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

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 內容簡介

打開這本書,讓我們的孩子,邀請父母在對面坐一坐,聽聽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內心經歷的風暴;讀完這本書,讓我們的父母,邀請孩子在對面坐一坐,聽聽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心中埋藏的苦惱。
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沒有像青少年時期這么強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時期了。不被理解的孩子就是被毀壞的孩子。

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 本書目錄

本書目錄

第一章 成長的秘密  

  • 摘錄一:"後喻時代"誰是誰的老師
  • 故事之一:我的成長歲月里有一個"黑洞"我是"不能小孩"
  • 故事之二:每個孩子都是一隻鷹,父母溺愛使孩子變成了雞
  • 故事之三:父母往往是第一個使孩子丟面子的人
  • 故事之四:把教育孩子理解為就是批評孩子的父母最糟糕
  • 故事之五:任何女性都可能成為偉大的母親
  • 摘錄二:現代的城市孩子
  • 摘錄三:城裡孩子的創造力哪兒去了  

第二章 就像一場夢使我走出了夜晚

  • 故事之一:(A):一個孩子像我的過去,她想發動一場世界大戰
  • 故事之一:(B):害怕從第一的寶座上掉下來
  • 故事之一:(C):學習是為了爺爺
  • 故事之一:(D):李韻在學校出事了
  • 故事之二:孩子是一本難讀的書

第三章 我的心裡有一種冷

  • 故事之一:在孩子的問題上,我們沒有一點私心雜念
  • 故事之二:她要不養活你,我就打她的嘴巴了
  • 故事之三:白雲,你飄向哪裡又該在哪裡停留
  • 故事之四:電台里的爸爸 

第四章 家是傷口,我們是匕首

  • 故事之一(A):誰的內心在與孩子較量
  • 故事之一(B):做繼母,想說愛你不容易
  • 故事之一(C):回望每個人的傷口
  • 故事之一(E):在家時常常是父母哪個個性糟糕,孩子更像哪個
  • 故事之二:愛還要在衣食住行之外

第五章 生命不會後退

  • 故事之一(A):能幹的工程師失敗的媽媽
  • 故事之一(B):父母要把理解孩子看得比照料他的生活還重要
  • 故事之一(C):教會孩子做人永遠是第一的
  • 故事之一(D):成人主義與尊重孩子
  • 故事之二:你不是我親媽媽

第六章 母愛的天堂和地獄

  • 故事之一:媽媽,你就是我的保護神
  • 摘錄一:龍迪訪談
  • 故事之二:母親,我們互為兇手
  • 摘錄二(A):殺念 摘錄二(B):童年回憶:生身人(之四)
  • 故事之三:家是翹翹板的那一邊

第七章 這種母親是成長的最大敵人

  • 故事之一:她不彈琴,我怎么辦
  • 故事之一:靠在媽媽背上的是17歲的嬰兒
  • 摘錄一:《李敖回憶錄》第24頁

第八章 成長是一次痛苦的流亡

  • 故事之一(A):每個少年人都有一個關於英雄的夢想
  • 故事之二:另一種"校園暴力"來自老師
  • 故事之一(B):忍讓教育加重孩子的反抗心理
  • 故事之一(C):孩子是症狀,家庭是病根
  • 故事之一(D):有多少"變壞"的孩子是因為來不及"改好"
  • 故事之一(E):為"壞孩子"祝福 第九章 青春,有一場黑暗的暴風雨
  • 故事之一:我想死,但是我爸爸不知道
  • 摘錄一:白岩松和他的《寫給孩子》
  • 故事之二:找家長,我就不活了
  • 故事之三:夜時錯進女寢的男孩,錯在哪兒
附 錄
  • 本書所涉及的心理測量
  • 家長教育方法量表
  • 父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頭,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便怎樣對待生活(父母類型對孩子的影響及分析)

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 文章節選

內容摘錄

害怕從第一的寶座上掉下來  

假期一直積極參加校外補習的李韻,臨到考試的那幾天不去了。她說身體不舒服,她的父母也沒太在意,反正也不是正式的課程,有沒有成績都無所謂。
快開學的時候,李韻來還書,我們聊著聊著,說起這件事,她說她是害怕自己考不了第一,才放棄參加考試的。 "難道你認為第二的滋味真是太孤獨太可怕了?"我說。
有人說,女生一到高中就學不過男生了,是么?"她問我。 我想起她媽媽跟我談起她升上國中之後沒幾天,回來說,"我在班級里可能會有三到五個敵人吧,他們可能會成為我的對手。"
"和他們比你實力怎么樣?"她爸爸問她。 有一個可能會不相上下,其他的人沒什麼。"

●校園不是樂園、不是搖籃,而是風雲的戰場,實力相當就是敵人,誰最寂寞?第一不勝寒。
在很多家長看來,李韻真的是那種不太用大人苦口婆心督促學習的孩子,在學校不惹事不生非,也不出風頭給老師添亂;在家不挑吃不挑穿,尊敬爺爺,從國小到國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有這樣一個孩子,當父母的一方面心滿意足,一方面隨著孩子的性格問題日漸突出對她也格外擔心。
平哥自三年前因公失去了一隻眼睛,便一直在家享受著全醫療、全薪的待遇。每天早上買份報紙、每天接送女兒、幫著做點家務,然後就是出去打打牌。
他變得話特別多,總是一套一套的,好像他不說,別人就會疑他不懂似的。嫂子和我說,有時候李韻嫌她爸話說多了,就讓他住嘴,害得當爹的直說,要不咱們家換個戶主得了。
我也發現和平哥說話,有時候就不得不打斷他。在我童年的印象里,他是一個英俊的含蓄的男人。到了中年,變成現在的狀態,也不知道是他變了還是我變了,我自己覺得我們已經無法做親情以外的交流了。好在在對李韻的教育和引導方面,他還能聽聽我的意見。
他說,如果能讓女兒開朗點,考第二也行。性格這東西很主要,以後在社會上生存,性格不好誰理你呀,人不說,性格就是命運,誰能像父母那樣對你……老師也說咱這孩子心事重。可是咱這孩子不能說呀,你不說她,她還臉小呢,你要再說她,她的心理負擔不就更重了,唉。
我說,平哥你說得對。這么大的孩子要說懂事,她們已經懂很多了,真談起來,恐怕懂得比我們大人都多,所以不能只"說",而"說"又是最不容易見到效果的教育。
性格的培養也是能力的培養,沒有誰只靠"說"教會一個孩子游泳,也沒有誰只靠"說"教會一個孩子彈鋼琴。像你們這樣愛孩子的父母,有一句歌詞不該不記: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你們恨不得什麼都替孩子做好了,恨不得把一個人一生可能遭的罪都替下來,只留給孩子一件事,分數和名次,以及這種生活給他們心靈造成的沉重。家長們現在很容易就暴露出,拿孩子的分數和他們的艱辛付出做比較的心理,讓孩子們背著沉重的負擔。
對一個長大中的孩子來說,名次的確不是主要的,她現在是在學年排第一,如果在全區或全市排名呢,可能就是第十、第一百,讓她明白這個道理從而卸下第一的包袱很重要。學習的關鍵是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是一生的事,而學習的能力卻是在年少這個階段培養出來的。

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黑妮,自由作家。1968年生於哈爾濱。初二輟學。17歲開始發表作品,散文詩作品曾被《新華文摘》選載。曾任著名冰雪山水畫畫家於志學先生畫室助手,著名企業家哈慈股份公司董事長郭立文先生秘書,哈慈集團上海公司總經理。1996年辭職做自由撰稿人,為多家報刊專欄撰稿。199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心理 研究所心理學函授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畢業證書。1998年作為一所心理學校的志願工作者,主持"非常心理工作室"。著有《幻覺調查》。現居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