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格》

《修辭格》

《修辭格》是人們在組織、調整、修飾語言,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過程中長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結構、特定方法、特定功能、為社會所公認,符合一定類聚系統要求的言語模式,也稱語格、辭格、辭式等。

《修辭格》

正文

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漢語修辭格的著作。19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唐鉞著。唐鉞(1891~ ),字擘黃,福建人。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4年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哈佛大學研究心理學,1920年獲博士學位。1921年回國,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所教育組組長,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及所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現為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
《修辭格》參考英國學者J.C.訥斯菲爾德的《高中英語作文》(1910),對漢語修辭格共分5大類27格。第1 類:產生於比較的修辭格,包括顯比、隱比、寓言、相形、反言、階升、趨下6格。第2類:產生於聯想的修辭格,包括伴名、類名、遷德3格。第3類:產生於想像的修辭格,包括擬人、呼告、想見、揚厲4格。第4類:產生於婉曲的修辭格,包括微辭、舛辭、冷語、負辭、詰問、感嘆、同辭、婉辭、紆辭9格。第5類:產生於有意重複的修辭格,包括反覆、儷辭、排句、復字 4格。《修辭格》的用例,均取自古代詩詞文賦,是一部文言修辭格。
《修辭格》所列諸格的名稱繼承了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宋代陳騤《文則》、元代陳繹曾《文說》等的傳統。如婉辭、微辭見《春秋繁露》,顯比、隱比即《文則》的直喻、隱喻,婉辭、隱比即《文說》的婉語、隱語。《修辭格》至今仍為研究漢語修辭學的重要參考讀物,影響深遠。(見彩圖)

配圖

《修辭格》《修辭格》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