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曼哈頓幽靈》

這個故事你熟悉吧?對,這就是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小說《歌劇院幽靈》中的一個情節。 1999年,《歌劇院幽靈》的續集《曼哈頓幽靈》出版了。 十四、蓋洛德・斯普里格斯的評論

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曼哈頓幽靈 特色及評論

法國作家加斯通・勒魯的小說《歌劇院幽靈》膾炙人口,曾被多次搬上舞台和銀幕,是百老匯的保留劇目。本書系英國著名的暢銷小說作家弗雷德里克・福賽斯為其撰寫的續集,成功地延續了原作情節曲折、人物性格突出的風格。當年曾在巴黎歌劇院劫持合唱隊女郎克里斯蒂娜的埃利克經人暗中相助後偷渡到了紐約,與達呂斯搭檔,設定了一個又一個騙局,逐漸成為紐約富翁。由於他其貌不揚,平時一直戴著面罩,白天無法見人,“曼哈頓幽靈”的傳說不脛而走。十三年之後,埃利克終於等來了結當年恩怨的機會;他設計把克里斯蒂娜請來登台,希望她能回心轉意,接受他的一片痴情。不料此舉引發了一系一系列連鎖反應,一個塵封多年的秘密被赫然揭開。愛情與親情,人道與獸性,在台前幕後錯綜糾纏……

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曼哈頓幽靈 本書前言

譯者的話 巴黎歌劇院的大舞台上,正在上演《浮士德》,觀眾們深深陶醉在女高音克里斯蒂娜天籟般的嗓音中。突然,傳說中的“歌劇院幽靈”現身了,他擄走了女高音。從震驚中恢復過來的觀眾追蹤到了劇院的地下室,終於找到了嚇得索索發抖的克里斯蒂娜和一件演戲用的斗篷…… 這個故事你熟悉吧?對,這就是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小說《歌劇院幽靈》中的一個情節。 加斯通・勒魯(1868―1927)生於巴黎,長於諾曼第,並在那裡對文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開始寫詩和短篇小說。他攻讀的是法律專業,但是出於對記者這個職業的喜愛,在取得律師資格後不久,就做起了《巴黎回聲報》的庭審記者。1882年,因為成功地調解了一起轟動性的案子,避免了一場官司,他由此成為法國第一個以調查案件真相見長的記者,聲名大噪。年屆30,他成了當時法國最著名的旅行記者。在世界各地的一次次驚險遭遇,為他已經開始從事的小說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他的第一部作品《黃色房間的秘密》,塑造了集新聞記者和業餘偵探於一身的魯日塔比爾這個人物形象,立刻獲得了成功。此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接著創作了63部不同體裁的作品,直到1927年因尿毒症去世。 《歌劇院幽靈》是他於1911年出版的作品,也是給他帶來世界性聲譽的作品。然而奇怪的是,這部作品出版的當年乃至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沒有什麼影響,以至法國《拉魯斯插圖詞典》在介紹勒魯時,只稱他為記者和偵探小說家,對《歌劇院幽靈》居然隻字未提。 192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正在巴黎休假的好萊塢影界巨擘、環球電影公司總裁卡爾・勒姆爾(1867―1939)從勒魯手裡得到了一本沉寂了十來年的《歌劇院幽靈》,他一個晚上就將書讀完,當即決定把它搬上銀幕,由因為出演《巴黎聖母院》中的鐘樓怪人卡席莫多而走紅的醜星、“千面人”錢尼主演。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也促成了這部小說的時來運轉,使其成為地球人都知道的作品。1943年,好萊塢重拍了這部電影,1962年,英國倫敦以拍攝恐怖片見長的哈默電影公司也將它搬上了銀幕。我國先後兩次拍攝的電影《夜半歌聲》應該也是取材於這部小說。1986年,英國音樂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1948)把它搬上了音樂舞台,再度掀起了一個“幽靈熱”;歌劇《歌劇院幽靈》像小說和電影一樣廣受歡迎,據說觀看人次已達一千多萬。 1999年,《歌劇院幽靈》的續集《曼哈頓幽靈》出版了。 本書作者弗雷德里克・福賽斯(1938―)是英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曾以《豺狼的日子》、《奧德薩檔案》等書,為中國讀者所熟悉。他出生於英國肯特郡,受過高等教育。1956―1958年,他作為最年輕的飛行員,服役於英國皇家空軍部隊。此後的三年半里,他擔任了諾福克郡《東方日報》的記者,1961年成為路透社記者,先後駐紮巴黎以及當時的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1965年他回到倫敦,擔任BBC的電台和電視台記者;1968年離開BBC,先後做過自由撰稿人和《每日快報》、《時代》周刊的撰稿人。多年的記者生涯,讓他有機會游遍歐洲、中東和非洲,這大大開闊了他的眼界,為他的小說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1969年的第一部作品《比夫拉故事》到2001年9月的新作《老兵》,他迄今共有16部作品問世,其中《豺狼的日子》(1972)獲埃德加・愛倫・坡獎,《奧德薩檔案》等五部作品被搬上銀幕。小說創作的成功,促使他成為了專業作家。他的經歷與加斯東・勒魯頗有些相似之處,因此,由他來為《歌劇院幽靈》寫續集,好像也就順理成章了。 ……

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曼哈頓幽靈 本書目錄

一、安托瓦內特・吉里的懺悔
二、埃利克・穆爾海姆之歌
三、阿爾芒・迪富爾的絕望
四、喬利・布魯姆的運氣
五、達呂斯與神交流
六、蓋洛德・斯普里格斯的專欄
七、皮埃爾・德・夏尼的課
八、伯納德・史密斯的報導
九、喬利・豐魯姆的努力
十、埃利克・穆爾海姆欣喜若狂
十一、梅格・吉里的私人日記
十二、 塔費・瓊斯的日記
十三、約瑟夫・基爾福伊爾神父與神交流並禱告
十四、蓋洛德・斯普里格斯的評論
十五、埃米・方丹的報導
十六、查爾斯・布魯姆教授的講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