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串接的敘事:自由、秩序、知識
作者:汪丁丁
ISBN:9787108033024
類別:社會科學
頁數:270頁
定價:29.00元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9-11-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串接的敘事:自由、秩序、知識》內容簡介:論政治家的品格,什麼是“精英意識”,歷史責任感其實是敬思感,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當教育普遍失敗之後,在有智慧的地方沒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為什麼市場可能選擇市場參與者們都不喜歡的結果?
作者簡介
汪丁丁,1953年生於北京。當過農民(北大荒知
青)和工人。先後獲首都師範大學數學學士(1982年)、中國科學院理學碩士(1984年)和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0年)。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現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和浙江人學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財經》雜誌學術顧問。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在經濟學與哲學之間》、《回家的路:經濟學家的思想軌跡》、《走向邊緣》、《制度分析基礎講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基礎》、《經濟思想史講義》等二十多種。教學研究領域為經濟思想史、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新政治經濟學等。目錄
自序卷一
關於中國人的自由——從杜威談自由主義開始談
論政治家的品格
民族心理傾向與權力結構
平庸時代的智慧
兩種秩序
民主觀念的要素及其文化表達
偏激與寬容——關於中國人的民主精神
寬容與秩序——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十周年有感
自由——簡單的和複雜的
關於自由與公平的一些初步看法
再談“腳踏實地的自由”
卷二
談幸福問題
再談幸福問題
腦與幸福
健全的理性
經濟利益,個人權利,自我與社會
以幽默克服偏激
什麼是“精英意識”?
精英與市場
生命、激情、理性——評蘭德《源泉》
身份與幻覺
關於身份與資源的遊戲
卷三
世界公民與天下主義
歷史責任感其實是敬畏感
三維自我的寓意
男性與啟蒙
情志的消失——從兩個人和兩句話說起
人格與理性選擇
權利與權力的共生演化——為巴澤爾《國家理論》中譯本序
三十年改革:一百年政治—經濟—文化反思
知識與體驗
制度、個性與傳統
權利、權力、自由
卷四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
抓壞人與合作秩序的擴展
重要的都是具體的
自由、秩序、效率
走出“良法”與“惡法”之爭
惡法非法
最壞的組合
集體的困境
假使尋不出路?
白芳禮的雙重悲劇
比情色更重要的
卷五
百分之二的問題和百分之二十的問題
城堡現狀
當教育普遍失敗之後
愚蠢的教育管理者
惡的官僚主義與不惡的官僚主義
淺談“真”與“美”之間的關係
學術的品味
傲慢與自卑
在有智慧的地方沒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
中國人的焦慮、不信任感與“檸檬原理”
中國社會變遷、中國問題與《財經》立場
卷六
制度化及其代價黝
走出制度幻覺:超越私有制和公有制兩分法
健康的制度與病態的制度
道德轉型期的經濟學與經濟學家——讀斯基德爾斯基Ⅸ凱恩斯傳》隨感
市場要求什麼?
市場,效率,充分競爭
關於競爭的充分性及其要求
市場與社會的病理學——《市場經濟與道德基礎》自序
為什麼市場可能選擇市場參與者們都不喜歡的結果?
社會複雜性的政策涵義
既得利益與公共選擇
前言
終於,我為這些小文章的“三聯”結集找到了合適的標題。不論何時,其實我始終掛念著自由,或許這自由的觀念逐漸有了鄉土中國的味道。只要讀了前面的三篇文章,讀者便可覺察,我所說的自由不再是一個抽象概念。自由的落實,依賴於秩序。可是,人類理性至多只能發現局部的秩序。如果理性自身竟因此而變得狂妄起來,那就連這一點點真相都會被遮蔽呢。所以,知識是與自由密切相關的另一主題,不能不討論的。為了敘述的簡明,我將那些最初級的道理呈現在最前面,更冗長的敘述則放在後面。這樣安排的結果,難免有重複敘述。我知道許多讀者喜歡這樣的安排,因為容易理解。敘述原本是圍繞核心觀念的盤鏇,每一次重複都會更深入。
在人類理性已經發現了的那部分秩序里,“民主”是一項重要內容。與“公平”一樣,“民主”尚未在中國文化里獲得合適的表達。在已經發現了的秩序里,“市場”是另一項重要內容。與它共生的,是“政府”。也是在這裡,我將討論“法”、“公民”、“知識”、“教育”、“理性”、“生命”和“幸福”,及諸如此類的一些基本觀念,於是回到“自由”——我的敘述的出發點。再深入一層的敘述,是中國現實政治問題,是中國人的公共選擇問題和中國人的精神訴求問題。
還應從另一端開始,即從“知識”開始敘述。這是另一本文集,在那裡,從知識的基本問題,中途涉及“秩序”問題,我的敘述仍要返回“自由”問題。
精彩書摘
若干年以前,我們論辯:自由不是飄浮在天上的理念,自由是一種真實生活故而只在生活中才有所落實,這叫做“腳踏實地的自由”。大約三十多年前,哈耶克曾經感嘆:自由若不能成為全體人民奉持的一種生活態度,那么對任何個人而言,例如對蘇格拉底而言,就都不會有自由。一段關於腳踏實地的自由的亞里士多德式的經濟學敘說,首先詢問:在何種“不自由”狀態中,我們在何種程度上將失去一切關於“幸福”的感覺?哈耶克的回答是,根據我的理解,自由往往不意味著快樂,甚至不意味著幸福,因為自由人的生活可能遠比不自由的生活更需要承受痛苦——例如,承受失業、競爭、為金錢而謀生的痛苦。因此,對經濟學家來說,腳踏實地的自由首先是一種權衡:在不同種類的痛苦生活之間選擇較好的那種生活。
經濟學,像其他學科一樣,有大道理,還有許多小道理。如果你生活在一個“穩態”社會裡,你最需要知道的,是那許多小道理,你可能根本不需要知道亞里士多德在經濟學創立之初在《政治學》和《倫理學》裡面提出來的那些大道理。如果你生活在一個迅速變革的社會裡,例如中國社會,那么你最需要知道的,很可能首先是大道理而不是那些對你而言顯得格外瑣碎的小道理。可惜,現在流行的經濟學是學生們從他們的西方老師那裡帶回來的,於是它被表述為一大堆他們的西方老師關心和仔細研究過的小道理。讀到這樣的經濟學,我們就難免產生“不合用”的感覺。亞里士多德的經濟學,故而更加親切,更切近我們關於人生選擇的經濟學。
所以,在各種痛苦的生活方式中,我們可以選擇那些比較不痛苦的,把它們稱為“幸福”。現代經濟學告訴我們如何選擇:(1)懂得你自己的偏好,或者效用函式。或者,回到蘇格拉底以前的時代,那時候希臘哲學家們借用德爾菲神諭——“了解你自己”,表述了同樣的道理。(2)熟悉你周圍的世界,或者,可選擇的行動方案的集合。或者,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就是參與城邦政治。因為人的最高自由是通過政治行動來落實的。例如,你的各項權利,是通過你和你的鄰居們達成了某種政治協定才得到你的鄰居們的尊重和維護的。(3)在可選擇的行動方案的集合之內權衡,找到那些最符合你的偏好的行動方案並加以落實。
在多大範圍內,上列的人生選擇處方適用呢?經濟學家說,在產權界定清晰的範圍內都適用。所以,人生選擇的關鍵在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事前看清楚選擇方案的集合的邊界。越是在轉型期內,個人選擇的社會環境(包括個人的諸項權利)就越是不能確定。因為,如上述,社會對每一個人的權利的尊重與保護,是政治行動的結果。轉型社會的諸種不確定性當中,最顯著的是政治不確定性。
這樣,經濟學裡面的“大道理”告訴我們,人生的可選擇性,依賴於政治行動。這裡,政治是廣義的,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群體行為——社會選擇理論是研究這類行為的新政治經濟學工具之一。
社會選擇理論也有它自己的大道理和許多小道理。其中,最值得我們認真對待的大道理之一,可以翻譯為這樣的看法:一群人,如果他們的偏好太接近,差異太小,那么他們的政治行動將如同被一個“獨裁者的偏好”統治著那樣,雖然可以十分理性,雖然可以十分有效率,卻往往是不自由的——因為少數人表現出來的獨特偏好會被忽視甚至遭到壓抑。柏拉圖對此感悟甚深,因為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就是被這樣的過於統一的大眾偏好給投票表決處死了。這篇文章開篇引述的哈耶克的感嘆,也是就著蘇格拉底之死而發的。
個人的自由,於是首先依賴於他周圍的更多的個人是否願意選擇更自由的人生。楊振寧博士的私人生活,不論它在某些方面顯得多么不符合生活的“慣例”,畢竟,它是大眾的政治行動的後果之一——我們不是通過政治行動選擇了市場導向的社會變革嗎?我們不是至今仍然不願意放棄市場社會給每一個人帶來的比較幸福的人生嗎?那么,為了不那么自相矛盾,我們為什麼不能容忍我們當中的一個人在他自己的可選擇集合內獨立選擇呢?另一方面,楊振寧博士和翁帆女士也一定會理解:在這樣一個市場導向的社會裡,畢竟,輿論是獨立於一切個人選擇的,它若給我們任何一個人帶來了痛苦,我們只能把這種痛苦看做自由生活的代價之一。
然而,這裡報導的輿論傾向十分值得警惕。假如一個人的婚姻具有如此強烈的新聞效應,假如個人選擇具有如此巨大的外部效應,那么,我們就應當詢問,這樣一個“市場社會”,它的心理基礎是否足夠紮實?是否能夠延續?是否不可能成為社會博弈的新的均衡?例如,推而廣之,我們是否將派一名警察到我們鄰居家裡去搜查“黃碟”以便讓我們的社會良心不受打擾?我們是否將立法禁止大學生情侶入住任何雙人房間從而不讓我們習慣了的傳統生活方式貶值?我們是否打算檢查每一個人的日記以免這些日記裡面的一些離經叛道的念頭在日後毒害青年?
自由,一旦要成為腳踏實地的,就要求每一個人養成與自由生活相適應的道德意識——所謂“自由的精神氣質”。一個不能養成這種精神氣質的民族,恐怕永遠難以擁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