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img/2/e24/nBnauM3XyUjN2IzNzADOyATOwQTMwIjMyMDNwADMwAzMxAzLwg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鑒於“前衛”級戰略核潛艇定於2024年退役,而新型戰略核潛艇從設計、建造到部署預計需要17年,英國前任首相托尼·布萊爾2007年3月促請議會批准戰略核潛艇更新計畫。與更新同步,政府打算減少戰略核潛艇的數量,從4艘降為3艘,核彈頭數量減少20%,從200枚降至160枚,同時把“三叉戟”飛彈的服役期延長至2042年。
建造歷史
背景
英國一向重視發展海軍,積極跟隨美國發展核潛艇,並從美國引進核潛艇的關鍵技術,包括第一代壓水堆,購買了美國的S5W反應堆,在美國的幫助下發展了“北極星”(Polaris)彈道飛彈系統,長期以來一直使用美國的“塔卡木”機載甚低頻系統和美國的衛星通信系統,裝備英國的核潛艇,以加強北約的核力量。
英國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發展潛基戰略核力量,在1964-1969年間建造了4艘“剛毅”(Resolution)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該級艇裝備了由美國購買的16枚“北極星”A-3飛彈。每枚飛彈裝有英國自製的3個彈頭,稱為“北極星”A-3TK飛彈。1971年3月,美國的“北極星”A-3飛彈開始被有效載荷更大、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更高的“海神”(Poseidon)飛彈所取代,而英國繼續使用“北極星”飛彈。這樣,該型飛彈的維修和零部件的生產費用,就全部由英國負擔,在1975~1985年間耗資15.7億英鎊,占同期國防開支的1.53%,負擔沉重。為此,英國決心改進“北極星”飛彈系統。1973年開始探討購買“海神”飛彈,或採用巡航飛彈,最終決定採用“三叉戟”(Trident)飛彈。
1980年7月15日,英國宣布向美國購買“三叉戟”-I型飛彈,彈頭由英國自己製造,裝備4-5艘核潛艇。為了使英國的飛彈與美國的飛彈保持通用性,而且在20世紀90年代保持領先水平,所以,英國於1982年3月決定購買“三叉戟”-Ⅱ型飛彈,裝備4艘核潛艇,這樣比自行研製節省7.67億英鎊。
英國發展潛基彈道飛彈系統的另一原因是,20世紀60年代末,前蘇聯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發展,對英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當時前蘇聯紅場閱兵式上出現的“橡皮套鞋”反彈道飛彈引起了英國極大的關注。因為它對美國大規模攻擊發揮不了多大作用,但對付英國小規模核攻擊則是有效的。因此,促使英國發展先進的彈道飛彈系統。
研製計畫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img/a/a3b/nBnauM3X2gDOxgDO4QDN0IjNxMTM4UTNwczMxADMwAzMwIzL0Q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86年9月,“三叉戟”核潛艇基地開始使用;
1993年8月,首艇“前衛”號服役;
1993年8月,“三叉戟”潛艇開始戰備巡邏;
1995年1月,第4艘艇建成;
1999年11月,整個計畫完成。
研製經費
英國“三叉戟”核潛艇計畫,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調研,至20世紀90年代末全部完成,歷時20年。據估算,整個計畫耗資92.5億英鎊(約折合125億美元),每艘艇的造價約為12.5億美元。結構
總體布局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img/1/856/nBnauM3XzIzN5YDO0EDOyATOwQTMwIjMyMDNwADMwAzMxAzLxg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動力裝置
前衛級核潛艇的動力裝置包括一台壓水堆、兩台蒸汽輪機、齒輪減速裝置、單軸及泵噴射推進器。該級艇的反應堆是PWR-2型壓水堆裝置,屬於英國第二代潛艇壓水堆,與第一代相比,在提高功率、安全性、可維性和降低噪聲方面均有較大改進。反應堆採用G型堆芯,熱功率140MW,可提供軸功率25.73MW(35000hp),為PWR-1型第一代壓水堆裝置的1.4倍。堆芯壽命由8年增長為12年,正在研究的H型堆芯工作壽期為25年,在艇的服役期內可不用更換核燃料。該型堆裝置還提高了一迴路自然循環能力。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泵噴射推進技術,可取得良好的降低噪聲的效果。武器系統
該級艇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16枚“三叉戟”-Ⅱ型(D5)飛彈。該型飛彈為三級固體燃料推進的飛彈,射程為12000km,為“北極星”A3-TK飛彈的2.4倍,使艇的戰備巡邏海域擴大至5500萬平方海里,提高16.3倍。每枚飛彈可攜帶8個威力為150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每艘艇的彈頭數為128個,總威力為19200ktTNT當量,為“剛毅”級核潛艇的兩倍。
“三叉戟”-Ⅱ型(D5)飛彈的命中精度大幅度提高,圓機率偏差為90m,可以攻擊敵方的飛彈發射井等硬目標,或攻擊大城市、港口、軍事目標,兵力集結地等大片國土軟目標。
艇的首部裝有4具533mm魚雷發射管,攜帶“旗魚”線導魚雷,主/被動聲自導,在70/50kn航速時,航程為26/31.5km,攻擊速度55kn,潛深1200m;MK24-2型“虎魚”(Tigerfish)線導魚雷,主/被動聲自導,在35/24kn航速時,航程為13/29km,潛深350m;“魚叉”-1C(Harpoon-1c)型反艦飛彈,射程130km;自衛武器裝載量16枚。
電子設備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img/c/e40/nBnauM3XxMjM5YDNxIDOyATOwQTMwIjMyMDNwADMwAzMxAzLyg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該級艇採用新型光電潛望鏡,是由巴爾與斯特勞德公司(Barr&Stoud)研製的非穿透式潛望鏡,包括光電探測頭,非穿透殼體桅桿及其液壓升降裝置和遙控台。
該級艇的飛彈射擊系統採用美國“三叉戟”核潛艇使用的MK98Mod0型飛彈射擊指揮儀。它是飛彈射擊指揮部位的主要設備,負責飛彈的發射、定目標,進行飛行監視直至實施攻擊。
該級艇裝備了英國發展的SMCS新型綜合戰術武器系統和SAFS3FCS戰術火控系統,將聲吶和作戰指揮與控制系統結合在一起,用於指揮魚雷武器進行自衛攻擊。
該系統採用分散式數據處理和多功能彩色顯控台,信息傳輸及通信採用雙冗餘度光纖網路。
該級艇採用了英國專門為它發展的新型2054型多功能綜合聲吶系統,包括2043型用於搜尋和魚雷射擊指揮的主/被動聲吶系統,被動共形舷側基陣,2082型偵察聲吶,2046型拖曳線列陣聲吶和3台數字式處理機。
該級艇裝備了多功能綜合通信系統,ICS-3型衛星通信和極低頻通信系統,保證了潛艇和岸上指揮部的順利通信。
識別特徵
1、指揮塔圍殼無升降舵。2、指揮塔至艇首間有明顯“V”字形平面,兩側階梯狀,並安裝有艇首升降舵,位置較高。
3、指揮塔和艇尾之間艇段有階梯形突出部,為潛地飛彈發射筒。
性能特點
該級核潛艇仿照美國“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設計,除噸位較小以外,其主要系統和設備基本上採用了美國的先進技術,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威脅能力大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img/a/6ef/nBnauM3X1MTOwMDO2EDOyATOwQTMwIjMyMDNwADMwAzMxAzLxg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隱身性好
該級艇採用了英國掌握的各項先進降噪技術,艇內採取了浮筏減振、高頻硬化減速齒輪,艇外減少了流水孔,外表面光順,裝設了消聲瓦,採用了泵噴射推進器,增大了下潛深度,採用了消磁,消除紅外特性等一系列隱身措施。
採用大功率安全反應堆
該級艇採用了英國自行研製的PWR-2型第二代壓水堆裝置,功率增大40%,約為140MW,自然循環能力增大,提高了固有的安全可靠性,堆芯壽命增長50%,提高了艇的生命力和安全性。
綜合作戰性能提高
該級艇的戰略武器指揮系統採用了美國生產的MK98Mod0型飛彈射擊指揮儀、MK-2慣性導航系統和對潛通信系統等,其綜合作戰性能與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相當。戰術武器指控系統裝備了自行研製的SMCS新型指揮系統以及2054型多功能聲吶,具有較好的反潛反艦自衛作戰能力。
自動化水平提高
該級艇大量採用從美國購買的先進計算機,進行自動化操縱控制,達到總體設計最佳化。艇的排水量比“剛毅”級增大了87%,艇員卻從143人減至135人,人均排水量負荷達到117.8t/人,為“剛毅”級的兩倍。(6)改善居住性,提高自持力
現代核潛艇需要長期隱蔽地在水下潛航,增大自持力,以提高在航率。艇員的耐久能力已成為戰鬥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該級艇配有兩套艇員,一套艇員出海巡邏時,另一套艇員可在基地進行整休、訓練,以及為下次出海做準備,因而艇員出海時精力充沛,操作水平高。艇員在艇上有寬裕的居住鋪位,飲食、娛樂、健身、醫療、淡水充分保證,工作環境也比較好,艇的自持力可達70天。
技術改進
據報導,第3、4艘艇的彈道飛彈系統可能有一定的改進,在飛彈的裝藥和指揮系統上將有可能改裝為準戰略武器系統。
使命任務
英國建立核威懾力量,裝備“三叉戟”-Ⅱ型(D-5)飛彈的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可能打擊896個目標,主要是為了打擊前蘇聯國家政權的要害部門,形成潛在的威懾。但並不一定只是打擊城市工業目標,同時又打擊軍事目標,包括打擊地下飛彈發射井等硬目標。
由於建成4艘“三叉戟”核潛艇,因此,英國能夠保證始終有一艘核潛艇攜帶戰略飛彈在海上進行經常性戰備巡邏,以達到常備不懈的目的。
基本參數
排水量:16000噸(水下)
全長:149.9米
全寬:12.8米
吃水:12米
噪音量:105分貝
最大潛深:350米
編制:135人
主機:核動力l座PWR-2壓水堆,2台蒸汽輪機,27500馬力(20.5兆瓦),單軸。
水下最大航速:25節。
武備:潛射彈道飛彈:16枚洛克希德“三叉戟2”D5,每枚攜8個彈頭,4具533毫米發射管,發射矛魚兩用魚雷,虎魚MK242型魚雷,魚叉反艦飛彈。
飛彈射程:三叉戟彈道飛彈-12000千米。
聲納系統:(Mamconi/PIessey)2054型組合多頻艇體聲納陣;(Marcon/Ferranti)2046型拖曳基陣。