影像、廣告、設計,豐盛且龐大的個人創意系統。這不僅是一座運轉李欣頻獨特風格的秘密工廠,也是一座能讓讀者功力暴增的創意發電廠。

媒體推薦

推薦序一 創意的秘密
——北大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 陳剛

在中文中,有的詞本身就很有氣質。創意這個詞就是很有氣質的詞,這兩個字裡面就包含了無限的韻味和意緒。
廣告業在社會上已經成為一個褒貶不一的行業。如果說,這個行業還有些微魅力的話,也只是因為創意了。絕大部分人喜歡廣告,主要是因為創意。而絕大部分人希望進入廣告圈,吸引力也主要是創意。
創意的魅力迷倒了無數紅男綠女。
許多創意人也會介紹創意自己的經驗和技巧,甚至可以講到在創意的過程中,如何因為一些生活的細節突發奇想,然後產生了拍案叫絕的創意。
聽的時候確實很過癮,但聽完之後,一旦回到自己的工作中,馬上會象以往一樣茫然一片馬上會象以往一樣茫然一片。同樣的策略,為什麼別人會那樣想,而自己苦思冥想也只能拿出一個平庸的方案?這種差距是無法解釋似乎也無法通過學習來填平的。
創意的悲劇性和珍貴,就在於創意的技巧是沒有辦法複製的。從這個角度講,創意是無法學習的。
如果創意是無法學習的,那么創意就只能是一種天賦了。
李欣頻的這本書揭開了創意的真正秘密。
創意其實是可以學習的。創意不是一種技巧,創意的功夫,在創意之外。創意是人生資源的積累和能量的開發。所以如何創作出優秀的創意,首先要學習如何創造性的生活。只有掌握生活的技巧,不斷豐富和深化人生的質量,才能在需要的時候,使能量瞬間迸發,從而產生優秀的創意。
所以創意的技巧是人生積累的技巧。
這種技巧如果做一個不準確的概括,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看萬張碟。從廣度和深度上體悟和感受生活,而讀書和看碟的過程,既是間接接觸生活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學習別人對生活的表達的一種方式。而這一切最終的目的,是形成自己的獨特語言。
秘密一旦說出來就是最簡單的。但在沒有說出來之前,秘密始終是秘密。說出秘密的人,必定是這個領域優秀的一批人,卓有成就,洞徹自己和他人,並進行智慧的提煉。當讀者閱讀的時候,書中字裡行間滲出的思想和結構,一下子令原本混亂迷茫的感覺清晰而完整起來。
這就是《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一書的秘密。這本書的秘密就是說出了創意的真正秘密。

推薦序二 沒有圓滑,就不可能有真誠的創意人生
——著名傳媒人 梁冬
只看李欣頻的廣告文案,必然以為她不諳世事,大抵一個在文字與自我上過於沉迷的人,花在其他方面的精力就要少些。待看完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才發現,原來欣頻也是極圓滑的。
這本書, 和欣頻一貫的風格不同,沒有什麼花哨的文字,都是極平淡實用的東西。雖名為廣告創意課(或者叫:人生創意課)的講義,可是欣頻講的,卻全不涉及具體的操作,而是如何修煉內功以及如何將內功外化。所以她傳給學生的養分,也不是偏食的東西,既有如何修煉內功的秘籍,也有如何將內功外化為招式的訣竅。行文到最後,她又告訴我們:不要相信任何一本書所說的,包括這本書在內。我看,也才是她真正想說的。 她的心態與姿勢,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恰如其分。說她圓滑,也就在於此。
淺薄、深沉、天真、圓滑……不過是種種姿態而已。透過這些浮光掠影,存在本身,已然是充滿創意與奇蹟,我們所需要的,不過是在其中靜坐片刻,看清自己的所需,哪怕再誠實那么一點點。欣頻的這本書,也正是提供了些線索,助你掃除種種路障,進而回歸人生的創意本體。

推薦序三 十四貼心靈藥方
——台灣著名詩人 向陽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把人生可能遭遇的問題濃縮到十四貼心靈藥方中,李欣頻以她跨越不同領域的知識、閱歷,和她廣泛的人生興趣、視野,豐繁的想像,娓娓敘述於每一貼“藥方”,既是她在大學教廣告課程的教學筆記,同時還是她在廣告專業上的全力演出,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如何重新看待世界、自然和自我的種種人生課題。 
我在她的這本著作中,看到了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以及想像想像的花苞如何逐漸怒放,又如何讓自我舒展於陽光和風之中,不被風雨、陰雲和吵雜的塵世的聲音所摧折、蒙蔽、干擾。講堂中的言語,能夠用這種方式表現出來,就是一種創意,這足以啟發我們:嚴肅的、枯燥的、制式的課堂也可以如是活潑、流動、幻化,而又充滿律動與喜悅。過什麼樣的人生?看你用什麼樣的想像。

自序 我是老師心中的寶藏
——李欣頻

我去教書是意外,這本書的誕生也是意外。因為我以前從沒想過會去教書,那時的刻板印象是,教書只是重複自己已經知道的,一點建設性也沒有。
人生果然充滿機遇與巧合,當年因為不想成為老師,所以聯考志願卡上沒填任何一所師範學校,但十年後居然回到學校教書,果然是命。在政大廣告所賴建都老師的引介下,我到台灣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兼一堂廣告文案課,開啟了教書的生活。一開始,我把教書視為苦差事,覺得台北到中壢的漫漫路程真是疲憊極了,後來慢慢地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在講課,其實是在同步建設自我——我在台上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另一個光明健康的我,變得特別多話,變得超乎尋常地耐心,變成一個很嘮叨的人(我以前的文字一向精簡,我也一向寡言);我每次教完課都會很開心地離開教室,因為與學生互動不錯時,自己的收穫也很多。所以課前幾天我都會失眠,因為腦中排山倒海地跑出一堆這星期想跟學生說的話,我只好在床邊留上紙筆,像在記錄別人說話般地速記腦中想的事,然後站到台上時,還會即興說出一些我自己也沒想過的想法;而且我說話的速度極快,因為要急急追著自己飛馳的思緒,所以我對學生很抱歉,因為一開始他們實在跟不上我講話的速度,但後來也就習慣了。
原本只是一學期的課,本來只是期末答應寫給學生的一封信,後來變成了一篇文章,越寫話越多,結果兩天無法停筆,一口氣寫了兩萬字的初稿,最後就變成了五萬多字的書,中斷了我原本已排定的寫作計畫。
自從我出版《誠品副作用》《廣告拜物教》等廣告文案書之後,我常被問到如何培養創意。我個人覺得創意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但創意不是一種可被教授的技巧,而是一種無法言傳的生活態度。所以我在教廣告文案課時,沒有制式的教科書,當周我的新發現與心靈感動,就是那一周的教材。
這本書除了整理自己上課前手寫的講說大綱、在他校演講的講稿外,還有一些是看學生們的上課筆記與課後心得勾起的記憶。現在獨自一人在書房,看著過去所說的話,宛如還身在教室里,感覺當時像是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借我的口說出這些特別激勵向上的話,除了說給學生聽之外,有時我也會聽聽自己在說什麼,學生在問什麼,即使在課程已結束很久的此時,說著和聽著仍然在我腦中繼續進行,思想的會面如此迷人,總之,是一種很特別的精神分裂狀態。
到後來,我利用每周2到3小時的課堂,把一周從電影、書本、生活……所累積的能量都給了學生,課後雖然疲憊虛脫,卻仍然精神奕奕地在下課後繼續回答學生的疑惑。這段時間,正是我在研究所念書壓力最大的時刻,還好以這兩三小時,我孤獨思索的靈魂找到與他人交會的點,我開始享受與學生一起共修人生智慧的樂趣,給了我重建信心、自我教育,並與外界互動的機會,否則辛苦高壓的學術研究生活,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每次上完課,我都帶著一個更堅毅的靈體離開教室,我希望我的學生也是。
教學用的三個抽屜,經過三年,也已經塞滿了筆記與講義。加上很多其他老師的鼓勵,決定把這些在課堂上零散的思緒做個系統性的整理。在2003年過年期間,因為家人都出國,剛好朋友們都各自回家過年,所以可以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從小年夜整理到大年初十,希望趕在我中原與科大學生畢業時出版,以留一整本供給他們離開校園後可以回憶點滴的書稿。
我教書經驗非常短,而且並非完全做到我所說的,自我的完成度還不到及格的程度,我只是提出一個藍圖,目前自己仍在實踐中,邊做邊修正。我知道出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本身是危險的,出書是單向發聲,畢竟不像上課,有疑問可以當場討論、修正,況且白紙黑字更難有改正的空間。但我發現很多學生從高中畢業進了大學,四年期間還不清楚自己能做什麼,沉沉浮浮、孤獨摸索,而我自己當年亦是彷徨無助,所以我把“找自己”的十年成敗經驗,很誠懇地、毫無隱瞞地告訴我的學生,希望他們從現在開始思考自己、正視自己、發現自己、開挖自己,希望他們因平凡的我,而聯想到自己更多、更精彩的可能未來。
其實有資格寫書出書的老師比比皆是,寫這本書時我異常惶恐,因為自己人生閱歷還不足,看得也不夠深厚,之所以斗膽寫下自己教書的經驗,只是希望將來能看到越來越多的老師,把他們一個個精彩的人生體悟與心得分享出來,因為生命教學,每一個老師都是一個開開挖不盡的寶藏,而我們很少有機會與管道,與其他老師交流,出書只是想拋磚引玉——我相信教育可貴之處在於經驗的傳承,像點燈但不是路徑指引,不是技術的交棒,而是學生自我與未來力的激養,老師只能陪伴一時。
關於教育,我自己在聯考與學校不當體制下深受其害,也正因為有好老師,以愛心與耐心幫我在人生的歧途中急轉彎,到了安全的彼岸,救了當時可能會因抑鬱跳樓的一條年輕生命。現在看到報上層出不窮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心裡也很焦急,不知道自己能幫點什麼忙,所以自己透過課堂親身實驗生命教學的理念,我想,米奇?阿爾博姆寫的《相約星期二》,是這本書很重要的楔子。
很遺憾沒聽到過去教過我的老師們,一個個精彩的生命靈魂,我會在有生之年儘可能地去找他/她們挖寶續課,我也不吝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給我的學生,那怕是我跌倒的痛或挫敗的傷,都是很好的經驗教材。
當每個老師們都這樣自我整理時,也可以從各式各樣學生的反應與回饋中,看到很可貴的教學相長的奇蹟。
我期許自己是一個不輕易對學生做好壞評斷的老師,打分數是我非常不願意做的,因為好壞標準都在他們自己身上,沒有人有資格去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所有的價值都隨著時空而變、因人而異,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影響他們,雖然講課本來就很難避免主觀,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還會再教書,我會讓學生自己設計這一學期的課程,自己設定教學目標與評核標準,自己在環境中找學習教材,自己打分數,做老師的只是諮詢者,沒有權力,沒有權威,只能給建議而已。
第二個期許是,即使我被丟到一個完全沒有書本的荒島,我希望自己的應變力與聯想力,可以立即在陌生的環境中,適應良好,而且可以馬上找到環境的脈絡與資源,與學生一起探索,併合力建構一套新的生活知識體系。
最後,將這本書獻給精神上永遠給我勇氣、視我為她心中寶藏的甘訓賓老師。獻給在我漫漫人生中包容我的叛逆、耐心,並教導過我的老師們。獻給與我一起參與現在與未來的學生們。獻給催生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大陸版的高銘文化的所有工作人員。獻給每個正在看我實驗生命過程中的你。

目錄

寫在十四堂課之前
——紀念影響我一輩子的甘訓賓老師,以及我給學生們的課後總複習
第一堂課:如何在意外頻傳的時代活下來
第二堂課:如何開挖自己的生命穴脈
第三堂課:如何畫一張自己的生命藍圖
第四堂課:如何栽培自己——從5項養成教育開始
第五堂課:如何建立獨特的自我風格
第六堂課:專心就是最大的力量
第七堂課:拉大自我格局,漂亮的場面調度
第八堂課:不中止的自我要求與評量
第九堂課:多項技能無所不能,與各精英Hyperlink的多孔變頻插座
第十堂課:如何在25歲前順利接班
第十一堂課:智慧型與知識的均衡比例
第十二堂課:低谷反彈、高處思危,如何愉悅自處人生高低曲線
第十三堂課:想像力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第十四堂課:相信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獨特的生命驚喜

附錄

附錄A 跨世紀的人類影像百科全書
——記台北電影節《第一人稱》
附錄B  請現在開始思考:科技生命學  
——從Mark Pesce的The playful World談到史匹柏的《人工智慧》
附錄C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給厭世者80分鐘的生命溫習。
附錄D春夏秋冬,成住壞空,人生最震撼的四部曲
——記金基德《春去春又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