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當時,沙皇政府窮兵黷武,為加強其海軍力量,不惜重金建造戰艦。
“阿芙樂爾”號成為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戰鬥力頗為強大的戰艦之一。
1905 年5 月,“阿芙樂爾”號在對馬海峽參加日俄海戰,結果俄軍慘敗,
最後撤往菲律賓。歸國途中,受革命感染的水兵偷偷購置武器,準備回國後
進行武裝鬥爭。沙皇政府發覺“阿芙樂爾”號的水兵不可靠,便將其改為教
練艦。
1917 年,二月革命的勝利使“阿芙樂爾”號的水兵們受到鼓舞,他們奮
起參加革命鬥爭,打死艦長,控制了軍艦。在波羅的海艦隊中,“阿芙樂爾”
號最先升起了紅旗,轉到了起義人民的一邊。5 月12 日,列寧到正在工廠大
修的“阿芙樂爾”號上發表演說,使水兵們受到教育,紛紛加入布爾什維克
黨。7 月4 日,“阿芙樂爾”號宣布,只服從波羅的海艦隊布爾什維克委員
會的領導。11 月6 日,艦上全體官兵執行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把軍艦開
到涅瓦河口,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橋下。第二天上午10 時,列寧起草的《告俄
國公民書》通過“阿芙樂爾”號上的電台向全國播發了。現在,這座電台仍
完好無損地保存在艦上。
當時,冬宮已處於革命官兵的重圍之中。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發
出最後通牒,令它在6 時20 分之前無條件投降,但遭到拒絕。於是列寧作出
決定:攻打冬宮。晚上9 時45 分,“阿芙樂爾”號一聲炮響,向包圍冬宮的
士兵和工人發出了進攻的信號。第二天凌晨2 時,冬宮被全部攻占。因此說,
從“阿芙樂爾”號上發出的一聲炮響,揭開了“十月革命”的序幕,從而使
它成為十月革命的光輝象徵。
在前蘇聯衛國戰爭中,當法西斯德國進攻聖彼得堡時,“阿芙樂爾”號
上的9 門主炮被拆卸,部署在城市外圍,組成“波羅的海艦隊獨立特種炮兵
連”,打擊敵人。第10 門主炮、指揮員和炮兵班留在艦上迎戰。後在危急關
頭,“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自沉於港灣中,戰後被打撈起來,並於1944 年修
復。
從1948 年11 月起,“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作為十月革命的紀念物和中
央軍事博物館分館停放在寬闊美麗的涅瓦河畔,供人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