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基本信息

作者:郎鹹平著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3

ISBN: 978-7-5060-7134-5

頁數:232頁

價格:39.00元

內容簡介

郎鹹平教授多年來因堅持“用數據說話”、“為百姓代言”而被譽為“平民經濟學家”。本書既有郎鹹平在《財經郎眼》電視節目中尖銳、犀利的郎氏風格,更有他對經濟民生領域諸多亂象的獨到簡介和深刻批判。

本書中,郎鹹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貫“看問題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問題一陣見血,依靠真實數據,並能給出合理、可操作的解決方案”的特點,圍繞“新政”能否改變中國這一主線,深入剖析了當下中國經濟社會領域,包括城鎮化、反腐、霧霾治理、金融改革、樓市、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等領域的諸多亂象,並提出了解決方案。

作者郎鹹平,著名經濟學家。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併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讓人頭疼的熱點》、《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公司治理》(增補版)等。2010年被30餘萬網民公推為“2010中國網際網路九大風雲人物之一”;《財經郎眼》節目被中國廣電傳媒聯盟和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評為“2011中國十大電視節目”,被《新周刊》評為“2010中國電視榜最佳財經節目”。

目錄

序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第一篇 革故鼎新

第一章 “新型城鎮化”將是誰的盛宴?

郎鹹平說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應是即使農民不進城,依然能享受市民待遇

“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不再大搞基建

農民工數量不再激增,地方政府搞的建設“大躍進”無人買單

“逆城鎮化”危機:人口老齡化削減有效勞動人口,大量婦孺進入城鎮財政不堪重負

“三言”堂

“城鎮化”核心問題一:農民是因為什麼進城的?

“城鎮化”核心問題二:建大城還是建小城?

“城鎮化”核心問題三:政府干預“城鎮化”的邊界在哪裡?

第二章 我們能和高官腐敗,說永別嗎?

郎鹹平說 法國大革命前的腐敗類型,為何似曾相識?

大學生當公務員“爭破頭”,說明政府嚴重腐敗

《舊制度與大革命》啟示一:官員靠“中間人”或在國企內培植個人親信受賄

《舊制度與大革命》啟示二:權力可以通過審批制和賣官變現

“三言”堂

丁書苗,不簡單

審批制度滋養貪腐

“腐敗經濟學”是對的嗎?

第三章 治霾要靠舉國之力

郎鹹平說 政府不作為,導致50年來霧霾愈演愈烈

霧霾籠罩1/7國土,危害就在我們四周

中國霧霾半個世紀前已出現,50年來愈演愈烈

機動車和燃煤是加速霧霾惡化的主要原因

“三言”堂

讓PM2.5和政績考核掛鈎,霧霾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建立官員“問責制”,追溯過往亂投資

在聯動機制的基礎上,建立國家級治霾體系

第四章 上海自貿區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郎鹹平說 上海自貿區:抵禦美國“ABC”世貿的重要一擊

自貿區在短期內不會讓老百姓感受到切實福利

美國繞過WTO,組建“ABC世貿”狙擊中國成長

自貿區的戰略價值:靠自身開放以及國際合作,對抗“ABC世貿”

“三言”堂

解決民企的國有待遇才是第一要務

給市場放權,才能培養出世界級企業

第二篇 樓市風雲

第五章 漲價不是改革紅利

郎鹹平說 “無路可走”的民資推高房價

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房價都在跌,只有中國樓市“不正常”

根治中國高房價的藥房:抑制通貨膨脹+改善營商環境

“三言”堂

新加坡版“居者有其屋”

美國憑藉“頁岩氣革命”,獲得改革紅利

鐵道部被拆分,票價接著漲

第六章 華人首富李嘉誠是在“撤資”嗎?

郎鹹平說 李嘉誠的“財富寶典”

李嘉誠拋售內地資產400億,不過是總資產的九牛一毛

李嘉誠全球戰略大布局:投資歐洲,主攻英國

李嘉誠投資秘訣“三板斧”

“三言”堂

歐洲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李嘉誠帶走的只是資金,而中國最不缺的就是錢

李嘉誠為人:保守+節儉+謙恭

第七章 房產稅是稻草:拯救樓市?還是壓垮“房奴”?

郎鹹平說 房產稅的根本屬性:地方政府新稅源

推出房產稅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房產稅“杭州模式”或導致地方政府放開“限購令”

房產稅一旦全面徵收,買不起房的人更買不起

“三言”堂

房產稅和打壓房價、均財富沒有關係

開發郊區房:地產商靠大盤成名,地方政府收更多房產稅

房產稅既不能遏制房價增長,也沒有還富於民

第八章 “地下世界”考驗城市“良心”

郎鹹平說 政府執政思維要從“地上經濟”轉換到“地下經濟”

中國地下管網建設,一言以蔽之“亂到驚心動魄”

青島爆炸案絕不是孤例,中國城市沒有能釐清地下管網路線的

GDP不能只和地面建設掛鈎,地方政府必須靠修建“共同溝”整飭地下管網

“三言”堂

地方政府只求表面風光,不顧地下“城市良心”

修建“共同溝”誰出錢?誰建溝?誰入溝?

第三篇 金融變局

第九章 金融困局·百姓困惑

郎鹹平說 自私自利的中國金融業,怎么可能為老百姓服務?

中國股市:自身先天不足、實體經濟萎靡,讓老百姓不敢投資

中國保險業:停留在美國100年前水平,還在靠欺詐賺錢

國有銀行壟斷,最終導致老百姓遭遇“負利率”

“三言”堂

光大“烏龍指”:讓中國證券界的“業餘”素質原形畢露

“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中國保險人懂嗎?

上海自貿區是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新希望

第十章 民營銀行“千呼萬喚始出來”

郎鹹平說 中國不需要以賺錢為目的的民營銀行

金融危機時,銀行規模越大,風險越大

中國銀行業“潛規則”:民營銀行很難做大

“台州模式”是中國民營銀行的生存範本

“三言”堂

中國只有一家銀行,它由國有五大行和“一行三會”組出

辦民營銀行重在實幹,很多空想出來的問題是杞人憂天

民營銀行和國有銀行“打架”,政府不要“管閒事”

第十一章 馬雲的勇敢者遊戲

牧笛播報 馬雲偉大嗎?

郎鹹平說 “紅海”廝殺中的“倖存者”馬雲

是中國金融、貿易服務水平低成全了馬雲

電商競爭激烈,馬雲靠頑強的毅力殺出重圍

“三言”堂

“時勢造馬雲”

商業銀行非常恐懼阿里巴巴

第十二章 “餘額寶”讓金融界“地動山搖”

郎鹹平說 “餘額寶”將開啟中國金融改革新紀元

“餘額寶”在銀行業改革中起到了“鯰魚效應”

“餘額寶”制勝絕招:降低成本+吸引“草根”散戶

如果不受政府管控,“餘額寶”們將對商業銀行造成致命打擊

“三言”堂

“攪局者”馬雲能激活“躺著賺錢”的銀行嗎?

開放的“平台”才是阿里巴巴最恰當的發展路線

第四篇 民生改革

第十三章 老有所養,太難了!

郎鹹平說 養老制度先天畸形:“中國不許見白頭”

“以房養老”、“男耕女織”,中國養老體系現狀嚴重畸形

養老難原因:獨生子女政策、養老金多軌制以及歷史“隱性債務”

郎式解決方案:取消養老“雙軌制”,用央企資產填補社保基金空賬

“三言”堂

中國特色:“以房養老”

養老無出路:公立養老院床位緊張,民資入行受盤剝

第十四章 中國為什麼缺一口“安全奶”?

郎鹹平說 用完善的食品檢測制度,讓老百姓安心養孩子

“三聚氰胺後遺症”:我們能從哪裡為孩子找到安全奶粉?

政府必須對有毒食品“零容忍”

“三言”堂

打擊紐西蘭乳品,是中國奶業“自衛反擊戰”?

中國奶業產業鏈,就是一筆糊塗賬

第十五章 我們給孩子種的是疫苗,還是“禍根”?

郎鹹平說 中國疫苗產業鏈畸形,滋生腐敗和醫療事故

疫苗事件反思一:新生嬰兒都需要打B肝疫苗嗎?

疫苗事件反思二:由政府掌控疫苗市場選擇權,合適嗎?

疫苗事件反思三:接種國產疫苗到底有多危險?

“三言”堂

中美疫苗市場皆壟斷,中國企業靠關係,美國企業靠實力

既然不是因為疫苗,17個嬰兒到底為何死亡?

疫苗產業應該由政府完全壟斷

第十六章 中國教育病根在“公平”

郎鹹平說 中國教育:不患寡,患不均

想上清華、北大就不可能“減負”

生源分流:美國依據“財富制”,日本依據“公平制”

中國生源分流集“財富制”、“公平制”之大成,形成獨特的“特權制”

“三言”堂

教育體制不改革,減負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公平的教育”只在傳說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