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法國海軍“大西洋”ATL2是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早期的“大西洋”ATL1反潛飛機的基礎上發展的遠程海上巡邏反潛機,主要用於發現和攻擊潛艇和海上目標,並用具有反潛、反艦、偵察、預警、救援、運輸等功能。也可以執行空中預警、運輸、偵察以及空/海救援等任務。該機的論證從1977年7月開始,1978年9月開始研製發展,由原“大西洋”的機體改裝兩架原型機,第一架於1981年9月開始研製發展,由原“大西洋”的機體必裝兩架原型機,第一架於1981年5月8日首飛,第二架於1982年5月26日試飛,生產型於1989年10月開始交付法國海軍,於1991年4月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並替代了法國海軍的“大西洋”ATL1、P-2“海王星”反潛機。
相關介紹
該機採用正常式布局,懸臂式平直中單翼,機身採用全金屬破損安全結構,截面為8字形,上部為增壓艙,下部為武器艙,兩台羅·羅公司4575千瓦(6220當量馬力)的“苔茵”RTy·20MK21渦槳發動機安裝在機翼上,裝有先進的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乘員10-12人。包括在機頭處的觀察員、駕駛艙內的正、副駕駛員和隨機工程師。戰術艙內有無線電領航員、電子支援-電子對抗-磁異探測設備操作員、雷達敵我識別器操作員、戰術協調員和兩名聲納員,在後部有兩名觀察員。還可帶替換人員或12名其他人員。“大西洋”ATL2具有巡航速度快、低空巡邏時間長、低空機動性好,以及可攜帶各種武器和設備在全天候條件下執行任務等特點。
主要機載設備 湯姆遜—CSF公司的Iguane可收放雷達,Uliss53慣性導航系統,前視紅外感測器,用於電子支援系統的Arar13雷達,用於處理主動和被動聲響控測數據的sadang數據,北約Link 11數據鏈路以及各種通訊導航設備等。
非增壓下機身主武器艙可安放所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標準炸彈,深水炸彈,8枚尋的魚雷或兩枚空-面飛彈(典型裝載包括3枚魚雷和1枚AM.39“飛魚”飛彈);4個翼下掛架可帶3500千克外掛,包括火箭、飛彈或容器;武器艙後面的艙內可放100個聲納浮標,此外的上、下機身都可存放聲納浮標和標識照明彈。
尺寸數據 機長33.63米,機高10.89米,翼展(含翼尖吊艙)37.42米,(不含翼尖吊艙)37.30米,機翼面積120.34平方米。機艙長18.50米,最大寬度3.60米,最大高度2米,容積92米,主武器器艙9X2.1X1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257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46200千克,反潛任務起飛重量44200千克,最大燃油量18500千克,最大武器載荷(內部)2500千克,(外部)3500千克,最大著陸重量3600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648千米/小時,最大巡航速度(高度7620米)555千米/小時,正常巡邏速度(從海平面到1525米高度)315千米/小時,最大爬升率(海平面,起飛重量3000千克)14.7米/秒,實用升限9145米,起飛距離(至15米高度)1840米,著陸距離(自15米高度)1500米,最大續航時間18小時,轉場航程907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