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將過金陵》

這是清朝的龔鼎孳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藉由廣東北返於上巳日將要經過金陵時的感懷,婉曲地表達了對故國無可奈何的痛惜懷念之情,也顯示出他的詩歌典雅婉麗的風格。

作者

龔鼎孳

詩詞正文

倚檻春愁玉樹飄,空江鐵鎖野煙消。
興懷何限蘭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注釋

①上巳:古代以陰曆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魏晉後為三月初三)為“上巳”。舊俗此日在水邊洗滌污垢,祭祀祖先,稱“修禊”。

②玉樹:六朝時陳後主建都金陵,沉迷聲色,不理政事,曾作《玉樹後庭花》這首舞曲,時人以為亡國之音。

③空江鐵鎖:晉武帝命王浚伐吳,吳以鐵鏈鎖江截之。王浚作大筏,用火炬燒毀鐵鎖,戰船直抵石頭城下,吳主孫皓降,吳亡。

④蘭亭:在今浙江紹興。353年(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等41人於三日在此集會“修禊”。

⑤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

作品賞析

這首詩抒寫了詩人由廣東北返於上巳日將要經過金陵時的感懷。前兩句寫金陵史跡。陽春三月賞春的日子,靠著欄桿,沐浴著駘蕩東風,觀賞明媚春色,本該何等歡快!可是,詩人卻依稀聽到《玉樹後庭花》的曲調餘音裊裊。“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台城》)於是不禁聯想起陳後主迷於聲色,終至亡國的故事。詩人凝望空闊浩渺的長江,又不禁想起當年晉武帝命王浚伐吳,“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的史實。於今,當年的攔江鐵鎖卻如郊野荒煙般消散了。這兩句詩正面對仗,寫景與用典水乳交融,首句暗示南明福王朱由崧荒淫誤國,次句指清兵渡江、福王被俘、南明覆亡的結局則更明顯,同時還將詩人的故國之思和傷感情緒融匯其中。第三句宕開一筆,寫的不是金陵舊事,但與前兩句也有內在氣脈相通。353年(東晉永和九年)上巳日,王羲之在與友人聚會時乘興揮筆,寫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此刻,詩人想起序文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為之興懷”的慨嘆,更是感慨無限,倍添興亡之感了。在這句詩墊襯蓄勢的基礎上,末句又回到金陵舊事上,並將全詩推向了高潮。“江山依舊,人事全非。”金陵一帶亘古長存的流水青山,送走了孫吳往後的六個朝代,不也同樣送走了曾建都金陵的朱明王朝么?往事如今成追憶,但畢竟一去不復返了。被迫屈節仕清的詩人通過這首詩婉曲地表達了對故國無可奈何的痛惜懷念之情,也顯示出他的詩歌典雅婉麗的風格。

作者簡介

龔鼎孳(1615-1673),字孝升,號芝麓。安徽合肥人。明代進士,曾任兵科給事中。清軍入關,龔鼎孳再仕於清朝。曾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其在文學上頗有造詣,明末清初詩人,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為“江左三大家”,著有《定山堂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