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歷程(共三卷) 內容簡介
實現現代化是當今中國的最大任務,中國共產黨正領導全國人民為此而努力奮鬥。改革開放20餘年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日新月異的步伐向前邁進,令世界矚目,令國人欣奮。但亦因社會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人間利益關係的劇烈調整和某些社會腐敗現象的出現,有人困惑,有人迷惘。如何使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更加順利而穩健地向前發展,如何使人們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前程更加堅信不移?回顧中國現代化的整個歷程,闡述中國共產黨和其他社會力量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總結其成功經驗和挫折教訓,了解其特殊性和艱巨性,明白其從資本主義現代化轉變為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再轉變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過程,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即所謂“鑒往而知來”也。這就是編寫本書的努力目標所在。現代化是一種世界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潮流和規律,它以資本主義社會因素在歐洲的產生和初步發展為起點和早期形態,隨著資本主義向全世界的擴散和社會主義的出現而形成和發展。中國的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潮流中的一種,它既有世界現代化歷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點;既會受世界現代化潮流的影響,又有自己的內在因素和道路選擇。因此,研究中國現代化的歷程,既要運用現代化的有關理論原理,更要建立和運用適合中國現代化特點的解釋體系;既要放眼看世界潮流,又要注目視本國國情,還要慧眼識外因和內變。只有這樣,才能對中國現代化的發展規律、表現形式、現實狀態進行比較實事求是的分析,從而展現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歷程。
綜合馬克思的上述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論述,可以歸納出這樣幾點現代化思想:一是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社會是現代性的社會。二是大工業及其所帶來的發達的城市和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現代性特徵。三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只有在取得獨立以後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四是由資本主義發展而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更高級的現代性社會。五是關於現代化的動力因素,除了與一般現代化理論相同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發展的一般運動規律之外,還提出了以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互動為主要特徵的生產方式內在運動規律;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所包涵的社會發展動力;以及西方資本主義向全世界擴散所帶來的對落後國家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有限傳動作用。
因此,在研究中國現代化的歷程時,既要採用一般現代化理論的基本原理,也要以馬克思的現代化思想,特別是關於西方資本主義擴散和殖民主義與落後國家的資本主義現代化關係,社會形態發展過程與現代化進程相結合的思想為指導。
如果從現代化的世界性和主體目標――工業化和民主化――來講,中國的現代化起始於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從世界學術界比較公認的現代化發展階段標準來講,中國的現代化經過了1911年之前的準備階段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的啟動階段。從中國特有的現代化道路來講,可分為1949年10月之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的資本主義現代化;1949年10月至1978年的經典式社會主義現代化;1979年至2000年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本書對中國現代化歷程研究,力求縱貫其各個發展階段和不同道路階段,力圖通過比較系統而全面的研究,闡明對外開放的必要性;揭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制度下,現代化的畸形狀態和難以健全成功的一般規律;論證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的資本主義現代化轉向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又從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轉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性。
中國現代化歷程(共三卷) 本書目錄
緒論第一卷 前提與準備
第一編 前提和外因(1840年前後)
第一章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社會
第二章 19世紀世界現代化潮流
第二編 傳統社會的裂變(1840─1894)
第三章 西方資本主義侵入與中國傳統經濟
第四章 傳統人文社會的分化
第五章 政權結構的變化
第六章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最初嘗試
第七章 行會的現代性變異
第三編 動力因素的增加(1895─1911)
第八章 爭取民族獨立的現代化動力
第九章 經濟倫理資本主義化趨勢
第十章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起步
第十一章 資產階級的初步成長
第四編 醞釀啟動(1898-1911)
第十二章 戊戌維新:早期現代化的社會動員
第十三章 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改革嘗試
第十四章 立憲運動:改良主義道路的終結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早期現代化的有效啟動
第二卷 啟動與抉擇
第一編 現代化的啟動與異化(1912─1916)
第一章 民國成立與現代化因素整合
第二章 經濟現代化的社會動員
第三章 資本主義經濟法制體系初步形成
第四章 資產階級的形成
第五章 現代化的危機:體制問題
第二編 自由發展與道路選擇(1917─1927)
第六章 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
第七章 傳統農業的初步改造
第八章 手工業的現代化趨向
第九章 現代教育事業的崛起
第十章 社會主義傳入:發展道路的新選擇
第十一章 五四時期的現代化理念
第十二章 早期共產黨人的尋求
第十三章 中央與地方的權力衝突
第十四章 南通模式:區域現代化的嘗試
第三編 畸形發展與道路分野(1928─1936)
第十五章 國民政府集權政治的建立
第十六章 工業化中的國家資本和民間資本
第十七章 政府企圖拯救農業
第十八章 民間致力農村復興
第十九章 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實踐
第四編 外患內亂與道路抉擇(1937─1949)
第二十章 抗戰時期的西部工業化
第二十一章 現代化道路之爭
第二十二章 新民主主義的現代化構想
第二十三章 振興實業“一線生機”的破滅
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抉擇
第二十五章 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概況
第三卷 改道與騰飛
第一編 改道與轉型 (1949─1956)
第一章 新民主主義現代化的實施
第二章 建立經典社會主義制度
第三章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啟動
第二編 受挫與調整(1957─1978)
第四章 現代化社會動員受挫
第五章 現代化與非現代化
第六章 動亂十年:中國現代化的危機
第七章 現代化新模式的萌生
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新起點
第三編 轉型與改革(1978─1991)
第九章 現代化新戰略
第十章 現代化的總體設計
第十一章 農村現代化的起步
第十二章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第十三章 工業化中突起的異軍
第十四章 政治體制改革
第十五章 經濟體制的轉軌
第十六章 走向全面開放
第十七章 建立科教新體制
第四編 輝煌歲月(1992-2000)
第十八章 南方吹來春天的風
第十九章 市場經濟終於植根中國
第二十章 經濟市場化的難題及化解
第二十一章 國有企業改造
第二十二章 建立現代法治體系
第二十三章 “三個代表”學說:現代化的新方針
後論: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事業的貢獻
中國現代化歷程(共三卷) 參與書評查看書評(共0條)
返回頂部
中國現代化歷程(共三卷) 本書目錄
緒論第一卷 前提與準備
第一編 前提和外因(1840年前後)
第一章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社會
第二章 19世紀世界現代化潮流
第二編 傳統社會的裂變(1840─1894)
第三章 西方資本主義侵入與中國傳統經濟
第四章 傳統人文社會的分化
第五章 政權結構的變化
第六章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最初嘗試
第七章 行會的現代性變異
第三編 動力因素的增加(1895─1911)
第八章 爭取民族獨立的現代化動力
第九章 經濟倫理資本主義化趨勢
第十章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起步
第十一章 資產階級的初步成長
第四編 醞釀啟動(1898-1911)
第十二章 戊戌維新:早期現代化的社會動員
第十三章 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改革嘗試
第十四章 立憲運動:改良主義道路的終結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早期現代化的有效啟動
第二卷 啟動與抉擇
第一編 現代化的啟動與異化(1912─1916)
第一章 民國成立與現代化因素整合
第二章 經濟現代化的社會動員
第三章 資本主義經濟法制體系初步形成
第四章 資產階級的形成
第五章 現代化的危機:體制問題
第二編 自由發展與道路選擇(1917─1927)
第六章 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
第七章 傳統農業的初步改造
第八章 手工業的現代化趨向
第九章 現代教育事業的崛起
第十章 社會主義傳入:發展道路的新選擇
第十一章 五四時期的現代化理念
第十二章 早期共產黨人的尋求
第十三章 中央與地方的權力衝突
第十四章 南通模式:區域現代化的嘗試
第三編 畸形發展與道路分野(1928─1936)
第十五章 國民政府集權政治的建立
第十六章 工業化中的國家資本和民間資本
第十七章 政府企圖拯救農業
第十八章 民間致力農村復興
第十九章 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實踐
第四編 外患內亂與道路抉擇(1937─1949)
第二十章 抗戰時期的西部工業化
第二十一章 現代化道路之爭
第二十二章 新民主主義的現代化構想
第二十三章 振興實業“一線生機”的破滅
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抉擇
第二十五章 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概況
第三卷 改道與騰飛
第一編 改道與轉型 (1949─1956)
第一章 新民主主義現代化的實施
第二章 建立經典社會主義制度
第三章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啟動
第二編 受挫與調整(1957─1978)
第四章 現代化社會動員受挫
第五章 現代化與非現代化
第六章 動亂十年:中國現代化的危機
第七章 現代化新模式的萌生
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新起點
第三編 轉型與改革(1978─1991)
第九章 現代化新戰略
第十章 現代化的總體設計
第十一章 農村現代化的起步
第十二章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第十三章 工業化中突起的異軍
第十四章 政治體制改革
第十五章 經濟體制的轉軌
第十六章 走向全面開放
第十七章 建立科教新體制
第四編 輝煌歲月(1992-2000)
第十八章 南方吹來春天的風
第十九章 市場經濟終於植根中國
第二十章 經濟市場化的難題及化解
第二十一章 國有企業改造
第二十二章 建立現代法治體系
第二十三章 “三個代表”學說:現代化的新方針
後論: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事業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