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王朝興衰史十七講》在敘述歷代王朝由興盛轉向衰敗的過程中,對歷史上諸王朝興衰的奧秘探原求因,視角獨特,見解獨到,試圖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達到“鑑古而知今”的目的。本書文筆生動,論述簡潔而不失深刻,可以做為一部簡明的中國通史去讀,也可以稱之為現代版的“資治通鑑”。
作者簡介
劉敏,1951年生,黑龍江哈爾濱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戰國秦漢史、中國歷史地理學及客家歷史文化的教學和研究。主講過的課程主要有:“中國通史”、“中國古代史”、“秦漢史”、“中國歷史地理學概論”、“秦漢史料學”、“秦漢史研究”、“中國王朝興衰史論”等。曾獲南開大學優秀課程獎、優秀教師獎,參撰著作曾獲中國圖書獎。在學術研究方面,發表了二百多萬字研究成果,其中獨立撰寫及與人合作撰寫了《中國古代王朝興衰史論》、《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秦漢卷》、《秦二世》等16部專著、教材和工具書,獨立撰寫並發表重要論文二十多篇。主講的“中國王朝興衰史論”受到南開學子的歡迎。
特色
“以史為鑑可以知更替”。國家之大事莫過於盛衰興亡,而中國比許多國家更富於盛衰興亡的故事,那么影響盛衰興亡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反思前朝興盛的經驗與敗亡的教訓,鑑古戒今,本是中國歷代政治和歷史學的特點與傳統。但是,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鑑戒,卻依然是一個又一個王朝由興盛轉向衰亡的重蹈覆轍。儘管歷代王朝的開創者都曾冀望,但卻從來沒有一個王朝能夠“千秋萬代”?為何逃不出這個歷史怪圈?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戰國秦漢史學家劉敏《中國王朝興衰史十七講》(長春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以上述這一重要歷史問題為主線,講述了從夏商周三代到清王朝四千年的興衰歷史,力圖從中總結歷史興衰更替的經驗與教訓。
作者認為,有一些共性的社會問題,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統治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政策和賦役問題。對於這兩個問題處理得如何,往往成為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關鍵所在。民以食為天,食以地為本,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最重要的物質生產資料之一。田連阡陌者不耕,耕者無立錐之土,這就是歷代土地問題的癥結,也是制約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賦稅徭役是餵養統治集團和國家機器的母奶,賦役除了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外,主要的則為統治者所揮霍。賦役的輕重往往維繫著政治的清濁、社會的治亂和國家的興衰,沉重的賦役負擔是農民破產的主要原因,也常常成為中國歷史上農民揭竿而起的導火索。
腐則朽,朽則濫,濫則敗,敗則亡。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王朝的衰亡均與統治集團的腐敗有關,腐敗有不同層次和不同形式。作者認為,固然最高統治者的荒淫腐朽是王朝衰亡不可忽視的重要誘因,但作為國家機器正常運轉重要環節的官僚隊伍,其普遍的腐敗墮落對整個社會的蛀蝕幾乎是無孔不入的,“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梁不正垮下來”,導致國家衰亡的最嚴重的腐敗是吏治的腐敗,是整個官僚隊伍的墮落。
中國古代幾千年的王朝史,基本處於君主專制的國家形態下。作者認為,君主個人的道德、人格與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家的治亂興亡。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用人理念與方式,即重用賢臣能人還是信用佞臣小人、虛心納諫還是剛愎自用。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的一段發人深思的名句。為什麼歷代的統治者也在不斷反思、借鑑,但他們就是找不到根本的癥結,而不斷重蹈王朝更替、盛衰興亡這一怪圈呢?作者認為,歷代統治集團的目光僅僅盯著“國計”,而把更為重要的“民生”問題只當作裝飾而已。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如此光輝而深遠的思想,但回顧數千年的歷史,國家是統治集團的私有資產,民眾是統治集團的子民。統治者對於天下之民,僅僅作為維持其一家之國的工具、視為滋養其一脈之器的草芥,從未真正將這一民本思想付諸實施。
前言
西方哲人尚福爾有一句名言:“戀愛有趣如小說,婚姻無聊如歷史。”這幽默的調侃讓歷史學家們略顯尷尬。但冷靜一想,用哲學的思維來看待哲人的哲言,它並非就是普遍和絕對的哲理。原因很簡單,筆者在多年與學生以及朋友或其他人士的交往中發現並感覺到,他們中的很多人對歷史,特別是對自己祖國的歷史,是有著濃厚興趣的。我對西方文化缺乏了解,但總覺得作為社會普通成員的中西方人,生存的興奮點不太相同。西方人雖然富於民主傳統,但一般人更多關心的是個人的生活和權利,而中國人雖說習慣於領導決定,但卻熱心政治,關心國家大事。暫且不管這是優點還是缺點,按照邏輯推導,國家最大的事莫過於盛衰興亡,而中國盛衰興亡的故事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更豐富,所以中國人怎么能不關注歷史,怎么能不喜歡歷史呢?我在南開大學講授“中國古代王朝興衰史論”的課程,受到許多學生的熱烈歡迎,每年都有數百學生選修這門課程,現在出版的這本書,就是在這門課程講稿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希望廣大青年學生和歷史愛好者們,也能和我的南開學生們一樣,喜歡我的歷史課,喜歡這本歷史書。筆者在講授“中國古代王朝興衰史論”這門課的過程中,學生們曾經提出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我討論,請我解答。其中一些問題不但重要,而且具有普遍性和現實意義,比如說歷史是什麼,歷史和現實的關係如何,學習歷史僅僅是增長知識嗎,為什麼特別關注王朝盛衰興亡的歷史,影響盛衰興亡的主要因素是什麼,等等。我把給他們的一部分回答寫在下面,權且作為這本書的序言。就像睿智的哲學家們總是在鍥而不捨地探索哲學的基本問題、世界的本原是什麼一樣,歷史學家們也總是在思考“歷史是什麼”這個既筒單又複雜的問題,他們分別為“歷史”一詞下了無數個定義,英國學者E·H·卡爾甚至還專門寫了《歷史是什麼?》一書。筆者是辯證唯物論者,按照辯證唯物論的經典說法,“歷史”的含義很樸實很簡單,它不過是“人類生活的行程,是人類生活的連續,是人類生活的變遷,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歷史是“各個時代的依次更替,每一代都利用了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條件下繼續從事先輩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的活動來改變舊的條件”。這就是說,一個時代在前代的基礎上發展,又有不同於前代的特點。歷史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在繼承中延續,在否定中向前。漢朝繼承了秦朝,也否定了秦朝,而它自身又被後來的朝代所否定和繼承。恩格斯曾經深刻地指出:“辯證哲學推翻了一切關於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人類絕對狀態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絕對的、神聖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發生和消滅,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的過程,什麼都不存在。”從這樣一種認識論觀點出發,筆者認為王朝的盛衰興亡,如同日出日落一樣的正常和自然,但同時又要指明,這種盛衰興亡又不是隨隨便便地發生的。歷史上所有的王朝都有它們興盛的理由,也都有它們衰亡的原因,其中有共性,也有個性;有必然,也有偶然。這是筆者在教授這門課、寫這本書時所特別關注的問題。狹義的“歷史”應該是純客觀的,客觀的存在,客觀的發展,不以人的認知和評判為轉移。但是對於後人來說,這種純客觀的歷史幾乎是不存在的,他們所接觸的歷史都是經過人為的採擇記錄和臧否評價,也就是說,人們學習和了解的歷史,其實不過是歷史學而已。中國不但有悠久的歷史,同樣有悠久而不間斷的歷史學。《禮記·玉藻》說:“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中國從傳說的黃帝始,歷朝歷代都設有史官,記言論,錄行為,解釋事變,評判人物,這是中國人引為驕傲的遺產。
目錄
第一講三代興亡一、夏、商在改革中興盛
二、紂王、酒與商朝滅亡
三、周公攝政與改制
四、“弭謗”與“戲諸侯”
第二講“爭”與“變”的時代
一、王室衰微,禮壞樂崩
二、革新政治,諸侯爭霸
三、變法圖強,鹿死秦手
四、百家爭鳴:士人的伊甸因
第三講秦亡漢興,王侯無種
一、百代行奏政,千年評始皇
二、二世速亡誰之過
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四、劉項勝敗豈無憑
第四講從“無為”到“有為”
一、清靜無為,文景之冶
二、“獨尊儒術”與復歸奏制
三、雄才拓漢疆,財乏謀工商
四、輪台罪己:漢武泰皇之異
第五講從崩潰到中興
一、“皇家愁馬肥,百姓苦饑寒”
二、王莽代漢:歷史的選擇
三、托古改制,天下大亂
四、人心思漢,光武中興
第六講宦戚輪流擅權的東漢
一、宦戚輪流控權,病因何在
二、外戚權壓主上,宦官“虐遍天下”
三、黨人與黃巾:兩種不同的批判
第七講南北紛爭。政權多嬗
一、三國殊逢而同歸於晉
二、曇花一現的繁榮與統一
三、台城頻易主,秦淮依舊流
四、鮮卑的改革與胡漢融合
第八講隋朝“以富強而喪敗”
一、隋文帝與“開皇之治”
二、國富民貧,役繁不堪
三、雷塘冢旁說楊廣
第九講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一、李世民的文治武功
二、開明、開放:貞觀政治的主旨
三、《貞觀政要》:安邦治國之書
第十講走上巔蟑
一、士皇武則天:連線兩個封建活世的複雜人物
二、才華開盛世
三、風流啟禍亂
第十一講漫長的衰亡之路
一、藩鎮割據
二、宦官專權
三、牛李黨爭
四、農民起艾
第十二講宋代的繁榮與“積貧”、“積弱”
一、“黃袍加身”與“杯酒釋兵權”
二、經濟文化的空前繁榮與“積貧”“積弱”
三、王安石變法的是非功過
第十三講軍事外交失敗源於政治腐敗
一、奸佞擅權,功臣飲恨
二、南宋滅亡及有關“忠臣”的思考
第十四講蒙古人的成功和難題
一、不同以往的大帝國
二、與王朝始終相伴的三大矛盾
三、滅亡的導活索:變鈔與開河
第十五講走向極端的明代中央集權
一、最為專制的平民皇帝
二、君主專制的畸形產兒:特務與權閹
三、一個致力於“築牆”的王朝
第十六講從中衰到滅亡
一、道道難題困擾紫禁城
二、一曲革弊興利自救的悲歌
三、崇禎皇帝同時遭遇皇太極和李自成
第十七講最後的盛世
一、滿洲貴族的崛起
二、康雍乾盛世的標示
三、古代盛世與近代世界:痼疾與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