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成熟》

《一個女人的成熟》

《一個女人的成熟》與其他書籍不同之處,在於它從女性的心理層面著手,讓女性了解:要想從這種困境中脫身而出,首先必須培養成熟的性格;沒有成熟的性格,再光鮮亮麗的外表,也有褪色的一天。而成熟的人智力均衡發展,能自我控制、適度表達情緒,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她們多能坦然地走自己的路,不疑不懼;即使在自己容顏衰老、年華已去之際,也能不憂不慮。“大雨驟至,她們打起傘;雨勢過大,她們躲入山崖下”,她們有變通的智慧,但絕非如“鄉愿”般隨波逐流、毫無主見;相反的,她們總是站在時代的軌道上,使自己的智慧加速成長,並與周遭的人建立圓融、健全的人際關係。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以往社會的中心是男人,因此女性所擁有的名稱——“母親”、“妻子”、“女兒”、“某某夫人”等,都是從男性的主幹關係上分支出來,基本上,女性是不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的。如果有女性膽敢犯大忌,成為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多半也會被標上“牝雞司晨”的名號,認為她太過強悍,不是好女人。然而時代改變了、社會也變遷了,今日有將近50%的女性或因經濟因素、或因個人需求投入就業市場,活躍在各專業領域中;晚婚及未婚女性比例也逐年升高,這些指標多象徵著社會價值觀已多元化,現代女性有更多選擇走自己的路——無論是為人妻、為人母、單親、獨身貴族,或是不生育的“丁克族”。
然而,女性為這種“自由”選擇所付出的代價是,她們的困惑及迷失。她們的世界和母親、祖母的那一代已經完全不同了,來自長輩的諄諄教誨,多半已不適用了;此外,原本已存在的“亂石坑洞”依然沒有填平,甚至移動了位置,因此她們成了新世界的拓荒者,急需“新地圖”為她們指引方向。的確,要想在這個價值觀不斷變動及互相衝突的社會中生存下去,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因應女性這種需求而著作的大量書籍紛紛出版:或是教女性成為風姿綽約的女人;或是聰明女子;或是全面成功的女人……無非是教女性如何在這個新時代中,生活得更好、更自在。從《一個女人的成長》到《一個女人的成熟》,著名的專欄作家薇薇夫人,展現給讀者的不僅是她筆耕多年的豐碩成果,更是她為自己及眾多女性同胞,“作為一個女人”的生活見證。全書共分六章,輔以眾多個人案例,薇薇夫人從中發掘出阻礙女人成熟的潛在因素,並為女性樹立“成熟女人”的典範,讓通往“成熟”的途徑有跡可循。通往成熟的途徑,可能是直如通天的大道,也可能是泥濘的迂迴小路,完全因個人的成長環境、個性及時代背景而異,然而它們的終點都指向“成熟”,只是有些人必須比別人多費些心思與毅力,才能走完全程;更有些人被一路上的障礙所絆,跌跌撞撞之餘,再也沒有爬起來繼續走的勇氣;還有被錯誤的選擇誤導,以致迷失自己,找不到原來的路。在這條飽受挫折之路的女性不在少數,而在我們這一代,想要讓每一位女性都有平坦之路可走,除了靠個人的修煉之外,恐怕最需要的還是少數走在前頭的“成熟女性”,應發揮自己的智慧與勇氣,為後繼者除去一些不合宜的觀念;甚至邀約“成熟男性”鼎力相助及為伴。我們深信,成熟的男女,不僅懂得欣賞彼此的成功,更是人生旅途的最佳拍檔。(陳小薇執筆)

內容簡介

一個女人的成長》著眼於發現問題,點到即止,為女性朋友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一個女人的成熟》在前書的基礎上,以理性和專業的眼光,詳細地探討了女性如何更好地成長、成熟的問題,為您提供了一整套心靈成長、成熟的可行性建議,是您值得信賴的心靈之友。
成熟是女人一生永遠的精神歸宿,每個關愛自己的女性,最終都必然要走向成熟之路。《一個女人的成熟》是繼《一個女人的成長》之後,薇薇夫人又一部女性成長話題的專著。

作者簡介

薇薇夫人,本名樂茞軍,曾任《聯合報》專欄作家、華視“今天”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世界日報》家庭版主編、《國語日報》文化中心主任、副社長、社長。為《聯合報》專欄執筆二十六年,對情感、家庭問題見解獨到,使她成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作家之一;長期投身兒童教育工作,所主編的多種兒童及青少年讀物,開拓了兒童文學的新氣象。
薇薇夫人文筆雋永,經常以平穩而中庸的筆法表達對女性問題的看法,而不刻意強調某些觀念。著有《一個女人的成長》《一個女人的成熟》《情感與人生》《情感的對話》《一個男人的成長》《從中年出發》《有情世界》《美麗新世界:樂在退休》等書。其中《一個女人的成長》首次出版後,曾連續6年高踞暢銷書排行榜上,僅在台灣一地重印次數就達60次以上,是華人世界影響深遠的女性心靈成長經典讀物之一。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幫助女人認識自己、獲得成長的好書。只要重視自己可以把握的幸福,而且不吝惜付出,每個女人都可以和薇薇夫人一樣,成為既知性又成熟的現代淑媛。
--《淑媛》雜誌
人生是一條不可逆轉的單行道,女人和男人都在這條道上從幼稚走向或熟,但是女性的成長與成熟面臨著更為複雜的壓力和挑戰。薇薇夫人這本書,以大量實例解讀了女性邁向成熟的各種內外因素、困難與抉擇,比較了在社會活動、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等各種場景中,成熟與不成熟的女性做出的不同反應,概括出了成熟女性的一些正向特質。
--陳一筠著名心理學家、資深情感婚戀專家
什麼叫做"女人的成熟",她提出了假設,但不是"大膽地"提出的(所以沒有說教意味),而是根據好些實際資料,建立了一個進行討論的架構。一套很有系統的觀念,便在她個人觀察與前人理論的交織下發展了出來,可供一個追求"成熟"的女性的建議也就自然出現了。
--徐佳士台灣著名作家、政治大學教授
成熟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樣的女人可以說她成熟了?如果我們能夠從成人世界中找尋出成熟的典範,分析出她或她們的成熟點,找出成熟的軌跡,了解成熟的過程,這可能就提供了符合潮流的好教材。
--楊更爐小蕃薯教育中心負責人
認識薇薇夫人三十年,我真的是看著她"長大"的,希望她的成長例子,能夠增加願意繼續成長的女人的信心,力量機會和方法。
--吳靜吉台灣著名心理學家

目錄

編輯報告
專文推薦
新版序言
楔子:關於成熟
□成熟的定義
□心智的成熟
第一章 成熟的因子
一、父母的成熟度
□受母親的影響
□受父親的影響
二、個人的修煉
□親子之間
□婆媳之間
三、時代的背景
□心智的甦醒
□跟上時代腳步
第二章 成熟的變貌
一、假相成熟
□成熟就是獨力可以扛天,幹練而不依賴(假相一)
□成熟就是絕不得罪別人,面面俱到(假相二)
□成熟就是不再在乎男女之間的感情(假相三)
□成熟就是隨著年齡而來的結果(假相四)
□成熟就是做個有經濟能力以及社會地位的女人(假相五)
二、抗拒成熟
□女人是柔弱的,必須有男人保護才安全(傳統觀念一)
□女人有美貌就有一切(傳統觀念二)
□女孩像男孩一樣,只要讀書成績好,將來就有幸福生活(傳統觀念三)
□女人應該努力保護婚姻,否則就沒有幸福(傳統觀念四)
□女人都是苦命的,一輩子只有義務沒有權利(傳統觀念五)
第三章 成熟的阻力
一、傳統性別角色的框框
□自我設限的障礙
□新的角度
二、多重角色的困擾
□兩套價值觀
三、經濟不獨立的限制
四、性格僵化的窒礙
□第一類是絕對完美的追求者
□第二類是強硬的主導者
□第三類是極端的自我中心者
□第四類是嚴重的失敗主義者
第四章 性別角色與壓力
一、由情而來
□等待的恐懼
愛不夠的空虛
二、由境而來
□三頭六臂也難應付
□擇偶與婚齡
□生育與養育
三、由性而來
□婚前
□婚後
四、由工作而來
□競爭的壓力
□人際關係的壓力
第五章 成熟的途徑
一、經由學習
□學習與同性結友
□學習用新觀點來看愛情
□學習獨處
二、經由認同
□認同父母
□自願選擇
三、經由自我實現
四、經由逆境的淬鍊
五、經由社會觀念的改變
□新的兩性觀
□適度接受改變
第六章 成熟的策略與實踐
一、檢視自己的生活
□通往成熟的途徑
二、選擇與堅持
□工作與家務的選擇
□選擇的智慧
三、走在時代的軌道上
□性別框框後天形成
□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抱怨不如改變
四、做自己的主人
□認識自己
□培植自己
□愛護自己
□肯定自己

前言

新版序言 薇薇夫人
兩岸在分隔了幾十年以後,現在越來越接近了。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裡,我看到的女性幾乎和台北街頭沒什麼兩樣,有的甚至更有自信,隱隱透露出更旺盛的企圖心,這是好現象。檢視將近一個世紀的女性成長史,經過了多少掙扎、奮鬥,甚至犧牲,才蛻變成今天比較獨立自主完整的人。但地球上仍然有很多女性的地位是“第二性”,或比“第二性”更不如。不知道還要歷經多少歲月,所有的女性才能得到人該有的權益。
整體女性的成長道路既是崎嶇難行,個別女性的成長當然也不是平坦順暢的。我在《一個女人的成長》一書里,從一個女性的出生走到生命的終點,在很多實例中看女性成長中的各類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成熟的心智來觀察、了解,以及處理,因此,繼《一個女人的成長》以後,順理成章地有了《一個女人的成熟》這本書。
無論是哪個國家、地區、種族,女人有很多問題竟是共同的。家庭、事業、兩代、兒女、夫妻、親情、愛情,一般說來,似乎都是女性背負的擔子比較重些。男性只要事業有成,就被認為是個成功的人(儘管這也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壓力)。他們不必操煩那些生活瑣事,只要努力事業就行了。女性在這種社會認同的環境下,就更需要成熟的心態來面對了。
社會急遽變遷,很多價值觀也改變了,過去對的,今天不一定對。家庭結構也改變了,大家庭只在農漁村或某些部族裡存在,小家庭雖然沒有了婆媳問題,卻又產生沒有親族互相照顧的窘困。尤其是子女的教養,因為生得少,過去教養的原則和方法幾乎都推翻了,有些父母開始擔心會不會有“副作用”出現,對孩子的愛沒有正面的效果。
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已成了普遍的現象,職場的環境當然比家庭複雜。人際關係如何處理?自身如何定位?不夠成熟的話,就可能自苦苦人。怨嘆、不平是不能改變的,只有成熟的心態,成熟的處理方法才能得到合理的結果。
成熟是一種讓自己活得好,也讓周圍的人活得好的普世價值。相信這是不分“哪一岸”的女性都需要的人生智慧,我們都要一起努力從成長進入成熟啊!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成熟的因子
父母的成熟度
避孕的方法日新月異,而且成功率越來越高,因此很多不受歡迎、不在計畫以內的生命能逃過人世不可知的劫數,但來到人世的生命卻有幸與不幸的差異。因為父母可以說是不受嚴格管理的製造商,除了法定的少數“不可生育”規定以外,只要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兩廂情願(但有時也並不是如此)就能做父母。而挑著“父母”這副責任重而遠擔子的男女,本身對“父母”的意義可能還混沌不解,就這么挑著糊裡糊塗地上路了。
本來沒做過父母的人誰都沒經驗,但如果做父母以前是性格比較成熟的男女,會懂得從各種管道去學習。學習做父母,也學習自己如何在心智上“變速”,增加自己的成熟度。有這種父母的人是比較幸運的,他有了適合正常成長的環境。
受母親的影響
一般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受母親的影響超過父親,這一方面是因母親擔負著大部分教養子女的責任,一方面是性別上的認同。也許她長大後會反抗母親,或是表面上做些完全跟母親不一樣的行為,但在潛意識裡,母親的影響很難完全抹淨。
“琪”是一位在事業上已有成就的女性,結婚十多年,有男孩女孩各一,丈夫雖然不是飛黃騰達,但也有固定的收入。朋友親戚常羨慕地稱她好命,她也不否認丈夫孩子都很不錯,但她內心總有很沉重的隱憂,擔心這樣的幸福有一天會突然失掉,因此把丈夫和孩子抓得很緊。丈夫當然不可逾時不歸,隨時報告行蹤,孩子的朋友也嚴格“過濾”,這個不可交,那個不準來往。在她自己把大量心力投注在事業的同時,也同樣投注大量心力在“管理”丈夫和孩子身上。
男孩到青春期時,忽然變得叛逆,不再是她的乖寶寶,這給她極大的撞擊。如果她的心是已經繃得極緊的七根弦,此時大約已斷了三四根。她覺得幸福果然就要消失了,於是她抓得更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高壓之下必有反抗”,青春期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話”,她在心力交瘁之下,開始怪丈夫不管教孩子。比較忠厚的丈夫在屢次辯不過她的情況下,就偶爾晚歸來逃避她。這種惡性循環終於讓她瀕臨崩潰,即使在電話里也能感到她強烈的焦慮和不安。“如果我母親還活著,她一定會說我把丈夫和孩子管得不夠緊,才會弄到今天這種地步。”有一次她忽然幽幽地說了這么一句話。原來她母親又是另一則故事:
父母結婚的第二年,父親就有了外遇。她祖母一方面縱容兒子的行為,一方面常嘲諷她母親“自己的丈夫都管不好,活該!”她從有記憶以來就很少看見母親的笑臉,母親不是流淚就是嘆氣,也很少看見父親,雖然她是唯一的女兒。她逐漸長大後,母親把她當成訴苦的對象。總是自責自己無用,管不好丈夫,所以女兒以後結婚把丈夫管好是最重要的事情,否則一輩子就完了。
她不像母親,她受過較高的教育,努力經營後也有了事業,甚至在選擇配偶時也挑忠厚老實以家庭為重的。一結婚就刻意防範絕不重蹈母親的覆轍,因為母親愁苦的面容總隱隱浮現。但她絕沒想到母親的故事不過是讓她修改了一點細節,仍然以悲劇再版。
時代儘管不同,女性受教育及工作的機會都大大增多了,這些也都能幫助女性成長及成熟。然而父母親的成熟度在一個人成長的環境及過程中,是一種無法忽視的影響力。很多傳統的母親在男尊女卑的大環境壓力下,往往要扭曲自己的性格、壓抑自己的情緒才能生存下去。可是也因為過度的扭曲和壓抑,使她們無法用成熟的態度來處理問題。
或極端的偏激,或極端的情緒化,或退縮怯弱,或封閉自私,種種不成熟的心態和言行,不知不覺“傳”給子女——尤其是女兒。
但是也有很多母親能突破環境的不合理,用各種方法(甚或技巧及毅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合理,她們的心態和言行也會“傳”給子女——尤其是女兒。這是成熟的力量。
受父親的影響
當然,父親的成熟度也一樣。有些做父親的對女兒的教養態度幾乎是“率性而為”,曾收到一封署名“迷惑的女孩”來信,說她已經二十多歲了,但仍不敢結交異性。因為父親愛她無微不至,從小接送上下學,並且時時提醒她男孩子要跟女孩接近都是心懷不軌,想占女孩子的便宜。這樣的“教誨”也許“保護”了她,可是“凡男性都是色狼”的偏激觀念,自然使得女兒不可能用常態來面對男性了。縱使她有一天結了婚,也很可能不能用“常態”來跟丈夫相處,“男人都是想占女人便宜”的觀念會變成她心上的死結,而延伸到生活中的種種瑣事上。這樣的父親讓子女不能成長、成熟。
因此,一個人的成熟跟他父母的成熟度有很緊密的關聯。
個人的修煉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這句有趣的諺語,點出人的遺傳與父母教養對下一代的影響,專家也不會完全否認。但是,另一句本省諺語“歹竹出好筍”,卻又指出人也可以超越父母,靠自己的修煉發展出另一片不同的天地。
成熟的父母比較會教養出成熟的子女,但是能自我教育的人也能“自我成熟”,只不過路會走得曲折崎嶇一點。很多人在成長成熟以後,回過頭來看父母的一些不成熟言行,會更加了解而諒解。以前氣恨並且一直要設法叛逆父母,這時反而會同,隋甚至憐惜他們。其實父母並沒有改變,是自己成熟了。
親子之間
“十幾歲的時候,我天天巴望父母離婚,因為實在看不慣父親的怯懦和母親的跋扈。”一位中年的職業婦女回憶她成長的過程時這么說:
我們家裡母親是王,大大小小的事都得由她做主,由她發號施令。父親大多時候都是唯唯諾諾,他的口頭禪就是“去問你媽”。我那時年少氣盛,自己雖是女兒身,卻更見不得男人懦弱,所以很氣父親,認為他既無能又窩囊,其實那時父親還是個小主管呢。而母親在我眼中是氣焰逼人的,我總覺得如果他們離了婚,母親就沒什麼好神氣了,也不可能成天指揮命令我們了。
奇怪的是,好像命中注定,我嫁了丈夫發現他是個極依賴的男人,什麼事都要我決定。剛開始還認為這是愛與尊重,但後來就逐漸養成了凡事我做主的習慣,因為與其等他來要求我決定,不如我直接就做了決定,可是無形中肩上的擔子就加重了。有一次實在太累,抱怨沒有一個堅強的男人的肩膀可以靠一靠,跟丈夫大吵一頓。冷靜下來後悚然心驚,自己和丈夫之間就是父母親的翻版!
我不再抱怨,細細思索,並且從父親和丈夫口中,知道他們都是被他們的母親寵溺長大的一個是獨子,一個是么兒,無微不至的愛讓他們根本沒機會成長。對妻子的依賴可以躲避面對事實或問題時的傷腦筋,寧願忍受妻子的氣焰也不想反抗,因為反抗更麻煩。
於是我開始反省自己對丈夫的態度,雖然我很難改變他,但是我不願讓兩個女兒再變成我的翻版,因為我發現自己也快要成為家裡的暴君了。我要讓女兒了解無論男人、女人,可以獨立果斷,但不可專橫跋扈,而這中間只有成熟的人才知道分辨。
婆媳之間
另一位女士形容她怎樣處理自己和婆婆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故事。
我從小看著媽媽和祖母的相處,曾經發誓絕不嫁給有婆婆的人家。媽媽是個溫順的女人,不管祖母怎樣欺侮,她都是逆來順受,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就偷偷躲在房間裡哭,還不敢讓祖母發現,哭完了就用冷毛巾冷敷紅腫的眼睛。我常常在父親面前替媽媽抱不平,媽媽反說婆婆是對的,做媳婦的當然應該聽婆婆的意思。父親也怕惹事,只有我替媽媽委屈。到社會上工作以後,也常聽到已婚的女同事談論婆媳之間的種種。聽多了以後我開始分析她們的故事,有時候就覺得好像不全是婆婆的問題。於是我也會跟媽媽談論她以前跟祖母相處的情形,祖母此時已經去世,但媽媽就像被踩踏得傷了元氣的小草,一輩子的生機都沒有了,只會怨天尤人,父親就成了她抱怨的對象。家裡成天陰沉沉的,因為父親也總覺得對不起她。
常常聽些演講,讀些心理方面的書,我體會到一個人可以靠自己的智慧,活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環境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