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敘事(2008-2010)》

——記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所在“死亡之海”的治沙團隊 ——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人才隊伍建設 ——記中國科學院五個新建研究所的誕生

圖書信息

書名:中國科學院敘事(2008-2010)
作 者:鄭千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11年3月25日
ISBN:9787030304599
開本:16開
定價:50.00元

內容簡介

這是繼《中國科學院記事――鄭千里新聞通訊選》之後,陸續發表的新聞通訊。大部分新聞通訊是筆者親自深入到各個研究所調研採訪時所寫的,也包括收錄了一些鄭千里根據中國科學院領導及辦公廳的領導指示,配合宣傳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成就所撰寫的新聞通訊。每一輯收入的新聞通訊按作者在報紙上發表的時間順序收錄。

作者簡介

鄭千里,1954年生於福建省仙遊縣。廈門大學畢業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工業委員會某部工程師,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1985年12月,科技日報社創刊前夕,調入該報社當記者;2004年8月~2008年8月任科學時報社副總編輯.現為科學時報社副局級編委、高級記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發表了大量的科技新聞作品,尤其是長篇通訊在國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多篇作品獲國家級新聞大獎。曾出版新聞通訊選《星的軌跡是橢圓》、《走進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記事》等著作。從1976年開始.發表了大量小品、雜文、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

圖書目錄


遙感災區冷熱杜鵑來春綻放
——中國科學院慰問團赴四川地震災區紀實
“知識創新工程經驗要向全國推廣
——劉延東在中國科學院暨奧運科技園區視察側記
大智之中還需大勇
一一記中國科學院寬頻無線應急通信系統在地震災區顯神威
與知識創新工程風雨同行
——記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王飛躍10年人生之路
我國SOI技術產業化的火炬接力
——記王曦及其團隊發展歷程
科研布局調整中“美麗轉身
——記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10年知識創新
建設創新型國家中奏響雄渾樂章
一記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10年
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建設意義重大
——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答本報記者問
生命的另一種閱讀和解析
——蛋白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建拾貝採珠
地震災害鏈研究,讓我們國際聯手
——中日兩國科學家就地震減災防災論劍成都
塔河中下游生態跨世紀保衛戰
長年守望,以便更好地阻擊
——記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所在“死亡之海”的治沙團隊
咦,科學·怡,科學!
——記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科研信息化建設項目示範作用
把論文寫在長江上游坡耕地上
——對國家科技支撐計畫一個重點項目啟動的思索
此處能起龍騰飛邈雲天
——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在籌建中蓄勢發軔
山區振興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可持續發展呼喚制定山區發展振興規劃
“我們應注重自己培養未來的大師
——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英才班”的教育探索
“納米”納博大百川“若水”若上善伊人
——寫在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驗收之際
“湍流”正在這裡蔚為壯觀地形成
——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人才隊伍建設
但求慈航心中渡
——記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上篇)
不著袈衣亦如來
——記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下篇)
集中科院綜合優勢發展我國電動汽車
——中國科學院電動汽車研發中心發展態勢掠影
“金三角”的敘事與啟示
——記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所煤制乙二醇技術工業化
金星在中國科技版圖上閃耀
——記中國科學院五個新建研究所的誕生
在那離科學絕不遙遠的地方
——記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科研信息化建設項目示範及推進
創新2020:“腦”在清晰“成像”
——記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發展態勢及戰略思考
勤奮是最好的智慧
——記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納米科學家趙宇亮
繁華難現?蓓蕾初綻!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展能源植物“小桐子”紀實
讀山:讓我們眼光更深邃清
——認識我國山地(山區)的獨特與複雜性
喊山:讓我們心靈更感天應地
——剖示我國山地(山區)的現狀及多元性
跋山:讓我們前行更睿智英勇
——振興我國山地(山區)的舉措和可行性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