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設計單位: 製造單位:德國的伏爾鏗(Vulcan)造船廠
製造國家(地區):中國 出處:1.http://www.beiyang.org/zghz0.htm;
2.http://jczs.news.sina.com.cn/2004-09-13/1504226465.html
建造年代:清朝 紀年:
總長:長94.5米 航速:14.5節
載重量:排水量:7335噸
型寬:18米 型深:
裝備:30厘米雙聯裝炮2座4門15厘米速射炮4座4門6磅速射炮2座2門3磅速射炮8座8門14英寸(356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3具4等魚雷艇(後來的水雷艇26號型)2隻
用途:
特點:當時遠東地區技術指標最強的鐵甲艦
鎮遠號鐵甲艦是中國清朝海軍於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訂購及建造的炮塔鐵甲艦。清末北洋水師主力艦之一。屬定遠級鐵甲艦。當時有東洋第一堅艦之稱。1880年(光緒六年) 訂購於德國伏爾鏗船廠,排水量7335噸,造價為110.3萬庫平銀。1885年由劉步蟾等帶回國。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成軍,被授為左翼總兵的林泰曾兼管帶;定員331人。甲午戰爭期間被日本海軍虜獲,戰後以戰利艦的身份編入日本海軍。
概況
鎮遠號鐵甲艦擁有與1881年竣工的英國的“英弗來息白”(排水量11,900噸)相似配置的主炮炮塔。軍艦中央部分對角線斜向的配置2座聯裝主炮塔,其中每一座主炮塔擁有在一側舷從艦艏到艦艉180度的射界,向另一側船舷的發射範圍受到局限。這個配置方法被當時其它剛完成的戰艦採用。
與其後完成的日本戰艦扶桑的主炮配置比較,2座聯裝主炮塔能向艦艏艦艉方向開火,射界改善了很多。與“英弗來息白”不同的是引入了露炮台的樣式。主炮後緊接的是配置鍋爐以及2個豎起的煙筒。巡航時考慮到使用帆來行駛,因此在軍艦前後各1枝粗大的船桅。船舷的水線部份安裝了355毫米厚的複合裝甲,擁有堅固的防禦力。鎮遠鐵甲厚薄,一切布置,均與定遠相同,惟鎮遠建造時,因原材料漲價,水線下的裝甲由定遠的鋼面鐵甲換成熟鐵裝甲,防禦效果稍遜。
主炮是20倍口徑30.5cm炮,雙聯裝炮塔2座,是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生產的後膛填裝炮(上炮彈於炮尾的方式),比當時英國戰艦使用的前膛填裝式炮(上炮彈於炮口的方式)性能較優良。副炮是15厘米單裝炮,在艦艏與艦艉各有1座,其後編入日本海軍後的修復工程中,艦艉副炮拆除變更成15厘米單裝速射炮1門,並在艦隻中央較後方的兩舷各加裝了15厘米單裝炮1座。
艦史
1881年 - 在德國(現波蘭什切青)的伏爾鏗造船廠動工。
1882年11月28日 - 下水。
1884年3月 - 竣工。
1886年8月 - 與姐妹艦定遠、巡洋艦濟遠及炮艦 威遠一道赴日本長崎港作親善訪問,卻因放假上岸船員與日本人發生衝突,多名水兵及日人死傷,史稱長崎事件。
1894年9月17日 - 黃海海戰中,其炮彈直接命中、重創日本旗艦松島。戰至下午3時30分,只有兩炮尚能施放。
1894年12月24日 - 在威海衛進港時正值落潮,雷標漂出範圍,其躲避雷標時誤擦暗礁,底板裂縫多處。海水湧入艦內,經水手努力堵塞,安然駛入港內。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
1895年2月17日 - 在威海衛被日本海軍虜獲。
1898年3月21日 - 分類為二等戰艦。
1904年 - 參加日俄戰爭。其中參加了日本海海戰(對馬海峽海戰)、圍攻旅順。
1905年12月11日 - 變更類別為一等海防艦。
1908年5月1日 - 改為練習艦。
1911年4月1日 - 除籍。
1911年11月24日 - 被作為實彈射擊時的靶艦遭破壞。
1912年4月6日 - 出售後在橫濱被拆卸解體。
軍官
“鎮遠”艦管帶林泰曾,北洋水師左翼總兵,福州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並留學英國皇家海軍學院,黃海大戰結束後退入威海衛軍港時,“鎮遠”艦不慎觸礁,喪失了戰鬥力,管帶林泰曾自覺愧對國家,於當日夜含恨自殺。
“鎮遠”艦繼任管帶楊用霖,原“鎮遠”艦幫帶,船生出身,繼任後威海衛鏇即失守,楊用霖不願向日軍投降,1895年2月12日北洋水師又失去一傑出將領。
“鎮遠”艦幫帶大副何品璋,福州船政學堂畢業,民國時任海軍總司令處軍需長、軍衡長、參謀長。
“鎮遠”艦幫帶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美國人,安那波利斯海軍學校畢業,黃海海戰中作戰負傷,被清廷授予三等第一寶星勳章,賞戴花翎。曾撰文《鴨綠江外的海戰》
“鎮遠”艦魚雷大副湯金城,船生出身。
“鎮遠”艦魚雷二副池兆璸,福建閩縣人,船生出身。
“鎮遠”艦槍炮大副曹嘉祥,廣東順德人,留美幼童,天津水師學堂畢業,民國時任海軍部次長。
“鎮遠”艦炮務哈卜門(Heckman),德國人,黃海海戰中作戰受傷,授水師參將。
“鎮遠”艦炮務二副陳成捷。
“鎮遠”艦炮務二副沉叔齡,福州船政學堂畢業。
“鎮遠”艦總管輪陸麟清,福州船政學堂畢業。
“鎮遠”艦大管輪王齊辰,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民國時任海軍第一艦隊輪機長、海軍總輪機長等職。
“鎮遠”艦二管輪劉冠南,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民國時任海軍總輪機長、江南造船所所長等職。
“鎮遠”艦二管輪林維藩,福建閩縣人,天津水師學堂畢業。
數字
"鎮遠"號鐵甲艦由德國的伏爾鏗(Vulcan)造船廠建造,稱為“薩克森”改進型軍艦。除前列數據外,該艦吃水6米,動力為兩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復式蒸汽機,功率6200匹馬力。
"鎮遠”艦與“定遠”艦一起參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大戰,海戰中日本艦隊旗艦“松島”被“鎮遠”艦主炮命中,引發大火而喪失戰鬥力,被迫退出戰場。但由於北洋水師是突然遇敵,準備不足,“定遠”、“鎮遠”彈藥匱乏,在海戰中未能充分發揮戰鬥力。
二艦又參加了其後的威海衛保衛戰,1894年11月14日“鎮遠”艦在進港時因不慎觸礁受傷,又由於旅順船塢被日軍攻占而無處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戰,管帶林泰曾於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殺。
“定遠”艦於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內的日軍“第九號”魚雷艇偷襲受傷,9日“定遠”被日軍由占領的炮台炮火擊中受重創,次日“定遠”艦被自爆。
1895年2月17日“鎮遠”艦被日軍擄去。後該艦被編入日本艦隊,仍名“鎮遠”,成為日本海軍的第一艘鐵甲戰列艦,曾參加日俄戰爭及明治33年在神戶舉行的海上觀艦式大校閱,1898年被定為二等戰列艦,1905年12月改一等海防艦,1911年4月1日除籍做為武器靶艦,1912 年4月6日出售拆解,所遺鐵錨、鐵鏈被日本政府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以此羞辱中國人。
“鎮遠”艦管帶林泰曾,北洋水師左翼總兵,福州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並留學英國皇家海軍學院,1895年黃海大戰結束後11月14日戰艦退入威海衛軍港時,“鎮遠”艦不慎觸礁,喪失了戰鬥力,管帶林泰曾自覺愧對國家,於當日夜含恨自殺。
1945年8月,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歡慶之餘,人們並沒有忘記那座飽受凌辱的“鎮遠”艦鐵錨。從中國政府到海軍當局都產生了收回“鎮遠”艦鐵錨的想法。它們認為,這是洗刷中華民族恥辱的一件大事。1947年2月,中國駐日代表團聯絡官、海軍少校鍾漢波到達日本,就收回鐵錨一事向盟軍總部提出交涉。當時,有些美國人認為,“鎮遠”鐵錨一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事情,不在這次處理戰後事宜之列,因此不予考慮。鍾漢波據理力爭,堅持認為,“鎮遠”艦鐵錨是日本海軍所掠之物,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尊嚴,理應歸還。最後,盟軍占領當局同意中國代表團的申請,於3月4日作出決定,日本政府將鐵錨歸還中國。
1947年5月1日,中日雙方在東京東海碼頭舉行了“鎮遠”艦鐵錨歸還儀式。鍾漢波代表中國方面簽收。全部鐵錨、錨鏈、炮彈分兩批運送回國。第一批錨鏈53米,127公斤的炮彈10枚,分裝12箱,由日本歸還中國的海關緝私船“飛星”號運往上海。第二批鐵錨兩座,由“隆順”號輪船運往上海。這批被掠失物後轉到青島海軍軍官學校陳列,建國以後陳列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尾聲
如今,“鎮遠”艦鐵錨靜靜地躺在那裡。它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牢記過去的悲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一切屈辱都永遠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