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政治思想史》

《先秦政治思想史》

《先秦政治思想史》由梁啓超編著的政治思想類作品。經校勘後於2010年12月1日由嶽麓書社出版。本書為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嶽麓書社;第1版(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平裝:25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807614951,9787807614951
條形碼:9787807614951
商品尺寸:22.4x14.8x1.6cm
商品重量:358g
ASIN:B004QL7LE2

內容簡介

先秦政治思想史》主要內容簡介:人類全體文化,從初發育之日起截至西曆十五六世紀以前,我國所產者,視全世界之任何部分,皆無遜色。雖然,我國文化發展之途徑,與世界任何部分,皆殊其趨。故如希伯來人、印度人之超現世的熱烈宗教觀念,我無有也;如希臘人、日耳曼人之瞑想的形上學,我雖有之而不昌;如近代歐洲之純客觀的科學,我益微微不足道。然則中國在全人類文化史中尚能占一位冕耶,曰:能。中國學術,以研究人類現世生活之理法為中心,古今思想家皆集中精力於此方面之各種問題。以今語道之,即人生哲學及政治哲學所包含之諸問題也。

編輯推薦

《先秦政治思想史》: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媒體推薦

筆者專攻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在本學科的學術專著和課題論證中,常常可以看到這類的文字:“自梁啓超撰寫《先秦政治思想史》以來——”何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它是學術界公認的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領域的學術經典。
——張分田
梁對先秦政治思想的總體描述是:四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四大潮流(無治主義、禮治主義、人治主義、法治主義)、四個共同特點。……還應提及的是,梁啓超之所以研究先秦政治思想,目的是提高中國人的國民意識和政治心理
——李喜所

目錄

序論
第一章本問題之價值
第二章問題之內容及資料
第三章研究法及本書研究之範圍
前論
第一章時代背景及研究資料
第二章天道的思想
第三章民本的思想
第四章政治與倫理之結合
第五章封建及其所生結果
第六章階級制度興替狀況
第七章法律之起原及觀念
第八章經濟狀況之部分的推想
本論
第一章時代背景及思潮淵源
第二章政治思想四大潮流及研究資料
第三章儒家思想(其一)
第四章儒家思想(其二)
第五章儒家思想(其三)
第六章儒家思想(其四)(孟子)
第七章儒家思想(其五)(荀子)
第八章道家思想(其一)
第九章道家思想(其二)
第十章墨家思想(其一)
第十一章墨家思想(其二)
第十二章墨家思想(其三)
第十三章法家思想(其一)
第十四章法家思想(其二)
第十五章法家思想(其三)
第十六章法家思想(其四)
第十七章統一運動
第十八章寢兵運動
第十九章教育問題
第二十章生計問題
第二十一章鄉治問題
第二十二章民權問題
第二十三章結論
附錄先秦政治思想
後記

文摘

平等與自由,為近世歐洲政論界最有價值之兩大產物。中國在數千年專制政體之下,宜若與此兩義者絕相遠。然而按諸實際,殊不爾爾,除卻元首一人以外,一切人在法律之下皆應平等。公權、私權皆為無差別的享用,乃至並元首地位,亦不認為先天特權,而常以人民所歸向、所安習為條件。此種理想,吾先民二千年前,夙所倡導,久已深入人心,公認為天經地義,事實上確亦日日向此大理想進行,演成政治原則,莫之敢犯。其最顯著者,則歐美貴族、平民、奴隸等階級制度,直至近百年來始次第撲滅。其餘燼之一部分,迄今猶在。我國則此種秕制,已成二千年僵石。歐人所謂“人權”,全由階級鬥爭產來。其得之也艱,故其愛護之也力。我國則反是,斯固然矣。然必有階級然後有鬥爭之主體。在久無階級之我國,茲事自不能成問題,且以學理衡之,吾儕亦不能認階級鬥爭為性質上可崇敬之事業。若果爾者,一切階級滅盡之後,人類政治豈不日陷於墮落耶?我國歷史上未聞有此等慘酷之鬥爭,而已得有相當的人權,縱不必自豪,亦未足雲辱也。所以能爾者,則以人類平等觀念,久已成為公共信條,雖有強者,莫敢屢攖也。
自由與干涉對待,政治上干涉主義之利病,在我國先秦時代,實為學界諍論最劇之問題。結果不干涉主義,殆占全勝。此主義以不可抗的權威,常臨乎歷代君相之上。故秦漢以降,我國一般人民所享自由權,比諸法國大革命以前之歐洲人,殆遠過之。事實具在,不可誣也。其間昏主淫威,墨吏做法,致自由失所保障者,史固不絕書。然吏之毒民,非法律所許,民本有控訴之餘地。至對於暴君,則自昔聖賢,皆認革命為人民正當權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