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食圖典》

中醫藥食圖典 中醫藥食圖典 中醫藥食的起源

中醫藥食圖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將中醫藥食養生理論及實踐經驗,用簡潔的文字與形象的漫畫相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詮釋了人體保健、中草藥食療養生知識。“食養”,在我國古代醫書《皇帝內經》中早有論述。醫聖張仲景在行醫中,首例“食治”專篇。由此可見,中醫對食物的認識和中藥一樣,講究寒熱溫涼四性和辛、甘、酸、苦、感五味。本書以大量實用諮詢為基礎,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中醫藥食的養生價值,給人以啟迪。

中醫藥食圖典 本書前言

序 中醫藥學,包括藥食學,是中國的先民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鬥爭中不斷創造、不斷發展而積累起來的一門科學。它既有嚴謹完整的理論體系,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被譽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人類智慧的結晶。 就藥學而言,中藥又稱“本草”,其產生可以上溯至遠古時期,在傳說中,炎帝神農痛民之疾遍嘗百草,黃帝軒轅孜孜不倦師學於岐伯,從而使藥典得以昭垂於後世,方劑能夠救患於黎民。其後復經數千年仁人志士口嘗身試,甚至不乏以命寄筆的奉獻,遂使羽毛鱗介、根莖花實鹹集於這一蘊含著自然法則的龐大體系之中,對整個民族的繁衍昌盛和醫療保健作出了巨大貢獻。 再說藥食,中醫藥食學說,實際上就是以中醫藥學的理論為基礎,對飲食物的認識與運用的法則,是在長期實踐中概括和總結而來的。正所謂“草木有情皆入藥”。在中醫中,藥食同源、藥食互用,二者間並不存在著嚴格的界線,它們都凝結著我們的先輩幾千年來對生命的探索,對自然的體認,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因而在人民民眾中有著廣泛而深厚的基礎。 20世紀90年代以來,積於現代實證科學的種種弊端,人們驀然回首,在世界醫學範圍內,掀起了回歸自然的熱潮,在這一熱潮中,眾望所歸的就是在“天人合一”世界觀指導下、以整體論為基礎的中醫及其藥食學說。 越來越多的人們渴望研究和了解中醫及其藥食學說,以便籍此圭臬,頤養身心,用這一法則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但是誠如擔任本書審定工作的張曉陽先生所言,中藥藥食學雖然已經廣為人知,並且深受民眾喜愛,但礙於其理論的古奧與隔膜,常使人望而卻步,而許多聲稱相信中醫的人,其實並沒有讀過中醫的書籍那樣,這種信任主要是源自文化環境、家人的影響,因而這種信任缺乏理性內涵,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從而阻礙了對這一學說本來價值的判斷與把握。 多年以來,周春才先生潛心於中華傳統主流科學與文化的研究與普及工作。在與西方實證科學與文化比較的前提下,作者首先對中國傳統科學與文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行了詳實的考證和系統的概括,充分揭示了它的理性基礎、科學特徵,歸納出它所固有的人文精神、思維取向,然後以此為尺度,對其做出準確而客觀的界定,並以其獨特的視角、通俗的詮釋,得到了相關專家的首肯,和廣大讀者的歡迎(如已在多國和地區屢屢再版的《黃帝內經――養生圖典》、《易經圖典》、《中醫養生圖典》、《禮記圖典》等等)。 在本書中,舉凡中醫藥食的起源、中醫藥食與易學的關係、五臟與五味、進補的法則、四季常見病與飲食原則、常用食物與食養、飲食宜忌等,亦是這一工作的延續。 在易學思維的指導下,中醫認為萬物都有其時間與空間的屬性。藥食物也是同樣,其生成環境和分類首重陰陽,如黃連產於陰濕冷谷,性苦寒;肉桂產熱地性熱;石斛生長在懸崖峭壁,性清涼;當歸產溫地性溫。藥食的升、降、浮、沉、表、里、瀉、補都可以從其輕重、清濁中找到對應的關係。輕者為陽,重濁為陰。再配上五色、五味、五氣,及與五臟的內在聯繫等,藥食物的性能,及其套用法則就知其大半了。 在本書中,作者結合中醫及其藥食學說的理論要點與實踐經驗、套用常識,推本求源,舉重若輕,用簡潔的文字,配上生動有趣的漫畫,使其精髓躍然紙上,讓這種學習一下變得輕鬆了起來,為人們開掘這一人類寶藏,造福現代人類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實為可貴。 是以為序,推薦給廣大讀者。 中國老教授協會醫藥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中藥大全》主編 崔樹德

中醫藥食圖典 本書目錄

引子
中醫藥食的起源
中醫藥食理論與易學的關係
中藥的基本常識
進補的法則
四季的常見病與飲食原則
飲食宜忌
再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