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發表於1945年7月26日,全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是聲明三國在戰勝...
歷史背景 簽訂過程 公告內容 歷史意義 -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1945年...
歷史背景 抗戰結束 簽署儀式 受降過程 降書原文 -
波茨坦
波茨坦是德國布蘭登堡州的首府,位於柏林市西南郊,與柏林僅相距半個小時的高速鐵路的路程。坐落於哈韋爾河邊,人口14萬,是二戰末期著名的波茨坦會議的召開之地...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政治體制 交通 歷史 -
《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全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稱《波茨坦宣言》。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上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中華民國國...
背景 簽訂過程 原文 日本接受 相關新聞 -
波斯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發表於1945年7月26日,全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是聲明三國在戰勝...
歷史背景 簽訂過程 公告內容 歷史意義 -
波茨坦公告發表
《波茨坦公告》,全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稱《波茨坦宣言》。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上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中華民國國...
-
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
歷史背景 抗戰結束 簽署儀式 受降過程 降書原文 -
《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
波茨坦公告全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也叫《波茨坦宣言》。中、美、英三國於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過程中發表。蘇聯同年8月8日正...
-
開羅宣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中美英發表宣言]
“台灣屬於中國”這一事實,通過《開羅宣言》在國際社會再次得到重申,儘管世界各國對華態度不一,但對此從來沒有提出過異議。
-
王楚英
1923年出生於湖北黃梅,現任政協南京市委員會專員。1937年,14歲的王楚英參軍抗日,後任排長。1938年升任18軍軍長黃維的警衛連長,旋調任軍委會駐...
簡介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回憶日投降 勝利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