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評書《三俠劍》的故事是以武林俠士勝英為主人公的一部歷史故事。清康熙年間,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綠林高手三俠(神鏢將勝英、震三山蕭傑、九頭獅子孟凱)、三劍(艾蓮池、紅衣女劍客、夏侯商元)替天行道,揚善除惡,做了許多行俠仗義之事,得到康熙皇帝的讚賞,但也與武林邪惡勢力結下了不解之恨,因而矛盾鬥爭愈演愈烈。以秦尤為首的武林敗類屢屢設計要殺害勝英及其師徒,使勝英等人時時身處險境。勝英等人無所畏懼,在眾英雄豪傑的幫助下,大展才智,屢挫敵手,最終消滅了秦尤等惡勢力,並促使台灣王鄭克塽接受招安,台灣回歸祖國。
評析
一、從全書結構分析
在評書中象《三俠劍》這樣沓長的篇幅,在傳統書目中也是不多見的。它能夠形成這么長篇幅的原因,就在於攻山破寨之類的情節可以無限制的重複。例如蓮花湖、蓮花峪、蕭金台、蕭玉台、蕭鳳台、仙霞山、二龍山、九龍山、太行山、黑水湖、巢湖、澎湖……基本情節不外是綠林來投,俠客追至,發生格鬥,山寨覆滅。而且每座山寨失敗的經過也是大同小異,在這些攻山破寨的情節中,除了比武較量以外,甚至連一些生活細節的描繪都很少,這種情節怎么能表現特定的生活內容?這只能說是一種呆板模式,哪裡還談得到藝術創造呢?而這座山寨失敗者,除了少數投靠官府(即俠義)外,其餘者都變成了流寇再投到又一座山寨,又一座山寨破後,則又多了幾個同夥,再投奔另一座山寨……這樣循環反覆的伸展下去,到後部書的幾座山寨的投奔者越來越多,不但情節平庸,而人物也顯得異常臃腫。而對立雙方的陣容也越聚越大,連藝術先材(包括人物取捨的洗鍊都不顧了,很難說有什麼完整的構思)。這只能說明它是在藝人講說中,為了拖延時間,使篇幅無限度的伸長,是一種很不嚴肅的創作方法。
評書圖 |
在一些優秀的傳統書目中,不乏堆積式的情節,如《三國》中“十八路諸侯計董卓”,《隋唐》中“群雄聚會四平山”等,也是雙方人物越聚越多,但經過“汜水關”、“四平山”之後,應該使矛盾有所伸展,必須組織新的情節,產生情節上的起伏跌宕,展現廣闊的生活內容。象《三俠劍》這樣堆積式的情節,而無控制的發展,人物越聚越多,表面看來雖然十分熱鬧,實際並無新的矛盾,很難揭示深刻的內容。因此,它在當時所吸引的也只能是文化和藝術趣味較低的欣賞者,稍有藝術見解的聽眾,對這種呆板重複的情節是不會發生興趣的。
二、從人物形象分析
《三俠劍》在講述雙方鬥爭過程中,涉及人物眾多。綠林方面有“三台五湖八大名山”的各寨首領及少林派和尚眾師徒;俠義方面有“明清八義”、“三俠”、“三劍”、“四路鏢頭”以及艾蓮池的徒子徒孫等。在這么多的人物中,性格鮮明者無幾。雙方人物都是只知為本集團利益拼殺格鬥,而沒有任何思想活動,似乎很難找出這些人物性格上有什麼差別。他們除了解救同盟弟兄的危難,以武力戰勝對方外,他們自身或集團內部也無任何矛盾,皆是一群毫無頭腦的出隨從者。
因為這些人物的性格很不突出,只憑武藝戰勝對方,所以書中推動情節的方法,只能是“能人背後有能人”。哪一方出陣者武藝高超便能取決勝負,從人物性格的呆板導致情節也很貧乏。例如飛天玉虎蔣伯芳出世時是何等英勇,棍掃蕭金台,剿平仙霞山,杭州擂台腿踹法蘭和尚……,可是法蘭和尚的老師壁和僧出面以後,他的武藝便無施展之力,從此以後便成庸庸碌碌的隨從者;蔣伯芳在杭州擂台被壁和僧打敗以後,他的老師艾蓮池出面,又是不可一世,他與壁和僧巧打梅花樁,又是何等驚人的絕技,可是打過梅花樁,戰勝壁和僧以後,壁和僧的老師北極崑崙一出現,艾蓮池又不行了,還得請他的老師南極崑崙出面……這些武藝高強者,一個個的敗了下去,再也沒有施展的機會。因為高人越來越多,所以都變成了隨從式的人物。這裡除了武藝高低以外,還有什麼人物性格可談?這些人物只不過是作者編造延續情節的棋子,任憑作者隨便擺布,說你行你就行,沒有人物發展的自身邏輯。因此,這些人物形象都是無力的。
勝英是這部書中的“書膽”,本來作者賦於他有傑出的本領,他有三樣絕技,即三隻金鏢,一支甩頭,還有一口魚鱗紫金刀。人稱“聖手崑崙俠”“神鏢將”,可是在這種高人越聚越多的情況下,他的本領也變得無法施展。在許多情節中只不過是仁義長者的象徵,沒有任何獨自的行動,雖然每件事還都以他核心,但主要行動都是他的同盟者所為,他也變成了隨來隨去的陪襯。甚至連說書人也感到由這些人物所產生的情節索然無味,所以不得不創造了賈明和孟金龍,這樣一對插科打諢式的人物來調節書台氣氛。但是賈明、孟金龍在每次剿山破寨等活動中,也是多次重複已有過的舉動,從來沒有出現過新的思想和行為。依靠這種定型化的人物,怎么能創造出生動的故事情節?一部長篇評書,沒能塑造出幾個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怎么能算是有藝術特色的作品,還有什麼經驗值得借鑑呢?
三、從武功分析
這部書既然是以表現武林鬥爭為內容,就必然要表現鬥爭雙方的武功高低和格鬥的方式。但是,這裡出現的武功又是不以任何科學為根據,只憑作者任意想像去描寫。因此,出現了許多怪人怪事。賈明、孟金龍的“金鐘罩鐵布衫”空間有何等能力,可以不追究(因為許多書中已然如此),但由此發展而來的歐陽氏兄弟夏天反穿皮襖,所謂“寒署不侵”之功,夏侯商元是無論冬夏都穿一件破棉袍的怪人,而他能“吞鋼膽”,這“鋼膽”再吐出來就可以擊中任何目標,而且其力無窮,能將人打倒。許多老劍客則能“易老還童”,都變成了少女或童子、瞎子、聾子、瘸子、癱子等許多殘疾人,他們反而成了最有奇特本領者。這裡還出現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怪現象,例如有人說到後部書中,出現了賈明的祖父賈鳳賈元璋,人稱綽號“金絲通臂崑崙”,他每逢到戰場上,先是癱在那裡,腳手全無,得等賈明現去替他拉出來,然後利用氣功站起來,才能與敵人比武。還有更奇怪的是,當他一掌被對方躲過時,他卻可以運用通臂之功,將另一膀臂抽回,使這一膀臂加長打中對方。看!這裡連起碼的人體解剖學的知識都不懂,怎么能講清楚武功(或氣功)的道理呢?這是在講武林故事嗎?這種武功已經變得荒誕離奇,失去任何可信性。藝術作品當然允許想像和誇張,但任何想像和誇張,都必須以真實生活為依據,這種毫無根據的誇張,在作品中就變成了無稽之談。
目錄
第-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淫賊第二回 憶當年盟兄傷盟弟 看今朝乾兒傷乾爹
第三回 金頭虎大鬧小孤峰 胡景春飛錢戲群寇
第四回 崑崙俠寶刀嚇群賊 高雙青敗投蓮花峪
第五回 神鏢將苦戰震八方 眾豪傑同赴英雄會
第六回 金頭虎摔死梅花鹿 小方朔勇斗金錢豹
第七回 神刀將大戰寶刀將 黃三太勇斗林素梅
第八回 林士佩受辱散山寨 崑崙俠被陷吃官司
第九回 覓三鼠夜探蓮花湖 尋國寶甥舅巧相遇
第十回 追三鼠六小下台灣 擔風險夜探玉王府
第十一回 畫虎不成險遭毒手 他鄉遇故絕處逢生
第十二回 闖四關蕭傑送六小 遭阻截父子戰頑凶
第十三回 崑崙俠大戰張其善 老劍客獻技服群雄
第十四回 蕭銀龍密林會俠女 於化龍頑皮引大禍
第十五回 震八方戰塞北觀音蕭銀龍大鬧飛虎廳
第十六回 未婚妻搭救未婚夫 於鳳恆攜家闖湖口
第十七回 神鏢將大鬧蓮花湖 孟金龍出世會四虎
第十八回 抖虎威寶杵戰八錘 崑崙俠力會桃花浪
第十九回 夏侯商元球打彩燈 勝英遭陷二次受審
第二十回 神力王愛才施仁政 飛天鼠林中吐真情
第二十一回 雙行刺二寇下毒手 神鏢將獨上蕭金台
第二十二回 勝子川被困遭兇險 賈賦久大破金蛇樓
第二十三回 索寶燈心急遭暗算 中奸計群雄會頑敵
第二十四回 孟金龍大戰閔德潤 蕭銀龍舌戰閔士瓊
第二十五回 小英雄孤身闖魔窟 大賊魔戲耍眾群寇
第二十六回 肖金台上群雄薈萃 雙方打賭比試輸贏
第二十七回 葉成龍井下斬怪蟒 孟金龍後山戰頑凶
第二十八回 孟金龍遇難得解救 神鏢將奮戰震八方
第二十九回 起死回生伯芳學藝 難中得救盟嫂戲叔
第三十回 白玉虎殺賊報父仇 蔣伯芳棍掃蕭金台
第三十一回 大賊魔打賭盜寶燈 蔣伯芳單棍圈三鼠
第三十二回 閔士瓊暗施絕戶計 神力王兵困肖金台
第三十三回 得而復失五寇漏網 寬期緩限戴罪立功
第三十四回 錢家莊義弟訪盟兄 劉萬里受騙入歧路
第三十五回 訪五寇初登連雲山 恩當仇親人互爭鬥
第三十六回 姐榮重逢反目動武 六小尋寇意外生枝
第三十七回 假扮新娘混入魔窟 姑嫂爭風刀光劍影
第三十八回 鐵龍山勝英會五虎 雙鞭將有意激山王
第三十九回 勝英中計身陷水穴 賈明被拿舌戰士英
第四十回 金頭虎揚威勝三陣 蔣伯芳奮勇戰頑敵
第四十一回 劉士英奸狡施詭計 兩賊魔夜探對松山
第四十二回 明大義士忠反山寨 斬海蛟勝英死逢生
第四十三回 瞽目神魔改邪歸正 勝英完案回籍為民
第四十四回 小弟兄大鬧茂州廟 崑崙俠藝服秦天龍
第四十五回 勝奎定親群雄賀喜 蔣伯芳棍掃五道觀
第四十六回 偽君子暗中下毒手 小俠客定計除禍害
第四十七回 少林僧火燒勝家寨 昆它俠二下南七省
第四十八回 神鏢將仗義救難婦 震八方投身方家集
第四十九回 神鏢將被困方家集 金頭虎途中遭人戲
第五十回 蔣伯芳棍掃方家集 蕭銀龍夜探雙龍山
第五十一回 石俊山仗義救難女 林素梅含淚尋胞兄
第五十二回 林素梅廟中結姻緣 於金鳳搭救未婚夫
第五十三回 孟金龍寶杵戰群寇 林士佩設計誆勝英
第五十四回 設毒計火燒孟家寨 報怨仇血洗雙龍山
第五十五回 鐵臂蒼龍愛徒失智 司馬道人搬弄是非
第五十六回 假勝英禁宮傷人命 真勝英坐牢打官司
第五十七回 崑崙俠怒闖沖天島 孫建章布下巧機關
第五十八回 夏侯商元暗助師弟 歐陽天佐探八卦亭
第五十九回 請高人十老下杭州 探真情六小闖大禍
第六十回 賀家莊六小識一小 破道人嚴懲凶和尚
第六十一回 排疑難十老請一老 解糾紛肖霜鬧山寨
第六十二回 忠言逆耳立擂決鬥 拋磚引玉提醒良知
第六十三回 海神擂蔣伯芳揚威 梁士興登台打不平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台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社會影響
《三俠劍》問世之後,因為武打玄妙,情節緊張,又充滿詼諧幽默,火爆一時,與常傑淼創作的《雍正劍俠圖》並列為民國時期非常受歡迎的短打評書,此後各路評書名家競相演播此書。舊時僅在天津一處,就有近百人說三俠劍,一個書館早中晚三場都說《三俠劍》,觀眾還愛聽。北京陶湘九、天津張連仲,東北聶田盛都是三俠劍的名家。為了迎合觀眾口味,各路說書藝人紛紛繼續加工發展三俠劍,導致其分支眾多,故事情節由勝英延續到勝英的孫子勝壽。20世紀30年代,由張傑鑫及其弟子蔣軫庭口述,劉子清、孫雲橋校正記錄,在《新天津報》上連載並陸續出書37冊,出版時“明清八義”年輕勝英的故事被刪節。1950年,上海正氣書局發行了《三俠劍》37卷,總計五百餘萬字。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張傑鑫,男,天津著名評書藝人。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出生,1927年(農曆丁卯年)逝世。河北安新縣人。家境優越,自幼喜愛評書藝術,後正式下海說書。關於其拜師情況,說法不一。金受申曾指出,張傑鑫是在天津拜王致玖為師的,且是其掌門大弟子;另一種說法是張傑鑫在年近不惑之年正式拜師,即在1900年前後;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在王致玖“五傑”弟子中行二。其書目《十粒金丹》、《升仙傳》和《永慶昇平》等,在當時並不受歡迎。後在王致玖、英致長、徐長勝的策劃與直接協助下,由張傑鑫編纂演出了《三俠劍》,到1915年已成為紅極一時的書目。20年代初自編新書《三俠劍》風行一時。上海正氣書局曾於1950年印行了《三俠劍》37卷,計五百餘萬字。1997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又再次出版了《三俠劍》。與許傑泉、常傑淼被譽為“評書三傑”。20年代末,由師弟常傑淼(《雍正劍俠圖》的作者)之弟子蔣軫庭整理口授,記錄成文,連載於《新天津晚報》及《新天津報》,後匯集出版單行本。曾出版了他的口述全本《三俠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