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的“墨緣”
梁啓超的“墨緣”,至少長達26年,但他與清代徽墨名家胡開文、曹素功後代開設的墨店有何聯繫,委託誰來實施他的設計方案,自製墨統共有多少種,每一批定製了多少,其在梁啓超交誼中起過何等作用以及有關題字是否倖存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藏品簡介
“海內第一名塑”墨,雖亦為頂煙(屬松煙墨範疇),但從其規制判斷,顯然有觀賞墨性質。該墨實際上是他為靈岩寺千佛殿宋羅漢造像題寫碑碣後的衍生物。如今,在千佛殿外右側,可瞻仰到這方石碑,碑文為“題靈岩千佛殿宋羅漢造像 海內第一名塑 民國十一年七月新會梁啓超”,與該墨的文字是一致的。
靈岩寺
初建於東晉、興於北魏、盛於唐宋的靈岩寺,是泰山影響最為深遠的佛教寺院。唐玄奘曾慕名到此譯寫經文。明朝王世貞有“靈岩為泰山北最幽絕處,登泰山不至靈岩不成游”之說。其主體建築千佛殿,建於唐貞觀年間,現存殿宇為明代建築。殿內現存的40尊彩塑羅漢(或高僧)造像,分布在三面壇座之上,均為坐姿,真人般大小。從西起第17尊羅漢的骨架內腔前胸里側木架支柱上的“宋治平三年六月臨邑蓋忠立”等朱筆題名判斷,最初者塑於1066年,出於名匠蓋忠之手。據考,其中有13尊為明塑。匠手的卓絕技藝,使彩塑擺脫了一般佛造像的程式,注重寫實,可謂有血有肉、神態各異,為古代泥塑羅漢(其中一尊為鐵胎)的上乘之作,與山西晉祠聖母殿的宋塑並稱宋代彩塑雙璧。
梁啓超足跡遍天下,卻很少評判各地文物古蹟之優劣,49歲的梁啓超遊歷於此時,對這組造型精湛、形神俱佳的羅漢彩塑予以激賞。將其冠為第一,當為梁啓超深思熟慮之舉。題字刻石之後,他還把對靈岩勝景的讚美帶回天津飲冰室,與親友分享。素有自製墨雅好的他,將其製成墨品賞玩。當時,梁啓超很可能分別按照每個造像的形態,製作成套。那么。如今現身的這錠精工細作的“海內第一名塑”墨,就是40種之一。
影響
梁思成、林徽因開展的古建築學研究顯然也受梁啓超此次題碑和制墨的影響。他們後來雙雙慕名前來遊覽靈岩寺,並詳細觀察和記錄千佛殿迤西的墓塔林等建築。梁思成還把相關考證、測繪等成果,收入《中國建築史》之中。就連梁思禮看過這錠“海內第一名塑”墨後,也說兒時就對千佛殿的羅漢造像有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