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波爾舍(即保時捷)公司的VK4501(P)樣車被否決時,公司的生產線已經在生產VK4501(P)的底盤。未定型,先生產,這恐怕也是戰時體制的特點。這些底盤處於不同工序階段,有的已全部完成,有的還在生產線上,共90輛。為了能充分利用這些底盤,公司的總設計師波爾舍博士向希特勒建議將這些底盤改裝成重型突擊炮(坦克殲擊車)。波爾舍博士和希特勒過往甚密,1942年9月26日,希特勒便特批了這一建議。隨後,波爾舍公司利用這些底盤生產出90輛重型突擊炮。在1943年2月6日的“總統會議”上,正式命名為“斐迪南”重型突擊炮。斐迪南,是波爾舍的名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希特勒對波爾舍的器重。後來改進型加裝了機槍,改稱為“象”式坦克殲擊車。
“象”式坦克殲擊車的生產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車體的編號為150011~150100。到1943年5月12日,完成了全部90輛的生產任務。這些坦克殲擊車隨即被派往庫爾斯克前線。在突破蘇軍防禦的戰鬥中,“象”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後方地域被優勢的蘇軍坦克包圍,損失慘重。“象”式坦克殲擊車還在蘇德戰場的其他戰役中和義大利戰場上投入使用,聲譽不錯。
性能數據
戰鬥全重 68000kg
車長 8.14m
車寬 3.38m
車高 2.97m
最大速度 27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50/90 km
乘員 6人
火力裝備 88mm Pak 43/2;2x7.92mm MG34
彈藥 88mm:50發;7.92mm:600發
裝甲 20-200mm
爬坡度 24度
通過垂直牆高 0.78m
越壕寬 2.64m涉水深 1.00m
研發歷史
對東西方的敵人來說,它不僅是一種武器,更是一種精神的壓力、一場難以言喻的噩夢。在黑暗的日子裡,它是持續的恐怖;在和平的年代中,它是永遠的傳說。
1942年7月27日在德國庫麥斯道夫試驗場進行了6號坦克的對比實驗,波爾舍公司的VK4501(P)樣車(波爾舍虎)完全敗給亨舍爾公司的VK4501(H)。
為保全老友斐迪南·波爾舍博士的面子和工本,希特勒於1942年9月26日命令將“波爾舍虎”的底盤全部改成固定炮塔式自行反坦克炮並責成艾特曼·阿克歇履帶製造有限公司(阿爾凱特公司)共同參與開發,廠家編號為波爾舍101號。
1943年2月7日,希特勒不顧“波爾舍虎”懸掛裝置仍存在的嚴重缺陷,再次命令無論如何都必須在底盤上安裝88毫米長炮身火炮並製造90輛,而且前部裝甲必須達到200毫米,用途亦改為驅逐坦克。由於即將發動“堡壘作戰”,所以車輛必須省略煩瑣的細節調試,完成主要評測後立即開赴東部前線。
因此廠家已沒有時間開發原定使用的氣冷式發動機而將2台馬巴赫公司的水冷式HL120TRM發動機裝置在車體中央,為驅動極重的車身而採用了先進的西門子電動變速機,但其存在嚴重的消耗銅以及技術不成熟的問題。
車體前部裝甲由2塊100毫米厚鋼板重疊而達到200毫米,戰鬥室前部亦厚達200毫米,側部及後部為80毫米,這在當時德軍中屬最厚幾乎無敵。火炮也是當時世界最強——由多特蒙德·黑爾特公司精製的43式2型88毫米71口徑反坦克炮可在2000米外任何角度打爛當時所有的蘇聯坦克。火炮裝置在固定的後置全封閉戰鬥室內,方向射界28度、高低射界-8度~+14度,可攜帶50枚炮彈。沿用VK4501(P)的縱向懸掛裝置(見“獵虎”驅逐坦克),與後來的波爾舍獵虎一樣,由於彈性不足很難支撐過重的車身,舊式640毫米寬KGS62/640/130履帶也顯得太窄。全車由6名乘員操作,而戰鬥全重達到65噸所以最高時速只有20公里,而且十分耗油——攜帶950升燃料時作戰半徑只有150公里。
該車的官方名稱是:71倍口徑88毫米43式2型反坦克炮搭載虎(P)驅逐坦克“斐迪南”,制式武器編號Sd.kfz.184。底盤製造流水號No. 150001~150100,改造底盤及架設戰鬥室的工作均在MAN公司進行,1943年5月8日終於完成了90輛訂單。
在1943年7月攻擊庫爾斯克的“堡壘作戰”中。“斐迪南”首次亮相。戰鬥初期痛擊自以為是的蘇聯草原方面軍,在德軍第一次衝擊失敗後蘇聯坦克立即採取慣用的集群反衝擊,他們認為新型T-34/76“車里雅賓斯克型”可以抵擋四號坦克、而KV-1S(快速KV-1)和SU152亦可與“虎I”周鏇。然而如意算盤落了空,蘇坦克編隊首先被“黑豹”痛打,當他們穿越“真空地帶”來到波涅里車站時,首次遇到了無法擊穿的鋼鐵怪物,76毫米火炮根本就象是兒童玩具一般無力。這就是第656連隊(團)所屬第653、654大隊(營)的“斐迪南”驅逐坦克,88毫米火炮所向披靡、蘇聯坦克的損失數量達到“不敢寫進戰報”的程度。但“斐迪南”不能進行長時間和近距離作戰,它採用過分先進而難以維護的電動變速機故障頻頻,而車內近戰武器太少(僅MG34機槍一挺),所以在反坦克經驗豐富的蘇聯步兵及強擊機攻擊下,至7月12日共有40輛“斐迪南”完全損壞,但幾乎都是毀於空襲、自身故障、地雷或步兵近戰,沒有被坦克炮正面擊穿的記錄。很多蘇聯士兵從此患上一種精神病——“斐迪南綜合症”(症狀見後文)。蘇軍後來宣稱一輛SU152曾一舉擊毀7輛“斐迪南”,但並無憑證。事實上SU152的152毫米炮彈口徑雖大但由於工藝粗糙所以穿甲能力極差,加上火控系統也是簡陋低劣,因此SU152要在500米以內準確擊中“斐迪南”的懸掛裝置才能將它毀壞,這根本不可能,因為在這個距離上SU152的火炮俯角太小已不能瞄準“斐迪南”戰鬥室以下部位。
“堡壘作戰”結束後,可以回收的50輛“斐迪南”返廠接受改造。針對實戰中暴露的問題,加裝了車長指揮塔、前部機槍座和更多的電台,加上了外防盾以彌補炮身基部弱點,最重要的是改裝了呈圓弧狀的新式履帶從而提高的行走能力。
改造後的車輛改名為“象”型,仍配屬653、654重驅逐坦克大隊,在1943年夏季義大利戰役中653大隊狠狠教訓了英美坦克兵,讓美制早期M4坦克乘員也患上了“大象綜合症”。而654大隊仍在東線作戰,在1944年耳熱夫攻防戰中頑強對抗強悍的蘇聯IS-2重型坦克,事實證明“象”型仍是德軍最好的武器之一。
其中,653重驅逐坦克大隊還得到了一輛改裝過的象式坦克殲擊指揮車,此車把固定戰鬥室改為了虎式坦克的活動炮塔,等於又重新拼出了一輛波爾舍虎,估計這也是唯一的一輛實戰用的波爾舍虎。
在“獵豹”出現之前,“斐迪南”/“象”始終是德國驅逐坦克的不敗象徵,除蘇制100毫米反坦克炮(D-10-CM-1944型56倍口徑)外,任何盟國火炮都無法在1000米距離對它構成正面威脅。一共只製造了90輛的“斐迪南”/“象”在廣大的歐洲創造了數十倍於己的輝煌戰績。
戰後,蘇聯庫賓卡博物館保存了一輛“斐迪南”(654大隊501號車),而美國阿伯丁博物館保存著一輛653營102號“象”型。55年來研究它們的文獻不斷出版,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構造
VK4501(P)主要由車體與炮塔兩部份組成。車體設計繼承了四號戰車的守舊的構造,而並原不像T-34般設有傾斜裝甲與曲面化形狀的裝甲。駕駛席與通訊手席的前方車身近乎垂直,而車身、炮塔前側面完全沒有任何斜面(Glacis plate)的垂直構造。不過並不是單純的四角箱型,因全車起角的話裝甲板也會吃不消,所以全體實為八角。炮塔則為筒狀。由於先前的作戰經驗,因此在車身與炮塔前方設有100毫米的裝甲,而側面、後方則為80毫米。
另類的“象”
與二戰時期的大多數坦克殲擊車相比,“象”式坦克殲擊車很有點“另類”。像電傳動裝置、主動輪後置、帶齒的誘導輪,後置的戰鬥室、獨特的成組縱向懸掛裝置、開始時沒裝機槍等等,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點。在這些方面,充分顯示出波爾舍博士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設計風格。當然,這裡面有成功,有失敗,這些就留給讀者自由思考了。
技術參數
“象”式坦克殲擊車戰鬥全重為68噸,車全長8.14米,車體長6.8米,車寬3.38米,車高2.97米,車底距地高483毫米。乘員6人:車長、炮長、駕駛員、機電員和2名裝填手。從總體布置上看,車體前部是駕駛室,動力室居中,車體後部為具有較大空間的戰鬥室,主動輪後置。這種總體布置有它獨到之處。由於火炮身管較長,儘管戰鬥室已經後移,但炮口仍然超出前甲板1.22米,這一點對戰車過障礙不利。戰鬥室頂部有車長指揮塔,車長可以站在指揮塔內,探出半個身子觀察目標和行駛路線。車體後部有1個較大的圓形艙門,乘員上下車主要通過這個艙門。
主要武器
主要武器為1門克虜伯公司製造的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火炮全長6686毫米,身管長6300毫米,長徑比為71倍口徑,總重量2200千克。火炮高低射界為-8~+14度,方向射界為左右各14度,手動操縱。炮口處有兩級炮口制退器,以減少火炮射擊時的後坐力。
所用彈種為穿甲彈和榴彈,彈藥基數為55發(後期的為50發)。其中,穿甲彈20發,榴彈35發(後期的為30發)。炮彈的初速為:被帽穿甲彈1000米/秒,普通穿甲彈1130米/秒,榴彈750米/秒。發射被帽穿甲彈時,最大射程達5000米,在500~2000米的距離上可擊穿30度傾角的159~207毫米厚的鋼裝甲;在28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T-34坦克的主裝甲,或在3000米的射擊距離上擊穿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主裝甲。這在二戰中期,算得上是“超一流的火炮”了。
令人奇怪的是,運往庫爾斯克戰區的“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竟然未裝機槍,結果,在蘇軍步兵逼近攻擊時顯得束手無策,損失嚴重。因此,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德國人將剩下的50輛“斐迪南”都裝上了MG34型7.92毫米機槍,由機電員操縱射擊。這種機槍的最大射程達4572米,最大射速達900發/分鐘,為鏈式供彈,攜機槍彈3000發。
乘員武器
乘員個人攜帶武器為2支9毫米mp40衝鋒鎗,彈匣供彈,射速為400發/分鐘和180發/分鐘兩種,有效射程183米,最大射程1692米。
動力裝置
“象”式坦克殲擊車的動力裝置為2台HL120TRM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機,每台發動機的氣缸排量為11.867升,缸徑105毫米,活塞行程115毫米,最大功率為2×320馬力。這是一種雙套動力—傳動裝置布置方案,也就是說,有2台發動機、2台發電機和2台電動機,每套分別驅動一側的主動輪。這種布置方式在其他坦克和自行火炮中很少見。到底波爾舍博士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布置方案,現已無從,考證。估計波爾舍博士對電傳動裝置情有獨鍾是一個重要原因。既然在“鼠”式超重型坦克上能採用電傳動裝置,那么,在“稍小型”的“象”式突擊炮上採用電傳動裝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從另一方面看,如果像“鼠”式超重型坦克那樣採用一套發動機—發電機系統,勢必使整個坦克太長。再說,採用電傳動裝置,可以使電動機的位置靈活布置。這種“發電機在前,發動機居中,電動機在後”的布置方案就很有創意。雙套——動力—傳動裝置布置方案的缺點是直線行駛的穩定性差。由於兩側履帶的行駛阻力不可能完全一致,當一側地面阻力增大時,就要求增大這一側的動力和扭矩。從二戰時的技術水平看,想保持兩側履帶的卷繞速度一致是相當困難的。不過,從當時留下來的紀錄影片看,“大象”並沒有“扭秧歌”,說明這一缺點還不算嚴重。以上這些簡要分析,僅是筆者的一管之見,供兵器“冬粉”參考。
電傳動裝置
這套電傳動裝置具有連續自動變速和轉向的功能,這也是電傳動裝置的最大優點之一。電傳動裝置的操縱性好,當發電機的電壓一定時,只要控制發電機的電流,便可以控制電動機的轉速和扭矩。單台發電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60千瓦,最大輸出電流800安。這套電傳動裝置有3個前進檔和3個倒檔,通過主控制柜上的“發電機控制開關”來完成,比起操縱一般的機械式變速箱要輕鬆得多。理論上可以實現無級變速和無級轉向。電傳動裝置的體積和重量較大,造價較高,這也是時至今日電傳動裝置在坦克和戰車上仍是鳳毛麟角的原因之一。不過,電傳動裝置是當今坦克和裝甲戰車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燃油系統
車上有2個燃油箱,總容量為1080升。該車的最大行程為150千米,在戰鬥情況下,僅能跑90千米。它的最大速度僅20千米/小時,比“虎”式的38千米/小時還要慢。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象”式和“虎”式底盤差不多,而最大速度相差近一倍?這個問題很“專業”。一般說,影響戰車最大速度的首先是單位功率的數值。比較可知:“象”式的單位功率為:640/68=9.4馬力/噸,而“虎”式的單位功率為700/57=12.3馬力/噸,二者相差達30%。另一方面,“象”式上採用的是電傳動裝置,而二戰時期,發電機的效率約為90%,電動機的效率約為85%,總效率約為76%。相反,機械式變速箱的總效率可以達到88~90%。單位功率沒人家高,機械效率又比人家低,“象”不如“虎”跑得快,也就不難理解了。機動性差,成為“象”式坦克殲擊車的重大缺點。
行動部分
“象”式坦克殲擊車的行動部分也很有特色。每側有6個負重輪,每2個為1組,連線2根縱向扭桿。這種成組縱向扭桿的懸掛方式很有創造性,它可以少占用車內的空間,結構也比較緊湊,缺點是動行程較小,抗衝擊的能力也要差些。
結構和布置
誘導輪的結構和布置也很有新意。一方面,將誘導輪的位置調的較高,有利於克服障礙物;另一方面,誘導輪製成帶齒的,十分罕見,其優點是可以防止履帶“掉鏈子’,但是,其缺點是增大了履帶的摩擦損失。
防護性能
“象”式坦克殲擊車的防護性能也相當出色。其正面裝甲厚達200毫米,可以抵禦盟軍任何坦克的攻擊。戰鬥室的正面為單一裝甲板(200毫米),駕駛室正面為雙層裝甲板(100毫米+100毫米),鉚接結構,側面及後面為80毫米;戰鬥室上面為30毫米,車體底面前部為50毫米,後部為20毫米。除了正面裝甲“厚度超群”之外,其餘部位還是“有隙可擊”的。盟軍的坦克和步兵常常繞到“象”式側面和後面“群起而攻之”。看來,“象”式坦克殲擊車的命運並不比“虎”式坦克強多少。
參戰記錄
首次使用就是在庫爾斯克戰役,德軍裝備了兩個“象”式坦克殲擊車營,分別是第653,第654裝甲營,各營下轄“象”式坦克殲擊車45輛。在會戰第一天的進攻中“象”式坦克殲擊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由於這種坦克殲擊車技術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沒有設定自衛的機槍和一些機械問題,在突破蘇軍的防線後被蘇軍的步兵摧毀了。為了可以射擊靠近它的蘇軍士兵,德軍臨時採取了在車體後部搭載裝甲擲彈兵的方法,不過這帶來的直接負面影響就是人員的巨大傷亡。儘管如此,“象”式坦克殲擊車還是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摧毀了蘇軍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並在德軍進攻階段取得一定的突破。可以說是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威力最大的一種坦克殲擊車了。庫爾斯克會戰後剩下的50輛車都裝上了MG34型7.92mm機槍,由機電員操縱射擊。其後,“象”式坦克殲擊車還參加了蘇德戰場上其它的戰役以及在義大利的戰鬥。
弱點缺陷
“象”式坦克殲擊車火力強大,防護性能超群,但是機動性卻較差,而設計思想上的大膽創新,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使“象”式坦克殲擊車確立了它在世界戰車史上應有的地位。
儘管“象”式坦克殲擊車的火力強大,正面防護力超群,但它的薄弱環節仍然不少,除了機動性差之外,大體上還有以下幾點。
未裝機槍
這一點在前面已經述及,影響相當大。作為補救措施,除了裝機槍外,有時還要靠Ⅲ型坦克來配合作戰。
電台噪聲大
這是由於發電機和電動機一類產生的電火花造成雜波干擾。這一缺點一直未能得到消除。
藥筒抽出不良
尤其以發射榴彈時更為嚴重,曾有榴彈的藥筒滯留藥室的現象。這時要用撬槓和錘子才能摳出來,往往貽誤戰機。
隔柵不合理
容易混入泥土和炮彈破片,甚至造成電氣設備故障。為此,乘員們往往是在現場另加上一塊蓋板,但制式裝備不允許這樣做。
備件不合理
如車體右側的工具箱太靠前,容易遭到破壞。
發動機故障較多
由於“象”式是一個近70噸的大傢伙,發動機的功率儲備不夠,往往超負荷運轉,平均故障間隔期只有800摩托小時。
部分部件磨損快
這是因為“象”式太重的緣故。
(因為當時的設計只要求30噸級的坦克,由於時間的緊迫,只好源用本來設計的懸掛,這也是虎式坦克的通病)
儘管“象”式坦克殲擊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它不失為二戰中一款極富特色的裝甲戰鬥車輛,尤其是它那獨特的電傳動裝置,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其大膽的探索精神值得稱道。“象”式坦克殲擊車,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確立了它應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