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信息
展覽城市: 北京 - 北京
展覽時間: 2009-06-06~2009-08-30
開幕酒會: 2009-06-27 15:00-18:00
展覽地點: 陳綾蕙當代空間
參展人員: 秦沖、梁遠葦、臧可心、於凡、梁碩、辛雲鵬、唐暉、史金淞、于吉
展會介紹
由陳綾蕙當代空間主辦,馮博一策劃的“空間的多米諾計畫”,將於2006年6月6日開始在陳綾蕙當代空間(北京•草場地)推倒“第一塊骨牌”。
因此,通過他們專注於個人的藝術創作,但在時代背景或人物命運的變化上,總是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契入某些大歷史環境,以便能夠通過個人的文化記憶來審視歷史的集體的文化記憶。
所謂“空間的多米諾”是指:參展藝術家在認同展覽主題和考察完場地之後,提交參展作品的方案,在相互商量、協調的基礎上,策展人根據每位藝術家具體的作品方案要求和整個展覽空間的具體條件,劃分每位藝術家作品的展示區域。而從整個展覽的策劃、布置、完成、展出共分為三個階段,九位藝術家共分三批,每批三位藝術家。第一階段秦沖、梁遠葦、臧可心從6月6日起始首先進入展廳布展,於凡、梁碩、辛雲鵬於第二階段的6月13日和唐暉、史金淞、于吉於第三階段的6月20日,相繼、陸續、接替地進入展場實施作品計畫,直至6月26日全部作品完成。6月27日是為展覽正式開幕,展覽至8月30日結束。這種“3+3+3”的布展、實施、完成作品的計畫與方式,類似於將作品的“骨牌”在展覽空間進行“多米諾”的連續性效應。是為“空間的多米諾”的規定性。
實施作品的過程即是這次展覽展出的開始,布展期間不閉館,觀眾可以正常全程參觀。為相應充分地體現這次展覽的多米諾效應,展覽的布展、展出銜接進行,亦使觀眾了解建構、完成作品形態的全過程,從而使得觀者得以更加深層地關注於藝術的創作過程。而過程本身實際上也是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以體驗藝術的創作和展覽是沒有固定的單一的模式,藝術表達與展示具有無限的可能性。或者說,它呈現出異於通常展覽模式的另一種展覽方式。其目的在於,試圖通過應邀參展藝術家的命題性創作和利用多媒介的語言方式的就地創作想像與轉化上的差異性,以及在的差異中尋求其內在聯繫的視覺呈現,從而構成這次展覽的一種記憶空間的實驗性和特殊性。當個人的記憶空間“迻譯”到一個公共的展示空間時,就要求藝術家將“陳綾蕙當代空間”作為實踐其近期創作觀念的一個“實驗場”,並在其中完成並呈現一些尚處於未完成狀態的以及正在進行中的作品。當九位藝術家的九件作品悉數地實施完成之後,也就構成了整個展覽策劃本身的一種實驗方式。即把這次展覽空間作為創作空間,以體現個人創作從工作室到公共空間的轉換過程、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空間的轉換過程,也意味著社會、人文、心理、情感空間轉換過程的一種有效地視覺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