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廟底溝
廟底溝遺址總面積約36.2萬平方米。遺址內包括仰韶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遺存(廟底溝二期文化)。其中,廟底溝類型文...
地理位置 簡 介 意 義 -
廟底溝文化
廟底溝文化,正式名為“廟底溝類型”,是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廟底溝類型存在的時間長達1000年,以豫、陝、晉三省為中心,分布在東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
簡介 遺址 傳播 影響 -
河南陝縣廟底溝
廟底溝實際上是指廟底溝遺址西部的村落,單從其遺址地面採集到的遺物判斷,這裡除遺留大量的仰韶時期的遺物外,還可能會提供一些新的內涵。這是一處面積約24萬平...
概述 地理位置 發掘史 廟底溝型彩陶 -
廟底溝遺址
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西南3公里青龍漳南岸,總面積約36.2萬平方米。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廟底溝類型分...
門票價格 交通提示 相臨景點 -
廟底溝與三里橋
內容介紹廟底溝與三里橋,ISBN:9787501032693,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編著 ...
-
廟子溝遺址
廟子溝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察右前旗新風鄉,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約5500年。遺址是於1985年10月發現的,經發掘...
簡介 歷史價值 造型 生產工具 文化特色 -
史前中國的藝術浪潮:廟底溝文化彩陶研究
1.鳥紋 3.魚紋 2.菱形紋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廟底溝二期文化
廟底溝二期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因1956年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的發掘而得名。 廟底溝二期文化是從仰韶文化到龍山文化過渡階段的遺存,...
-
廟底溝陶鍾
中國歷史博物館介紹廟底溝陶鍾,新石器時代,高9.3cm,甬長2.7cm,1956年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陶鐘形制與商代銅鐃相近,為探...
-
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與1958年在陝西寶雞市出土,高46.2厘米,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外形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歷史 套用 科技界、考古界對尖底瓶的錯誤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