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縱觀近10年來的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可以發現進攻一方為取得勝利,通常大量密集使用各種空襲兵器,防禦一方則以各種防空武器相抗衡,呈現出現代戰爭典型的空天進攻和防空防禦的對決態勢。阿富汗戰爭、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防守一方基本沒有還手之力,防空力量比較弱小,1999年的南斯拉夫戰爭多少有些對決的意味,以美國為首的盟軍不僅多次襲擊未果,而且遭到了防空炮火的頑強反擊,就連當時最先進的F-117隱形轟炸機都被擊落,這一切都充分證明,在現代化高強度密集空襲之下,防禦一方並非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南斯拉夫戰爭中,北約航空兵在6000多米的空中都不能對南聯盟軍隊移動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在中低空活動的北約飛機還特別擔心密集的高射火炮和致命的防空飛彈系統的反擊。隱藏性較強的南聯盟軍隊近程被動防空飛彈系統,使北約空襲兵器極為忌憚,這種防空飛彈系統對抗空中無線電電子干擾的能力較強,由於採用被動制導方式,反輻射制導飛彈的攻擊也難以奏效,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和戰場生存能力。在此類防空飛彈的研製和使用方面,俄羅斯居於領先地位,擁有一些非常有前景的裝備。
武器發展
近年來,美軍發動的戰爭導致世界武器專家對空天攻防前景武器,特別是可摧毀高精武器殺傷體的防空系統研製方面,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俄軍事專家認為,這種防空系統應當具備的基本特徵是:能全天候24小時作戰、戰鬥使用突然、隱蔽、發射後不管、機動性強、戰場生存能力強。在這種前景系統的裝備方面,鑒於俄經濟實力和預算資金的限制,只能根據上述標準,對現役武器裝備中的某種防空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現代化改進,最理想的選擇就是“箭-10”系列近程防空飛彈系統。
在俄現役防空飛彈系統中,“頂”、“黃蜂”、“通古斯卡”等系統的射擊效果受無線電對抗水平的影響較大,這些系統採用的飛彈制導方法和裝備的偵察設備,無法保障夜間被動狀態下的戰鬥發射,系統本身同時還會成為敵方高精武器先發打擊的目標。“針”型移動式防空飛彈系統儘管隱蔽性、機動性能都還不錯,但其裝備的飛彈戰鬥部較弱,只能在接觸到目標時才能引爆,制導精度也不夠理想,未必能保障應有的戰鬥使用效果,如果為它裝配夜間偵察設備和自動化火控設備,則會抵消系統兩個最主要的特點:機動性和隱蔽性。因此,在反擊摧毀高精武器殺傷體方面,只有自研製之初就不斷改進的第二代防空飛彈系統“箭-10”的各種改進型最有前景。
“箭-10”系列防空飛彈系統基本性能
“箭-10M”1979年服役,射程500-5000米,射高25-3500米,主要攻擊戰鬥機和直升機,透過操縱員前鏡搜尋目標,由無線電和電話通信指令瞄準,系統抗無線電干擾能力較強,無輻射信號,行動中隱蔽能力較強,主要缺點是只能白天使用,殺傷機率不高,特別是在現代化高強度干擾條件下,命中率更是低得可憐。
“箭-10M2”1981年裝備部隊,射高25-3500米,主要攻擊戰鬥機和直升機,在目標搜尋設備上增加了光學照準鏡,提高了搜尋能力,同時改用根據目標來襲方向自動調整的瞄準方式,被動自導,實現了發射後不管的戰鬥使用方式,可在原地或移動中進行反擊,發射間隔較短,抗無線電干擾能力較強,無輻射信號,整體技術戰術性能較“箭-10M”有了很大的提高。
“箭-10M3”1989年服役,射程50-5000米,射高10-3500米,攻擊範圍明顯擴大,可攻擊戰鬥機、直升機、無人飛行器、巡航飛彈,命中目標時最大速度420米/秒,採用變倍光學照準鏡和操縱員前鏡搜尋目標,可根據目標來襲方向自動瞄準,被動自導,發射後不管,抗各種干擾的能力更強,是俄羅斯和一些阿拉伯國家主要的近程防空飛彈系統。
“箭-10M4”改進型的試驗工作已基本結束,射程500-5000米,射高10-3500米,攻擊目標範圍同“箭-10M3”,採用被動搜尋儀、變倍光學照準鏡、操縱員前鏡、夜視搜尋瞄準儀4種方式搜尋目標,自動瞄準,可全天候24小時戰鬥使用,裝備最新改進型地空飛彈,基本技術戰術性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前景改進型正在研製之中,預計射程500-7000米,射高10-4000米,命中目標時速度500米/秒,其餘性能與“箭-10M4”基本相同。
“箭-10”系列防空系統地空飛彈基本性能
上述飛彈系統先後裝備的防空飛彈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其主要性能諸元如下:
9M37M型地空飛彈發射重量39公斤,光學制導(帶圖像對比和紅外目標跟蹤兩個通道),通過軌跡機動偏離方式擺脫干擾,戰鬥部重3.5公斤,採用非接觸4波束光學目標感測器,殺傷機率因干擾程度和目標類型而異,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對戰鬥機為0.65,對直升機為0.6,對無人機為0.8,對巡航飛彈為0.6,在現代化超強幹擾情況下,平均為0.1。
9M333型地空飛彈發射重量41公斤,光學制導,增設一個干擾通道,通過光譜軌跡機動偏離方式擺脫干擾,採用接觸式和非接觸目標感測器式複合引信,非接觸8波束雷射目標感測器具有最佳化處理能力,可根據飛彈接近目標時的具體情況適當控制引爆時間,戰鬥部重5公斤,最大速度700米/秒,殺傷機率高,抗干擾能力較強,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對戰鬥機為0.99,對直升機為0.8,對無人機為0.99,對巡航飛彈為0.9,在現代化超強幹擾情況下,殺傷機率降幅不大,基本保持在同等水平上。
9M37MD型地空飛彈發射重量41公斤,戰鬥部重量5公斤,制導方式、引爆方式、非接觸目標感測器類型、殺傷機率較9M37M型有了極大的提高,與9M333型基本相同。
9M333M型地空飛彈發射重量41公斤,戰鬥部重量7公斤,最大速度820米/秒,制導方式、引爆方式、非接觸目標感測器類型與9M333型相同,戰鬥部裝藥進行了改進,殺傷機率有了較大的提高,不受任何干擾,對戰鬥機、無人機、巡航飛彈均為0.99,對直升機為0.9-0.99。
分析
通過對“箭-10”系列防空系統及其地空飛彈性能的分析,結合20年來俄羅斯及其他國家部隊實戰使用經驗,可以發現,“箭-10”系統具有一些較為突出的特點,能夠保障其改進型系統在現代化高技術戰爭條件下,在防空防禦前景系統中占據一席之地。
系統可靠性強
系統的可靠性能不僅在俄羅斯防空部隊戰鬥使用中,也在阿拉伯國家的實戰中得到了體現,特別是在中東國家,技術維護質量低,氣候炎熱,含塵量較高,露天存放,能夠連續服役15-16年而沒有經過大修,可靠性能可想而知。
戰鬥使用、技術維護、班組人員培訓簡單
受過較低教育、技術水平不高的人也能在短期內掌握系統使用和維護方法,完成戰鬥發射任務,敘利亞防空部隊中就有一位操縱員,沒有經過教練的專業指導,只通過2-3個星期的低強度訓練,就完全掌握了使用和維護方法,完成了戰鬥發射任務。
機動性強、戰鬥反應迅速
履帶式輕裝甲車輛載運下的系統,具有較高的機動性能,能在迎向航向和追擊航向掃射空中目標,發射後不管的戰鬥模式使系統射擊循環明顯降低,反應速度明顯提高。
使用壽命長,延壽空間大
現役老式防空飛彈技術適用性期限可根據改進情況,再延長10-20年,從1998到2000年間,敘利亞防空部隊使用1984年生產的9М37М型地空飛彈,完成了36次實彈發射任務,35次命中靶標,唯一的失誤是由操縱員引導錯誤造成的。這種飛彈受干擾影響較小,殺傷機率高,即使個別情況下不能直接命中目標,也可在4米誤差之內,使用非接觸目標感測器引爆,同樣能產生較強的殺傷效果。2002年俄開始改進9М37М防空飛彈,計畫把飛彈壽命延長至25年。
隱蔽性強,戰場生存能力強
由於使用自動化和被動戰鬥發射方式,系統輻射設備工作時間非常短,最薄弱的要害部位極少暴露,基本不受無線電技術壓制設備的影響,也不易被敵方無線電技術偵察設備發現,可以免遭反輻射飛彈的攻擊。
另外,“箭-10”系列防空飛彈系統是世界上唯一能在原地或運動中以較小間隔進行戰鬥發射,且能通過水障的近程防空系統。
改進
經過不斷改進,“箭-10”系列防空系統的戰鬥性能一直在提高。改進型“箭-10M2”實現了自動化目標瞄準和指示,能接收來自指揮所的制導指令,系統發現空中目標的能力極大地增強。裝備9M333型地空飛彈的“箭-10M3”改進型防空飛彈系統,能夠在各種高強度干擾條件下,準確命中各種現代化空中目標,具有較高的殺傷機率,飛彈戰鬥部重量也從3.5公斤增加到了5公斤,非接觸4波束光學目標感測器也被8波束雷射目標感測器替代,且裝配了變倍瞄準鏡,發現小型目標的能力增加了30%,通用性能較強,不需修正,即可供“箭-10M”、“箭-10M2”系統使用。夜視搜尋瞄準儀已經完成了在“箭-10M4”系統上的實戰試驗,可保障系統全天候24小時戰鬥使用,在對米-8、L-39、安-26各型飛機進行的模擬攻擊中,5次實彈發射,全部命中“避日蟲”空中靶標。
如今,老式“箭-10”系列防空系統通過相應的改進,戰術技術性能都已達到了“箭-10M3”的水平。9M37M型飛彈也通過改進,採用非接觸12波束雷射目標感測器的制導引爆方式,使9M37MD型飛彈的戰術技術水平提升到了9M333型飛彈水平上,提高了飛彈飛行速度,增大了殺傷區域,提高了戰鬥部效率。
“箭-10”系列所有現代化改進型防空飛彈系統都能使用被動制導飛彈,按照發射後不管的模式,在反導系統的協助下,高效掩護諸兵種合成戰鬥中的摩托化步兵、坦克兵部隊,防範各種空襲兵器(包括隱形戰機)的打擊,成為一種高效的現代化防空飛彈系統,將在防空防禦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